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官子木:中东五国(4)

 龙潭今语 2022-02-06

 黎巴嫩只有两个近邻,东面和北面都与叙利亚接壤,南面与以色列接壤。黎巴嫩的整个西面濒临地中海,因而属于地中海沿岸国家。黎巴嫩的国土仅有1万余平方公里,还不到以色列的一半大,而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已经很小了。可想而知,黎巴嫩有多么小。

 黎巴嫩人的祖先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腓尼基人。黎巴嫩在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曾经是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公元7—16世纪并入阿拉伯帝国,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一战后成为法国的保护国,直到1943年独立。由于在法国统治时期,黎巴嫩和叙利亚是同一个国家,所以,当黎巴嫩宣布独立时,叙利亚不承认,这是黎巴嫩与邻国叙利亚交恶的历史因素。

 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里唯一由基督教掌权的国家,因而黎巴嫩在中东是个相当奇特的国家。当年黎巴嫩独立前夕,各教派曾就国家权力的分配达成协议: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人士担任,议会长由伊斯兰教什叶派人士担任。此外,议员和部长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当时显然是基督教的势力相对较大,所以权力的分配也就有所倾斜。但是,随着信伊斯兰教人口大增,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的权力之争激化,并导致了1975年~1990年长达15年的内战。

 叙利亚趁黎巴嫩内战,自1976年起就开始在黎巴嫩北部驻军,并扶持黎巴嫩国内的穆斯林什叶派政党“真主党”的游击队。与此同时,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南部驻军,最初是打击在此地带活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后来是打击真主党游击队。总之,这仅有的两个邻国给国内已是一团乱麻的黎巴嫩不断地添乱。直到20054月,叙利亚才从黎巴嫩撤军,而同年7月,以色列轰炸黎巴嫩。作为小国,黎巴嫩真是太不容易了,只是近十来年才拥有了相对的和平与安稳。

 从科威特飞3个半小时到达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

 地接导游姓刘,她先是从国内到了法国,嫁给了法国男人后,又跟着学医的法国丈夫到了黎巴嫩,已经在黎巴嫩生活了10年。黎巴嫩作为法国的前保护国,两国的关系很好,法国也一直很照顾黎巴嫩,所以黎巴嫩与法国的合作项目也多。刘导有一双儿女,分别是20岁和18岁,都在黎巴嫩的美国大学上学,这个美国大学是黎巴嫩国内最好的大学。

    2005年以色列轰炸黎巴嫩的时候,刘导的国内亲属都觉得黎巴嫩太危险,劝她回国。刘导胆大,依然留在黎巴嫩,理由是以色列不炸基督教的居民区。黎巴嫩人是按照宗教选择居住区,不仅是基督徒不与穆斯林住在一起,而且穆斯林中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也是分开居住。

 黎巴嫩在十几年前绝对属于战乱国家,但刘导却一再说现在的黎巴嫩非常安全,即使晚上出去也不用担心。她还特意解释了为什么安全,首先是黎巴嫩人的作案率是零。主要原因是,黎巴嫩人特别注重声誉,也特别爱面子,不去犯事是因为在父老乡亲面前丢不起脸面。其次,外来人作案也难,陌生人一出现就被本地人盯住。尤其是,黎巴嫩的阿拉伯人特别有办法对付同民族的坏人,导致搞破坏的人来了就被抓,而且是一抓一个准。

             在黎巴嫩,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不太符合国际惯例。一个人退休之后,由儿女的单位帮老人交医疗保险。所以,黎巴嫩人必须养儿才能防老。刘导介绍,黎巴嫩人不仅都非常孝顺父母,而且兄弟姐妹之间也都非常团结、和睦。在黎巴嫩,女人是不工作的,不仅是结婚以后不工作,即使单身也不工作。因而,黎巴嫩的男人不仅要养父母,养老婆孩子,还要养单身的姐姐妹妹。即使是已婚的姐妹,一旦丧偶,也归兄弟养。

 黎巴嫩的妇女结婚生育之后,都是自己带孩子,家中的老人是不负责带孙辈的。黎巴嫩人并不一定人人都孝顺,但由于社会风气使然,人人都不敢不孝顺。黎巴嫩人更重视儿子,一定要生出儿子来,才能实现养儿防老。这是由于女人不工作,所以女儿是靠不住的。

 刘导提到,她认识的一个司机,4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已经过世了,而家里的姐妹都没有结婚,所以他不仅要养老妈,还要养姐姐和妹妹。刘导感叹道,黎巴嫩男人的寿命都很短,就是因为黎巴嫩的男人活得太累了!刘导对黎巴嫩男人的评价很高:黎巴嫩这个国家的男人非常有担当,也特别孝顺,宁愿自己不结婚,也要养父母、养家。不过,刘导对黎巴嫩的女人评价很低:黎巴嫩的女人不上班,很懒,性格还强硬,在家里很霸道。真是没道理了,女人不上班居然还霸道。

 听刘导介绍,黎巴嫩人工作超过35年才能拿到原工资80%的退休金。工作年限不足35年的人往往会选择当出租司机,因而,黎巴嫩的出租司机有可能是以前拥有很体面工作的人。在黎巴嫩,医生是收入最高的职业,其次是律师。医生每月的收入高达2万美元。黎巴嫩的医院分法国、美国、黎巴嫩医院,此外,还分星级,有四星、五星级别的医院。

