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人杰地灵h8p9lk 2022-02-05

那些大人眼中无关痛痒的捉弄与责怪,却是压在孩子心头的千斤巨鼎。

过年了,拒绝捉弄、比较、责备......才能真正让孩子过个开心年。

作者 | 葡萄妈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图,是一个小朋友写的作文。

上面写道:

“马上过年了,请做个招人待见的叔叔阿姨,别逮个小朋友就问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

我们问你工资多少了吗?几套房了吗?换车了吗?要二胎了吗?”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好笑之余,不禁让人深思。

过年本来是孩子们非常期待的节日,本该是欢声笑语接踵而至的时候。

但是,大人们一些有意无意的举动,往往却会伤害孩子的心,甚至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所以过年聚会时,这4件事情一定不能做!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不要和别人一起逗孩子

去年过年,去堂哥家拜年。

刚好到门口的时候,堂哥的同事也带着孩子来了。

大家坐着聊天的时候,堂哥的同事大概是看堂哥4岁的儿子豪豪可爱,就逗他:

“等一下你要不要跟叔叔回家,过完年叔叔再把你送回来。”

豪豪还没说话呢,堂哥就说:

“豪豪,等下你就跟这个叔叔走吧,反正你平时也不听话,爸爸不想要你了。”

豪豪瞬间懵了,不知所措地跑过去抱着爸爸,拼命摇头说要爸爸。

旁边另一个大人笑着说:

“你爸爸不要你了,你以后没爸爸了,就要去当小乞丐了。”

我堂哥也笑着附和:

“我等一下就要把你卖出去,买一个听话的弟弟回来。”

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吓哭了,在场的大人全笑了。

在一片刺耳的欢笑声中,堂哥对孩子说:

“大过年的,哭什么呢!爸爸和叔叔阿姨逗你呢,别哭了。”

大人们固然能从孩子惊慌失措的神色里找到乐趣,但这些行为却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说:

“被大人们欺骗、愚弄和吓唬,孩子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

这让他感到不安,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敢相信别人,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可能造成障碍。”

孩子没有能力分辨,大人说的是真话还是玩笑,对大人的话总是会深信不疑。

所以,逗孩子一定要有界限感。

如果有人说“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不要附和,更不要起哄。

而是要告诉孩子:

妈妈才不会不要你呢,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不要比孩子

曾看过一个关于“孩子最受不了父母的十件事”的调查。

其中排在第一名的是:最恨父母拿我和别人作比较。

然而,被父母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却成了很多孩子,过年绕不过去的坎。

前几天和侄女儿聊电话的时候,我说过年去她家,她问我:

“那你可以不要带陶陶来吗?”

我以为陶陶做了什么事,让侄女讨厌她。

追问后才知道,侄女不讨厌陶陶,只是讨厌自己的妈妈总拿陶陶和她作比较。

因为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带陶陶去拜年,她妈妈问起陶陶的成绩,陶陶就说了自己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

然后她妈妈就冲她说:

“你看看人家陶陶,比你乖,比你懂事,成绩也比你好。”

“你的成绩要是有陶陶那么好,妈妈都不会天天逼你写作业。”

说完,还让她好好向陶陶学习。

这让本来要好的两个人,话也越来越少了。

很多时候,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较,本意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孩子,让孩子有奋发上进的动力。

可事实上,这样的比较除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就别无他用。

没有一个孩子会喜欢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作比较,也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否定和打压。

一旦被拿来做对比,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嫌弃,和自己的差劲。

事无巨细的比较,只会让孩子怀疑父母的爱,最终让孩子变成一个自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人。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

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过年的时候,请学会少比较,多肯定。

肯定孩子今年的努力,肯定孩子今年的成长,孩子在未来才会有变得更好的动力。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不在亲戚面前责备孩子

过年还有一个常见的场面:当众责备孩子

几乎每一年过年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相似的画面:

