分享

【生活随感】初五再说虎 || 张月明

 一犁_书馆 2022-02-05

作者:张月明

   大年初一,坐在电脑前,满屏幕的都是虎的涂鸦,虎的文字。

   不甚明白的是老虎和狮子,都是猛兽,人们用石头把狮子雕刻成一付疲惫的神态,失恋的模样,安排一个保安的岗位,没日没夜蹲在大门外守着大门。而把老虎则与龙并列,龙虎争斗,龙吟虎啸、龙腾虎跃、虎踞龙盘,要知道,在中国龙是皇权的象征。  

   人们对虎极尽夸耀之词,虎虎生风,虎视眈眈,如虎添翼,势如猛虎。就是无奈,也是骑虎难下,调虎离山,坐山观虎斗,拉大旗作虎皮调侃一番。

   老虎与狮子,一个是草原之王,一个是丛林之王,在人的眼里,这差别怎么这么大呢?网上查询,狮子的老家是中非,在中国几乎没有生活史,从汉朝开始吗,大月氏国将狮子装在木笼里的运到长安供人观赏。于是人们就自由发挥,对狮子肆意调侃,诙谐轻慢。老虎则在中国东北和中南出入,人们领教到其威风凛凛的气势。人是崇尚力量的,老虎理所当然地高调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被列入农历的十二生肖。

   虎居于高山,甘于寂寞,独往独来,坚韧顽强,虎亦礼贤下士,据说一扑一剪捕食本领曾为猫所教。一声虎啸,山谷轰鸣、天地震动、闻者惊悚。象征着一种锐不可当和不可战胜。 

   再看狮子,尽管也能奔跑,也会拼搏,但看起来披头散发,有点流浪者和美国嬉皮士的模样,所以人们在塑造狮子看门形象时,参照妇女烫发的发型,将狮子凌乱的散发赋予成好看的大波浪。更让人小瞧的是,虎毒不食子,狮子则常常自相残杀;虎不寻食的时候,肚子瘪瘪的,走路病恹恹样子,有虎死不倒架子一说。狮子饿了还吃腐肉。老虎与狮子就这么拉开了距离。由此看来,动物界也不全靠力量能决定事情,兽中之王也存在气质和德性的差别。  

   人们在动物园看到的虎,是虎落平阳的虎,是关在铁笼子靠吃鸡架子维持生命的虎。因为见不到老虎的扑杀和撕咬,看上去并不令人生畏,也不高高在上。虎就这样近距离走进人们的生活,家有小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睡虎枕头,属虎孩子过生日,甚至干脆在额头上用红笔写一个“王”字。在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在民间,布老虎成了多种多样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孩子的天真和稚气,透露出一种可爱的憨态。成了东方刚柔相济,恩威并存的虎文化。  

   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老虎到了联合国立法保护的地步。老虎的繁衍已经衰落到需要借助于人类的科技力量。即便如此,虎文化却是逆流而上,成为诸多民俗中的一支。老虎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偶像。一个以老虎为偶像的民族,一定会以负责任的担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简介


张月明:签约作家,清江浦区音舞家协会副主席。
期荐读

▼▼▼

【生活随感】方 丈 

【生活随感】微信里拉票江湖 

【生活随感】书法品读 

【随感】林林总总是心态 

【生活随感】淮安中秋月 

【生活随感】秋阳下我的柳暗花明 

【随感】淮安的夏天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别扔了

临别,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

淮安汤饭与南京泡饭

香烟

迷惘的年 

淮安的冷 

淮剧在淮

生命路上,我们都是匆忙赶路人 

马头镇官巷的浅夏时光

一生坎坷,成就出一部旷世之作

楚秀园的历史有多长

小喜欢 

鲫鱼炖豆腐

逐渐远去了的报刊

淮安的雨有性别  

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

冬天,忽然就想起我的父亲和中草药 

原来你也会说话 

古玩市场的玩味

洪泽那个湖

舌尖上的“沙县小吃”

读碑清晏园
一碗闲话
东长街记忆 
淮阴城第一家女子澡堂

悠着老去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