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乡村,味儿越来越淡

 大秦笔记_文旅 2022-02-06

年味,乡村,味儿越来越淡

“大秦笔记”秦智勇

今日头条旅游领域创作者/中策院旅游分院副院长

年,味儿,乡村,无可奈何。回乡的人,越来越少,加之禁鞭炮,本就少了的串门还要静悄悄。

人,少了,且留下相对“活力不足”的人留守乡村,味儿,很淡很淡。孩子少了,欢声笑语就少啦;青年少了,爬树爬山斗鸡就少啦;壮年少了,喝酒打牌就少啦;中年减少了,家长里短就少啦……

老人多了,光棍儿多了,五保户多了……其实原本就在,只是因为“相对”而变得“显眼”。

新农村,什么是新?曾经看到的就是人口集中居住,不管是在村里选块儿地建居住集中地,还是从山上都搬到山脚下或城市边儿,改变了村民到自己土地的距离,“一亩三分地”越来越远,干脆就全力外出务工,地也迅速荒废啦,其他的改变村民似乎不“买帐”。

说乡村振兴靠产业,可如何靠的到呢?大处看产业兴旺靠规模效应,小处看产品增值靠打造品牌与优秀品质、或者说要运营优先“会卖”。人聚集比较容易,聚到一起没有事儿干,其实还是以前一样的“一盘散沙”状态。于是乎,大部分能振兴的还是融入城市发展的“城镇化”,这叫举全县之力来推进以居住改善为主的“发展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

比如:“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这意味着每年将有千万人口进城。我国城镇化率从1998年30%发展至2020年60%,年增幅在1.2%至1.5%之间。“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发展水平将在0.8%左右,以后仍然会逐步下降。

产业是个长线布局和长期坚持的事,振兴是数年的事,也会有先后顺序。一步步来、步步为营。虽其势已来,但其时还漫长。

社会发展不可阻挡,就像“人往城里走”一样。试问你我身边的年轻人或者说下一代,有一个愿意回乡村创业、甚至居住在乡村吗?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想这个,甚至是臆想而已,其实本就是“回不去的乡村”。回乡创业的,坦言之:创业成功后愿意自己的子女住乡下还是城里?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子女愿意住与生活在哪里呢?

本次春节回乡村,看到的是“味儿越来越淡的乡村”,听到的“我们这一辈子就这样啦!”其实时代的发展就是会牺牲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情感。个人在时代潮流面前,正如人类在地球进程中……

机会靠争取,时机靠等待。努力、等、熬......不就是生活吗?

别忧虑、勿急躁,安心过好每一天!

——“大秦笔记”虎年正月初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