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矿产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矿体圈定要求

 changyz001 2022-02-05

1.1 凡单样品位达到工业指标中边界品位和最小可采厚度的要求或满足米·克/吨值或米·百分值要求时,即可圈入矿体。

1.2 圈矿用的米·克/吨值、米·百分值指标,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的乘积值。当采集的样长(经换算后的真厚度)达不到最小可采厚度,而与该样品位的乘积大于米·克/吨值或米·百分值指标时,即可圈入矿体。

1.3 当矿体边部的工程品位是米·克/吨值或米·百分值时,不得外推(薄脉型矿体除外)。矿体内部出现单工程米·克/吨值或米·百分值时,不影响矿体的圈连。

1.4 主矿体上下边部零星分散的低品位矿,从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在满足最低工业品位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带入多个低品位矿样。当矿体中出现厚大连片的低品位矿时,应分别圈连工业品位矿和低品位矿。工业品位矿的顶、底板出现厚大连片低品位矿时,允许带入相当夹石剔除厚度的低品位矿,目的是防止工业品位矿过度贫化。

1.5 矿体中出现特高品位样时应作处理。若矿体中存在富矿段,应单独圈连不得混圈,富矿段中有无特高品位样,须用该富矿段的平均品位 6 倍来衡量并处理。

1.6 两相邻工程主要有用组分不同或一个为工业品位矿另一为低品位矿时需分别圈连,应视周边矿体的产出特征,采用对角线方法分别连矿。

1.7 平面或剖面上未经证实相连的矿体,不能归为同一矿体并用同一矿体编号。

1.8 矿区内有些单样达到边界品位或以上,而周围工程相应位置没有发现对应的矿体,则只能作为矿点,并在图上标注,报告中应统计以利找矿。

1.9 矿体呈分支复合形态时,用几何法估算资源量不得采用压缩法。各分支矿体都应单独估算资源量,防止人为夸大资源量。

1.10 盲矿体的圈定,要特别加强对矿头部分的控制。详查阶段应据勘查区的地质特征和矿体的产出规律,较正常的工程间距适当加密。勘探阶段应增加工程满足盲矿体上端部圈矿的需要。缺少加密工程控制时,外推间距应是勘查区内相应工程间距的 1/4~1/3 尖推。

1.11 矿体的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三带)界线的划分应以物相分析结果为依据。普查阶段要注意收集资料,详查、勘探阶段应结合区内陆形、地质和构造特征,在有代表性的工程中采集物相分析样品。物相分析样品应及时采样、送样,防止人为提高了氧化程度。

1.12 需用含矿率估算资源量的矿产和矿区,首先须确定矿体的含矿率指标。含矿率可分为,工程含 矿率、线含矿率、面积含矿率。含矿率确定的方法:工程含矿率,以工程中矿体的厚度被含矿体的矿化带厚度相除后乘以百分之百求得。线含矿率,以该勘查线的见矿工程数除以该线的勘查工程总数,乘以百分之百求得;面含矿率,以该勘查面积内的见矿工程数除以该面积内的勘查工程总数,乘以百分之百 求得。

1.13 伴生组份,需用精矿法估算资源量时,应确定这些伴生组分能从精矿中回收,并依据精矿中该伴生组份的含量和精矿的产率求得。

图片

1.14 估算资源量时的 1/4 平推,主要适用于矿产勘查的普查阶段。详查、勘探阶段圈连矿体,应严格遵循工业指标要求。

1.15 矿体圈连不允许连续外推。即不得据见矿点外推后又据外推点向外任意方向再次外推。

1.16 工程间距主要用于查明矿体的连续性程度,其随勘查程度提高而由大变小,以满足不同勘查阶段对矿体连续性的控制要求。影响工程间距的因素多种多样,且每个矿床都有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每个矿床控制矿体的不同资源量的合理性,应由是否达到不同勘查阶段对控制矿体连续性的要求来检验,而不是简单的放稀或加密一倍来衡量。勘探阶段对矿体连续性的控制要求是确定的,不论施工了多少工程,只有消除了所有的多解性确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才能达到勘探阶段的查明程度。详查阶段的矿体连续性查明程度只需要基本查明,即允许有一定的多解性。普查阶段的矿体连续性查明程度是推断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