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尔哈赤与胞弟舒尔哈齐

 关东老圃 2022-02-06

我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打虎亲兄弟,后金的建国史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1583年,塔克世同其父觉昌安试图赴古埒城劝降叛明的内弟阿台,不料尼堪外兰同李成梁破城后竟然纵兵屠城,结果,这对父子均在混乱之中被屠杀了。自此,努尔哈赤失去了父亲和祖父。此时,努尔哈赤只有25岁,胞弟舒尔哈齐年仅20岁。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明军辽东统帅李成梁却没有把这兄弟俩的仇恨放在眼里。

之后,李成梁施舍般地将努尔哈赤父祖的职位——建州左卫都指挥给了他继承。这位统帅大人李成梁,完全没有意识到年轻的努尔哈赤兄弟可能带来的威胁,甚至,还把兵马还给了他们。努尔哈赤兄弟却不是懦弱之辈,他们接受了明军高高在上的所谓的“抚慰”,但是,他们没有一刻忘记过父亲、祖父被明军屠杀的仇恨。

其实,这兄弟俩的心计城府都不浅,他们一边假装对明军感恩戴德,一边却在秣马厉兵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之后,建州女真异军突起成为了草原霸主。只是,从古至今,没有谁能抗拒得住权力的诱惑。万历三十九年,作为满洲第二号人物的舒尔哈齐悄然离世。当时,满洲政权给出的死亡原因是自然死亡,但是,这个解释显然很多人都不认可。

他们认为:舒尔哈齐是被同胞兄长努尔哈赤秘密杀害的。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权力之争,使得本来相依为命患难与共的兄弟俩同室操戈呢?

话说,努尔哈赤起兵之初,不过只有十三副铠甲,最终,却统一女真并占领明朝辽东一带,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十三副铠甲之中,有一幅就是穿在舒尔哈齐的身上。一开始,努尔哈赤兄弟背负着同样的仇恨,对彼此绝对信任,所以,军机大事都是二人密议,不让外人参与进来。两人做好决定后,便直接号令三军,无人可探知其军事机密。

之后,随着努尔哈赤兄弟的强大,明军开始注意到了他们。明政府授予努尔哈赤建州都督一职,舒尔哈齐都督崇阶一职。尝到了权力滋味的舒尔哈齐,渐渐地不再只满足于兄长身后的那个位置,但是,很明显只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跟兄长努尔哈赤抗衡的,所以,他需要助力。因此,舒尔哈齐前后四次独自前往北京城向当时的明帝国朝贡。

舒尔哈齐希望可以与之建立良好关系,并得到明政府的帮助,成为满族的最高领袖。努尔哈赤兄弟的崛起,本来就让明政府感到了威胁,李成梁作为明朝统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挑拨离间的好机会。于是,他同意了舒尔哈齐的联姻请求,让自己的儿子纳了舒尔哈齐的女儿为妾,假意扶持舒尔哈齐与兄长争锋。

舒尔哈齐的妻子去世之时,李成梁还带着儿子以亲家的名义大张旗鼓地前去治丧,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刺激努尔哈赤,让这对兄弟矛盾加深,最好能够窝里反。舒尔哈齐除了争取明政府的助力,也没有忘记其他草原部落。在古代,政治联姻是双方合作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舒尔哈齐便采取了联姻的方式,将其他部落绑上自己的战船。

例如:他曾经娶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的妹妹为妻,随后,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布占泰,和乌拉部成为同盟。努尔哈赤对此是十分不满,但是,舒尔哈齐毕竟手握大权,所以,他还是忍耐了下来。1599年,努尔哈赤征讨哈达部,以舒尔哈齐为先锋。两军交战之前,舒尔哈齐发现哈达部早就做好了准备,便没有贸然进攻。

主帅努尔哈赤知道之后,认为舒尔哈齐怯战,于是,勃然大怒,在三军阵前呵斥舒尔哈齐,命其后退。舒尔哈齐被削了面子,很不高兴,直接就带着自己的兵往后退,兄弟二人的矛盾暴露在众人面前。1607年,东海女真向草原霸主建州女真求救,请求建州派兵保护他们,以抵御乌拉部布占泰的不停骚扰,努尔哈赤于是命舒尔哈齐率兵前往作战。

但是,舒尔哈齐跟布占泰之间早就结盟,所以,不想出战,同去的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则坚决要出战。并且,当褚英、代善与布占泰在乌碣岩激战之时,舒尔哈齐却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旁边观战,根本没有要插手的意思。战争过后,努尔哈赤心里不爽,却不好拿弟弟开刀,于是,便想要下令处死舒尔哈齐的部下常书、纳齐布二人

