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程全学】

 太行文学l苑 2022-02-05
星期天上午,天阴沉沉的。不一会儿,下起了雪,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轻轻地飘扬,紧接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天地间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下午,雪停了。只见地上、屋顶上、山上、树上都是雪。大雪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地毯,给房子带上洁白的帽子,给大山披上银色的外套,雪花积在树枝上,好像梨花开了一样。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面对如梦如幻的神仙境地,诗人怎能不诗兴大发?他一定会提上一壶酒,徒步跑到森林的一片空地上,念念有词,摇头晃脑,载歌载舞,对雪大加赞美。赞美雪花的美丽,赞美雪花“俏也不争春”;赞美雪的洁白晶莹,象征一个人的纯洁心灵;赞美雪花舞姿翩翩,可与《敦煌飞天舞》媲美;赞美雪把自己融入泥土,象征无私奉献的精神。画家呢?他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把画架支在山顶上,不畏严寒,挥毫泼墨,他要把这绝妙的美景永留人间。歌唱家呢?他一定会踏雪来到河边,手舞足蹈,纵情高歌,把对雪的赞美之情尽情释放;你看他,一会儿跳到这里,一会儿跳到那里,完全忘记了自我。为了这醉人的雪景,几乎到了发狂的地步!

然而,这是我们真实的世界吗?

诗人吟诗的那片森林空地,也许是盗猎者屠戮野生动物的地方。也许真实的画面是这样的:一只受伤的驼鹿悲鸣着,跑到森林的这片空地上,它一瘸一拐,鲜血直冒,它是盗猎者打伤的。紧接着,盗猎者开了第二枪,驼鹿倒地而亡,盗猎者狞笑着向驼鹿走去。这是令人发指的兽行!然而这一切都被大雪掩埋了,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了;画家作画的那座山里可能有煤矿,早已被挖成了千疮百孔。这儿原来也许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山上郁郁葱葱,山下水流潺潺,碧空如洗,空气清新,百鸟争鸣,热闹非凡。忽然有一天,有人在这山上发现了煤,于是乎,私挖乱采者蜂拥而至,凡是山上可能有煤的地方,他们统统挖了个遍。


当这些私挖乱采者一个个腰缠万贯、兴高采烈离开后。这个山清水秀、令人神往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不毛之地。满山光秃秃的,一丝生机也没有,小溪也不见了。大风一起,尘土飞扬,这情景又让我们重温起美国的“黑风暴”。

然而现在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了,这一切都被大雪掩埋了;在河边手舞足蹈、纵情高歌的歌唱家,也许会掉进河边的沼泽里,因为大雪把沼泽掩埋了,他什么也看不见!如果他从沼泽里上不来,我们岂不是要失掉一位伟大的歌唱家?


我不喜欢雪,因为它粉饰太平,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甘肃省漳县,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人均GDP不到3000元。但在漳县境内,却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县在212国道沿线建起一道2米高,用琉璃瓦装饰的墙,绵延可达五公里。谁只要从此地经过,整齐划一、金碧辉煌,忍不住都要赞上几句。但在这道墙的后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农民的住房都破破烂烂的,房子的布局也是杂乱无章的,有的房子甚至连个院墙也没有,在这里残垣断壁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街道非常狭窄,居然还是土路,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二十一世纪,在水泥路已经异常普遍的今天,这样的土路街道也算是文物级别了!街道两旁,烂砖头堆、石头堆、柴禾堆随处可见,使原本就狭窄的街道,更加显得拥挤不堪;时不时的,街道上还会跑来几只鸡、几头猪,一阵风吹过,臭气熏天!这个地方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真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我们一定要坚决刹住弄虚作假之歪风,我们绝不能再上演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装》!

【作者简介】:程全学,男,生于1972年3月27日,现为临淇二中教师,做后勤工作。我自到临淇二中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孜孜以求我校教育的繁荣昌盛。如今,我虽已年过半百,但我要像袁老那样,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为临淇二中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