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千余部涉奥保障车辆装“千里眼”,行驶全程精准立体化监测

 昵称散步收藏 2022-02-05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鸟巢举行。当天15时左右,来自密云、怀柔等约20个集结点的保障车辆陆续发车,驶向鸟巢。远在七八十公里外的六里桥,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指挥室内,在大屏幕上的电子地图,实时更新显示动态路况、天气以及所有保障车辆行驶轨迹、速度、运送人员等信息。记者了解到,六千余部涉奥保障车辆已经全部安装智能指挥调度终端,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可以实现精准定位、精准指挥、行驶状况实时监测,途经道路视频精准伴随,成为冬奥交通指挥调度人员的“千里眼”。

六千余部涉奥保障车辆装“千里眼”,行驶全程精准立体化监测

所有涉奥车辆实现精准立体全程监测

指挥室三面墙上的显示屏不断更新实时城市综合交通运行信息,正中间的北京冬奥会指挥调度平台电子地图上一个个红点缓缓移动,每个红点都代表正在执行任务的冬奥保障车辆……当天下午,走进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调度指挥室,所有调度指挥人员正密切关注着大屏上的动态信息。监测窗口内,滚动显示着所有车辆的计划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目的地、行驶状态等信息。

六千余部涉奥保障车辆装“千里眼”,行驶全程精准立体化监测

开幕式交通保障车辆,涉及约20个集结点。车辆分散、发车时间分散、任务分散,运输距离长,如何做到及时、准确地掌握运输情况?“通过北京冬奥会指挥调度平台,所有车辆都实现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全程立体化精准监测,只要它一上路执行任务,就进入我们的监测范围,通过视频可以进行车内车外立体化监测,中途如异常停留,平台就会自动提示报警。”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主任徐海辉,点开平台地图上一辆正在执行任务的车辆,当前车辆行驶画面立刻呈现在眼前,还可以切换车头前和车厢内两个视角全方位了解情况。相比以往靠打电话、发传真等,速度快,效率高,该平台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视频通信。

遇到突发事件,平台可快速进行定位,一键调取车辆视频,还可通过调看现场周边视频,帮助处置人员对事件进行直观判断、内外互动和快速决策。“目前,北京冬奥会指挥调度平台整合接入了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的主要竞赛场馆、驻地、冬奥专用道沿线以及机场、高铁站等相关视频数据资源,实现车辆沿途视频伴随,可以说是全过程无死角监控。”徐海辉告诉记者。全面满足了全程实时监控需要,有力保障了冬奥交通安全畅通。

一张图叠加任务轨迹路况气象信息

实现指挥调度“千里眼”功能的是最新研发的车载智能指挥调度终端,目前已经安装在全部六千余部涉奥保障车辆上。依托5G、北斗定位等技术,可以将定位精度控制在15米以内,数据实现秒级回传。

六千余部涉奥保障车辆装“千里眼”,行驶全程精准立体化监测

记者在指挥现场看到一张“全要素”电子地图,它十分神通广大,叠加了车辆轨迹、运行速度、运送人员、执行任务、道路路况、沿途气象等,可以实现冬奥交通信息一屏统揽、动态监测。

“比如说气象信息,每隔5公里就有采样点,沿途道路湿滑、封闭信息都可及时掌握;如果出现拥堵路段、高速封闭等情况,系统也会自动预警,我们会与交管部门联动,为涉奥车辆提供安全快速的路线选择。”徐海辉介绍,在精准定位基础上,系统逐车匹配运输任务,运行路线、计划出发时间、计划到达时间、车牌号、服务群体、搭载人数等详细信息,运用电子围栏技术,对车辆晚点、中途长时间停留、路线偏离、车辆事故等异常情况主动提示预警。真正做到了交通运输数据随需调用。

冬奥保障跨赛区车辆多任务艰巨

万人运输,千车组织,秒级调度。与去年“七一”庆祝活动路面交通运输保障相比,冬奥会运输任务更加复杂艰巨。

“建党百年庆祝活动,运输保障是从多点到一点,而冬奥赛时保障是多点到多点,时间战线更长、牵扯部门多、跨赛区。”徐海辉主任介绍,除了市交通委和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指挥调度平台已经在冬奥组委、北京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指挥中心、延庆、张家口赛区指挥中心以及公安、应急等部门部署应用。各级指挥人员不仅可以与司机便捷高效地沟通,而且能将指挥调度命令快速下达给所有人。

如视频组会功能,平台可以实现根据调度流程和组织架构,设置各种群组,关键时刻,可以实现司机、各指挥部等随时组会。而且,任意级别的指挥、任何人员,只要需要,都可以成为一个指挥中心。

从12月开始,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全员停休,连续奋战在指挥调度工作一线。徐海辉也经常通宵工作,办公室的一张沙发成了他临时的床,他的办公桌前电视上还实时显示着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拥堵等级、城市道路等相关视频。“除了冬奥交通保障,中心还要确保社会交通运行安全顺畅。前些天降雪,加上奥运专用道启用,局部路段压力较大,我们也要做好社会交通持续监测,向公众及时发布出行信息。”他也提醒广大车主,冬奥交通服务期间,礼让冬奥专用车辆,不要占用奥运专用道,一旦与冬奥专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要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安全防护,不与车辆和车内人员接触,并及时拨打交警事故处置专线68398041,等候交警到场处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