对此,舒尔哈齐却不准,直接跟努尔哈赤说,谁敢动二人他就跟谁拼命。为此,努尔哈赤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但是,为了避免跟弟弟的冲突,他还是忍着怒气只是象征性惩罚了一下二人,自此,兄弟二人之间的罅隙还是越来越深了。不久之后,努尔哈赤干脆就收回了舒尔哈齐的兵权。舒尔哈齐被夺军权之后,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

不久,他便带着自己三个儿子,打算在黑扯木另起炉灶。这时候,兄弟二人的亲情已经所剩无多了。努尔哈赤自然也不会容许这样的行为,他一边对舒尔哈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其顾念兄弟之情,另一边则采取调虎离山之计,让舒尔哈齐去北京朝贡。舒尔哈齐从京城回来后,自以为得到了明朝政府的支持,便对努尔哈赤的劝说不以为然,执意要自立门户。

于是,在1609年,努尔哈赤不再忍耐,他诛杀了舒尔哈齐的长子和三子,将舒尔哈齐麾下最得力的将领武尔坤活活烧死。如果,不是皇太极等人在殿前苦苦求情,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也难逃一死。这一切发生之时,明政府的辽东边军始终保持沉默。这时的舒尔哈齐才明白,原来明军只是利用他来对抗日渐强大的努尔哈赤而已。

他开始后悔了,跪在努尔哈赤帐前苦苦哀求悔过,只是努尔哈赤对他已经没有耐心了。之后,努尔哈赤将舒尔哈齐名下所有财产没收充公,将他幽禁在不见天日的牢房之内。而在牢房内只有两个小孔供舒尔哈齐进食排泄,他就这样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直到两年以后,努尔哈赤才大发慈悲赐他一杯毒酒从这种生活中解脱。

自从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以后,舒尔哈齐帮助努尔哈赤不但灭掉杀父仇人、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势力,还助其征服了浑河部、董鄂部、苏克素浒部、哲陈部、完颜部、朱舍里部、讷殷部,统一了建州女真。1587年努尔哈赤称王,舒尔哈齐称船将,妥妥成了满洲的第二号人物,手下精兵5000多人,将领40多人,势力相当庞大。

所以说,在后金的创立之功上,舒尔哈齐仅次于自己的兄长。甚至在各部酋长前来拜见的时候,两兄弟是同时受贺,且舒尔哈齐也是以努尔哈赤的继承人自居。只是,在权力面前,再好的兄弟感情也不算什么了。舒尔哈齐死后,最初葬于永陵,之后,迁葬于辽阳东京陵。他的后代并没有因他的反叛行为而获罪,六子济尔哈朗成为了以后的辅政王,掌管清廷政权一时。

参考资料:

【《明史》、《清史稿·卷二百十五·列传二》】

古勒城

编辑 播报

古勒山城古勒山城

一代枭雄王杲在古勒山时期,率领部众大兴土木,营建城堡,训练士卒,以古勒山为根据地,频繁的率部众进入明边抄掠。在这一时期,王杲部下由于全是女真人,不懂驾船投木,不习惯水战,王杲暗地里派亲信进入明地,以重金聘请懂船工、习水战的人员来到古勒城中,指挥操练军士。他们铸造铁索拦截苏子河水面,派巡逻船只巡查水道,完全控制了女真哈达、乌拉等部落互市及进京向明廷朝贡的水路与陆路的交通。在当时,只要一提起王杲,就能使明军将士心寒胆战,不战而逃。王杲死后,他的儿子阿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再次把分散的建州女真人组织起来。他率众修补好被战火毁坏的古勒城,训练士卒,以报父亲王杲被害之仇。在这一时期,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也经常往来于古勒城中,听从阿台的调派。
当阿台率众屡次袭击明军军事要塞以后,明王朝在辽东的地区安危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先决条件下,明王朝决定派遣重兵,消灭阿台,清除边患。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在总结了王杲父子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后,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明万历十九年(1591),在努尔哈赤所部的势力还不算十分强大的时候,海西女真叶赫部的首领那林布禄向努尔哈赤提出了领土要求,要努尔哈赤割让出一部分靠近叶赫部的土地由叶赫管理,遭到努尔哈赤的严词拒绝。盛怒之下的叶赫部酋长那林布禄,为了遏制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势力的扩展,联合了乌拉、哈达等九部,组成了三万多人的联军,浩浩荡荡的杀奔努尔哈赤的佛阿拉城。这时的努尔哈赤采取了御敌人于佛阿拉山城之外的战略战术,在古勒山一带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将九部联军各个击破,大获全胜而归。古勒山城.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