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 程广云:山中无老虎

 新用户5189P0ZJ 2022-02-05

山中无老虎

❏ 文/程广云

在十二生肖中,龙和虎的地位最高,但龙纯粹属于想象世界,而虎首先属于现实世界。上古虎是人的天敌,但人对虎既畏又敬,加上老虎额头天生几道纹路,好似汉字——“王”,尤其加深了我们汉族对虎的敬畏感。作为“山中之君,百兽之王”,虎也确实具有一以贯三(天地人)的王者气象。有些视频显示,虎有爱美之心,四肢趴在地上,舌头将口水舔在右手(前肢)上洗脸,可谓爱美之心虎皆有之。虎皮更是斑斓,乃至影视剧中山大王们全身虎皮装束,端坐虎皮交椅,“拉大旗做虎皮”,以示威武勇猛。虎啸山林,百兽惊骇。也许意识到了虎的凶残暴烈,因此古人早有“苛政猛于虎”和“伴君如伴虎”的感慨。

我们从前关于虎的认知或许错了许多,譬如小时候大家听说的猫和虎的故事就不准确。陆游《嘲畜猫》诗自注:“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其上树。”老虎不会上树,这个故事估计大家都相信了,其实老虎上树,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近来研究证明,老虎天生具有上树本事,只是牠的食物不在树上;作为顶级捕食者,处于食物链顶端,几无上树逃生必要;而身长体重,也确实增加了上树的困难;用进废退,久而久之,老虎就似乎不会上树了。但是,近来一些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通过将食物悬挂在树上的诱惑,可以激活老虎上树本能。

猫科动物系统演化树,引自Turner and Antón,1997

猫科分子演化研究结果图,数字为分异时代,括号内外分别为范围和平均值,单位百万年,改自Figueiró et al.,2017

老虎作为山林之王,在力量上惟有草原之王狮子可以媲美。有些视频显示狮虎不敌大象、犀牛、河马、野牛、长颈鹿等,均属个案。大型食肉动物对付大型食草动物,可是吃荤不吃素的,大概率赢,小概率输。老虎独行于山林,狮子群居于草原。狮子原产于非洲,老虎原产于亚洲。欧亚大陆西段有狮无虎,东段有虎无狮,大致在伊朗南北和印度西东分界。因此,狮虎各有地盘,活动领域并无自然交集。斗兽场、马戏团、狮虎山是人为地将牠们混杂于一处,于是就有老虎狮子谁更厉害的争论了。鉴于老虎狮子各有不同亚种,如果选择体型相近亚种,任其决斗,譬如成年雄狮vs成年公虎,胜负未可料定。有人统计了有史以来被记录的16次狮虎斗,结果8:8战平。

狮虎在动物分类上同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亚科,也算得近亲,现在研究证明,二者之间因地理隔离而不能自然杂交,尚可人工杂交(狮虎兽或虎狮兽等),杂交后代有无连续生殖能力,究竟是否生殖隔离尚有争议。还有狮子雌雄两态,在猫科动物中唯一无二。对于我们华人来说,狮是外来的,虎是本土的。然而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狮子的记载了。因此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显著地位,譬如石狮子守门、狮子舞,乃至附会于拿破仑的“中国睡狮论”,在近代启蒙年代里,醒狮竟然成为国家图腾,替代龙凤,不知老虎作何感想?或许,外来狮子毕竟不如本土老虎真实,因此也就更多想象余地。

“老虎屁股摸不得”,虎患在历史上多有记载。很长一段时期,打虎成为英雄,是为民除害的举动。“初生牛犊不怕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都是一些激励打虎的口号。最著名的打虎英雄莫过于施耐庵《水浒传》人物武松了。近人考证,原型武松打的不是虎而是人——时任杭州知府蔡京之子蔡銎(蔡虎);但打虎也确有其人——施耐庵好友卞元亨。传说中的著名打虎英雄还有子路和李存孝等人。直到《智取威虎山》,还有杨子荣打虎上山这一经典桥段。

今非昔比,老虎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打虎不再是英雄,反倒是罪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堪称英雄,群策群力,用弓箭用刀枪射杀老虎,就已经胜之不武了。有人认为,俗语“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纯属颠倒黑白。正是人类破坏了老虎的生存环境,导致现时老虎九个亚种灭绝三个,剩下六个濒危甚至极危。统计如下:

1. 东北虎(西伯利亚虎),体型最大,濒危。

2. 孟加拉虎,体型第二大,濒危。

3. 伊犁虎或新疆虎(里海虎),体型第三大,灭绝(1981)。

4. 华南虎,体型较小,野外绝迹,剩余圈养。

5. 印度支那虎,体型较小,濒危。

6. 马来亚虎,体型较小,极危。

7. 苏门答腊虎,体型较小,极危。

8. 爪哇虎,体型较小,灭绝(1988)。

9. 巴厘虎,体型最小,灭绝(1937)。

现在真正到了“虎落平阳”和“山中无老虎”的地步了。在与人类的生存斗争中,老虎最终还是落败。野生老虎大大缩小了生存的领地,而圈养老虎又几已成为人类俘虏,野性尽失。多少年前,某电视台节目报道,某动物园饲养员们为了激活老虎野性,扔了一只公鸡到牠跟前,雄鸡昂首挺胸,竟把这只老虎吓得连续抖了三抖。还有视频显示有人饲养狮虎豹,就像饲养猫一样,完全宠物化了,老虎彻底从大虫变成了大猫。

“打虎”本义已经丧失,就变成了转义。今人“打虎”更是变成了惩治腐败分子(“老虎”)的意思。

一种动物生存能力可以从捕食能力(体力、智力、群力)以及繁殖能力等项指标去分析。老虎之类猛兽历史性的失败证明:第一,食肉食草不若杂食。动物食物偏好可分三种:食草、食肉、杂食。《左传》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葛洪说:“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抱朴子·杂应》)。有此可见食肉食草都有弊端,但从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而言,食草动物依赖程度在理论上低于食肉动物,一旦生态环境破坏,在逻辑上食肉动物灭绝风险更高(也有研究证明食草动物灭绝风险更高,但那可能是指大型食草动物,应与大型食肉动物相比)。但是无论如何,杂食应该优于单纯食肉或者食草。牠们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最低。相比食物单一化,食物多样性利于生物种群发展,对于人类来说也是这样。第二,独行不若群居。“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些俗语虽也未必精确,但却说明老虎独行习性。此与等量级的狮子群居习性相比,就显示差距了:在老虎繁殖力高于狮子繁殖力情况下,目前老虎数量明显少于狮子,除了保护迟早之外,独行有害于种群繁殖而群居则有利于种群繁殖,这道理也不证自明。幸运的是,人类不是独行而是群居。第三,斗力不若斗智。成语“狐假虎威”说明老虎智商堪忧,乃至被狐狸所戏弄。现在研究证明,老虎智商偏低,大约两岁人类儿童水平。狮虎之间智商孰高孰低尚有争议,但是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智差尚可以体能去弥补,唯独与人类的智差不可以体能去弥补。智人最终获胜,就在智商远远高出其它动物,乃至爬到了食物金字塔顶端,在生态圈之上打造了技术圈,从而获得了对其他动物的绝对优势。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往年随笔

【随笔】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随笔】嫁人就嫁猪八戒

【随笔】鼠年吉凶

【随笔】甘做革命老黄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