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士懋】邪伏膜原

 阿尼古经方学习 2022-02-05

  

邪伏募原(一)
曹某,女,22岁,学生。2001年8月17日上午初诊。高烧40℃,持续不退已9日,血象偏低已排除伤寒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肝胆疾病,未能明确诊断,仍是高热待查。已用多种抗生素,包括进口的昂贵抗生素,均未控制发热,诊时见高热阵汗出,汗后恶寒发热,头身痛,恶心不食,日下利二三次。脉濡数,苔厚腻微黄。此湿热遏伏募原,予达原饮治之。
川朴6g,常山6g,草果8g,焦槟榔10g,青蒿15g,青皮10g,黄芩9g,知母6g,菖蒲9g,藿香12g
两剂,水煎服,嘱8小时服1煎。
8月18日上午二诊:服完1剂即遍身漐漐汗出,一夜持续未断。今晨药已服完,体温已然正常,舌苔未净,继予六和定中丸加消导之品用之而愈。
【按】达原饮出自吴又可《瘟疫论》,秦伯未老师增补的汪昂《汤头歌诀正续集》与吴氏之达原饮有出入,余临床所用者为秦伯未老师改辑之达原饮。
邪伏募原,表里阻隔,高热恶寒,汗出,头身痛等,非一般芳香化湿所能胜任。达原饮中常山、草果、厚朴、槟榔等,溃其募原伏邪,菖蒲、青皮开痰下气,黄芩、知母和阴清热,甘草和之。对于湿热蕴阻高热不退者,达原饮疗效非常显著。常可1~2剂即退烧。该方较之藿香正气、三仁汤、六合定中等方雄烈。
余掌握此方的应用指征有二:一是脉濡数,或濡滑数大,必见濡象。濡即软也,主湿,非浮而濡细之濡;二是苔厚腻而黄,或厚如积粉。见此二征,不论高热多少度,恶寒多重,头身痛多剧,或吐泻腹胀等症,皆以达原饮加减治之,每获卓效。此案住院8日,已耗资6000元未果,而服两剂达原饮,尚不足10元,病家深感中医之卓效。
【附】达原饮《秦伯未方药选》:
厚朴、常山、草果、槟榔、黄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
为治湿热瘟疟主方,用于湿浊挟热,阻滞中焦,寒热胸闷,舌苔厚腻等症。
邪伏募原(二)
王某,男,27岁,教师,2002年1月4日初诊。
恶寒发热一周,体温波动在39℃上下,经输多种抗生药未效,近二日腰痛膝痛如刀割。脉弦滑数大兼濡。舌稍红,苔薄腻而黄。此湿热遏伏募原,宗达原饮治之。
川朴10g,槟榔12g,黄芩12g,菖蒲9g,常山8g,知母8g   ,青蒿30g,草果9g,青皮10g,炙甘草6g
3剂水煎服。
嘱6小时服1煎。
1月8日二诊:服完1剂药后,通身汗出,一夜未止,晨起烧已退。因方药有效,把药服尽,寒热未作,但腰膝仍痛。脉弦滑,苔尚薄黄,此湿热未靖,闭阻经络。仿吴鞠通宣痹汤加减。
萆薢18g,防己10g,黄芩10g,独活8g,薏苡仁30g,木通7g,黄柏9g,苍术12g,晚蚕砂15g,怀牛膝12g,桑寄生18g   ,茵陈15g,滑石12g
上方共服6剂,腰膝痛除而愈。
【按】达原饮治湿热遏伏募原而寒热不退、头痛身痛者,确有卓效。余屡试不爽。据张瑞士大夫称,河北定州地区有3位医生皆以擅用达原饮而于当地负盛名。寒热退而腰膝痛者乃湿热痹阻经络,予吴鞠通宣痹汤亦颇有效。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