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什么,爸爸妈妈就直接打骂孩子。

微博上有个网友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去爷爷奶奶家过年。

他看大家都在厨房忙碌,准备晚上的晚餐,就也想去帮忙。

当看到桌子上有几个盘子,他就想帮忙拿到厨房,给他们盛菜。

年纪小的他并不知道陶瓷盘子是很重的,所以他不小心就把盘子摔坏了。

大人听到声音都走了出来,妈妈看到他和一地的瓷器碎片,拿着旁边的扫帚就打了他好几下。

他又痛又怕又羞愤,张嘴就嚎啕大哭。

爷爷奶奶上来劝,婶婶她们也拉住了妈妈。

妈妈无奈只能停手,然后瞪着他说:

“你还好意思哭?你看你,丢不丢人。

这么多叔叔阿姨、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看着你呢,你羞不羞!”

他还来不及认错,就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羞辱感吞噬。

自那以后,他变得越来越讨厌过年,也越来越敏感自卑。

有人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他巴不得自己立刻从家里消失。

别人的视线只要落在他身上,哪怕只有一秒,他都浑身不自在,觉得别人的视线充满嘲弄。

赫伯特.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中提到过:

“如果当众出孩子的丑,当着外人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很难立足于社会。”

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是通过公开处刑的方式完成的。

只有父母护着孩子的面子,孩子才能真正学会自尊和自爱。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不要逼孩子分享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讨厌过年?

有个回答是这样说的:

“小孩子讨厌的不是过年,而是过年的时候总是被逼着接受一些无理的要求。”

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小时候过年,亲戚朋友都带着孩子来家里拜年。

大人在聊天的时候,妈妈就让他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跟大家一起玩。

他听妈妈的话,大方地和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

但有一个很喜欢的变形金刚,他不舍得分给别人玩,就一直拿在自己手里。

偏偏表弟闹着要他手上的变形金刚。

妈妈看到了,说:

“你把变形金刚让给弟弟玩一下啊!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他觉得羞辱又委屈,只能将心爱的玩具拱手相让。

等到大家都道别准备回家的时候,表弟又非要抱着变形金刚,哭着闹着说:

“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

他不愿意,就把自己的变形金刚抢了回来。

表弟哇哇大哭。

他看见妈妈走过来,本以为妈妈会帮他主持公道,没想到妈妈上来的第一句话是: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不就一个玩具,你是哥哥,送给弟弟玩不行吗?”

说着就把他紧紧握在手上的变形金刚抢了过去,递给了表弟。

他想伸手拿回来,妈妈还骂他不懂事,威胁着:

“你再这样,妈妈以后都不喜欢你了,我以后也不会再给你买玩具。”

那天,表弟拿着变形金刚笑眯眯地回家了,只有他哭了很久。

从那以后,别人要抢他的东西,他不会反抗,别人要拿的东西,他不会不给。

即使自己不开心,但是他更害怕妈妈真的不爱他。

长大以后,他就成了一个讨好型的人,生怕把别人弄得不愉快,生怕自己惹人厌。

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容易忽略孩子在小的时候,压根就不能理解什么叫分享,为什么要分享。

如果我们用蛮力让他被迫学会“分享”,他所内化的是:

我不这样做就会失去我父母的爱。而不是分享能够带给他快乐。

这样的孩子,最容易丧失自我。

今年过年,如果别人的孩子想要自己的孩子的玩具,多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吧。

有时候孩子不是非要那个玩具不可,而是想要父母的尊重。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就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尊重

孩子的自尊心养成,是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作为养分的。

可以说,孩子是把自己的价值寄托于父母身上。

如果父母不在意,孩子就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全盘否定自己。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孩子,过年的时候,就多给孩子一点爱、表扬和尊重,少一些逗弄、批评和逼迫。

让孩子穿上新衣,开开心心地度过!

点个“赞吧”,希望即将到来的春节,能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美好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