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之间:百年前维也纳章上的京剧人物

 馱夫 2022-02-06

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


除了南洋钱币之外,我个人对带有中国元素的外国钱币也颇有兴趣,之前介绍去年7月的Heritage香港拍卖会拍品时,就提起过一种横跨中外之间的钱币——1909年5月唐绍仪仿欧时到仿布鲁塞尔造币厂的纪念章。



1892年维也纳铜章(H. D. Rauch拍卖)


近日恰好与泉友说起了一枚铜章的来历,同样也属于中外钱币文化交汇的品种。

这枚章采用了模仿中国铜钱传统的天圆地方(圆形方孔)形制,正面是京剧人物形象,左侧为持扇的女子,右侧则是挥舞令旗的武将。


圣斯德望主教座堂对比


京剧人物背后的背景是中式的房屋和陈设,中式房屋的窗外可以远远望见维也纳当地著名的圣斯德望主教座堂(也常常被翻译为圣·斯蒂芬大教堂)尖尖的主塔楼。


维也纳城徽比较

(右:Hugo Gerhard Ströhl绘制,来自维也纳官方历史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正面下方使用了当时(奥匈帝国时期)的维亚纳城城徽


背面上方文字部分


背面上方的文字为竖排,从字体的转折看似乎也有模仿汉字书体的意图(虽然模仿得并不是太像,从左到右各列文字分别是:

G'SCHNAS | BALL | D. WIENER | KÜNSTLER | HAUSES | 29. FEB. | 1892


石狮子对比

(右:故宫的石狮子)


在上述文字之外,背面雕刻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中国文化的象征——石狮子的形象。可能因为这种中式建筑前常见的石狮在欧洲对它的称呼里被当成了狗(英语Foo Dog,德语Foo Hund),所以章上的形象也有几分偏向狗的特征。


背面下方标志

此外,在背面下方还有奥地利艺术家协会(Gesellschaft bildender Künstler Österreichs)的标志,由代表艺术家创作的三个元素组成:调色板和画笔、锤子和凿子、三角尺和圆规。


1898年的奥地利艺术家协会海报

(Heinrich Lefler作品)


在同时代的奥地利艺术家协会的海报上,也能看到由类似元素组成的标志。


相应的银章(H. D. Rauch拍卖)

除了铜章之外,这类纪念章还有银质的版本。


当时维也纳艺术馆的活动现场

(维也纳艺术馆藏品)


今天的维也纳艺术馆

(https:///)


这种纪念章制造的具体背景是什么呢?1892年的维也纳狂欢节系列活动中,2月29日在奥地利艺术家协会的主场维也纳艺术馆(Künstlerhaus)举办了名为“大北京”(Groß Peking)的中国文化主题活动。配合这个主题,由章牌艺术家安东·卡尔·鲁道夫·沙尔夫(Anton Karl Rudolf Scharff)制作了这种纪念章。



沙尔夫纪念章(H. D. Rauch拍卖)


沙尔夫1845年6月10日出生于维亚纳的肖滕巴斯泰(Schottenbastei),他的父亲是德国移民的第三代,母亲的父母则分别来自于波希米亚和班贝格(Bamberg)。他的父亲就是一位雕刻师,沙尔夫10岁时父亲在49岁的年纪英年早逝,造币厂雕刻学院的卡尔·迈耶(Carl Mayer)教授成为了他的监护人。完成4年中学学业之后,1860年15岁的沙尔夫子承父业进入雕刻学院学习。1866年他成为助理雕刻师,2年后的1868年正式成为雕刻师。


沙尔夫的其他作品:维也纳之战200周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



沙尔夫的其他作品:维多利亚女王即位50周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


沙尔夫还有许多其他作品,但是与中国相关的似乎就只有1892年的这一件。



对于纪念章正面的京剧人物形象,究竟是有所依据的模仿了某一出戏的场景呢?还是完全出自沙尔夫的想象?从知晓这类纪念章存在那时起,我就一直很好奇,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奥地利的相关记载中对于正面人物形象的来源并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所幸清代戏剧人物的形象还有非常不错的资料留存。


北京升平署戏楼旧址


升平署木印(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升平署腰牌(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升平署门照(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升平署始设于乾隆年间,原称南府,道光年间改称升平署,是负责为清代宫廷张罗戏剧表演相关事务的机构。

北京图书馆藏升平署戏曲人物画册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升平署留下了若干册彩绘戏剧人物画册,目前所知故宫博物院、梅兰芳纪念馆、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各有部分收藏。一般认为这些画册为出自内务府造办处宫廷画师的作品。画册中根据剧目逐一列出了其中各个角色的扮相。关于这些画册的用途虽有不同意见,来源是出自于升平署的原本宫中之物并无疑义。

要还原清代的舞台上(或者说1892年欧洲人认识中的)京剧扮相,这些画册的内容自然是不二之选。


《玉玲珑》中的韩世忠与梁红玉扮相

(国家图书馆藏品)


国家图书馆藏的一套,共涉及9部剧目97幅,其中《泗洲城》12幅、《太平桥》8幅、《空城计》10幅、《玉玲珑》6幅、《落马湖》10幅、《普天乐》23幅、《千秋岭》6幅、《蔡天化》12幅以及《反西凉》10幅。

最初比对时,曾经考虑过章上的人物是不是其中《玉玲珑》里的韩世忠梁红玉,不过仔细看来右侧武将的装束明显与韩世忠有所区别,遂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石忠玉与胭脂虎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

而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的那一册中,包括《百草山》、《三侠五义》、《阳平关》、《胭脂虎》、《贾家楼》、《霸王庄》等剧目。其中疑似可能有关的,是《胭脂虎》的2幅图画:石忠玉胭脂虎

所谓“胭脂虎”,是旧时对河东狮吼的一种称谓。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剧的故事也挺玄幻的:

唐末有扬州妓女石中玉者,才貌并佳,又善幻术,精武艺,与李景让元帅部下牙将王行瑜,有啮臂盟。事为李景让侦悉,遣人往石家妓院中拿回问罪。王行瑜恐甚,瑟缩不敢前。石中玉与偕至大营,李帅见妓并至,怒不可遏。遽欲照军律行斩。石中玉与抗辩,李景让怒益烈,遂命部下将石中玉与王行瑜同斩之。孰意石中玉施以小术,刀刃俱自折不能用,部下因代乞免。李景让不信,定欲换刀更斩。众将以王行瑜罪不至死,群病其酷,遂至哗变。李母闻讯,亲出慰喻之。且释王行瑜等罪,而褫责李帅,众始帖服,得免决裂。而石中玉于此时,即乘机报复,将李帅备极揶揄,李景让亦无如之何。忽报贼寇庞勋来袭,李母命诸将出战。石中玉谓众非庞勋敌,自言力能擒庞,惟须元帅为之带马,方愿出阵。李母听之,元帅不得已,只有唯唯听命,俯首受其奚落而已。既而庞勋果堕美人计,为石中玉所擒。

按照目前流传的京剧《胭脂虎》剧本来看,石忠玉擒得庞勋靠的是美人计。但是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画册中的“胭脂虎”那一页,所指的似乎应该是女扮男装的石忠玉。假如奥地利章上的是分别以女装和男装示人的石忠玉,那倒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