 刘导说,中国人在黎巴嫩很受欢迎。她举例,如果要去穆斯林聚集的地带,刘导的法国丈夫自己不敢去,带上中国妻子就不怕了,因为黎巴嫩的穆斯林对中国人非常友好。

黎巴嫩是这次中东行的重头戏,在黎巴嫩共有5天的行程,住4晚都是住在贝鲁特。这5天的行程除了第一天是在贝鲁特,其他4天都是从贝鲁特出发,然后走向不同的方向。

                       一、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贝鲁特有“中东小巴黎”的美誉,不过,我眼中的贝鲁特没丝毫巴黎的踪影,街道狭窄且杂乱,高楼大厦与破烂棚舍同框。贝鲁特还有文化包容的美誉,这一点仅从大街上的文字就能看出来:法文、英文、阿拉伯文并列。

 我们到贝鲁特正值中午,先吃午饭,在一家门脸特小的中餐馆吃中餐。老板是绍兴人,一个梳马尾的56岁的中年男人。菜都是辣的,因为大厨擅长做川菜。老板见到中国客人兴奋地话特多,我只记住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22岁,一个15岁。老大在黎巴嫩高中毕业后去西班牙上大学,专业是酒店管理。

 在贝鲁特的游览内容包括:鸽子岩、黎巴嫩国家博物馆、圣乔治大教堂、阿米尔清真寺、法学院遗址、钟楼广场、古罗马浴室遗址。首先游览的是鸽子岩(Pigeon Rocks),这是黎巴嫩的明信片景点,位于贝鲁特城边的地中海上,其实就是凸立在海中的两座岩石。

       圣乔治大教堂就在阿米尔清真寺的后院里,两个不同宗教的建筑零距离相处,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文化奇观,充分显示出黎巴嫩这个国家特有的宗教与文化的包容性。不过,这两个建筑摆在一起,很明显就能看出清真寺不仅比教堂大,也比教堂漂亮。圣乔治大教堂旁边的高楼是大法院,而在法院大楼旁有一片古迹,是古代法学院遗址。

  “钟楼广场”是贝鲁特的精品商业区,从钟楼面对的大道一直走就是古罗马浴室遗址。站在这片遗址所在地可以遥望到总统府。然而,有便衣警察巡逻,不让游客对着总统府拍照。

  晚上入住的酒店住宿条件还行,只是酒店餐厅里的当地餐很难吃。

                       二、 从贝鲁特向北行

  在黎巴嫩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下大雨,天气比较凉。黎巴嫩的11月~4月是雨季。当天的游览内容包括:比布鲁斯古城、雪山小镇、纪伯伦博物馆、的黎波里要塞。

  比布鲁斯距贝鲁特40公里,到比布鲁斯时大雨已变小雨。被大雨洗刷过的比布鲁斯,街上不仅很干净,也很清静。先是走过一条商业街,由于我们来得太早,很多商铺还没开门。穿过长长的商业街之后,再走一段才看到了比布鲁斯的千年古城楼。这座古城楼位于地中海沿岸,登上古城楼可以眺望地中海。比布鲁斯(Byblos)是一座拥有七千年历史的古城,这里的遗迹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新石器时代。同时,也是世界上至今一直有人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市。比布鲁斯古城于198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从比布鲁斯到雪山小镇布恰莱(Bcharre ),有68公里的山路。 黎巴嫩有“雪松之国”的美称,雪山配雪松是黎巴嫩山景的特色。登上雪山的山顶,冰天雪地,相当冷。在这里,我们参观纪伯伦博物馆(Gebrans Museum)。纪伯伦(18831931 )是黎国的作家、诗人、画家,被称作是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实际上,出生在黎巴嫩的纪伯伦在12岁那年就随母亲移居美国,所以这个令黎巴嫩人骄傲的才子其实是在美国成才的。纪伯伦的文字作品我以前读过,但没留下什么印象。至于纪伯伦的画作,我是不敢恭维,当然,也许是我不懂行。

 我们在半山腰吃午饭,虽然没有山顶那么冷,但也不暖和。午餐是当地的阿拉伯餐,我只是吃了其中的薯条,别的食物看一眼就够了。好在水果很多,香蕉、苹果、橘子,随便吃,最后我也吃到了十分饱。

 午餐后,行车50公里到达了黎巴嫩的第二大港口城市的黎波里。在这里,首先参观的黎波里要塞(Tripoli Citadel),这是黎巴嫩最大也最古老的军事堡垒,由当年的阿拉伯统治者苏菲扬·本穆吉布阿拉兹建于公元 636 年。的黎波里要塞周围的环境如同贫民窟一样破烂不堪,要塞的入口处有三个持枪卫兵。不知他们是在保护古迹,还是在保护游客。

            刘导说,的黎波里属于脏乱差的地方,有很多难民的小孩会向游客讨钱。刘导特意嘱咐我们,不要给钱,可以给食物。因为这些小孩都是被大人操纵的,大人拉上一车的小孩,每个景点放几个小孩,这些孩子讨到的钱都是要上交的。不如给这些孩子一些吃的东西倒能让他们高兴,因为这些孩子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走街串巷在的黎波里闹市,我感觉相当有意思。尽管满眼都是脏乱差,但内容很丰富。当地人见了中国游客都很热情地打招呼,尤其是小伙子,见了我们的镜头立刻摆一些夸张的动作配合我们拍照。这里显然有安全问题,街上到处都能看到持枪的卫兵。

 在的黎波里的闹市街头有个古浴室,外面看很小,进去才发现,这个古浴室不仅挺大且里面也很华丽。在的黎波里的闹市中心有一座钟楼,高 30 米,建于 1901-1902 , 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王阿卜杜哈米德国王庆祝他在位 25 年建的。

 当天返回贝鲁特,晚餐吃的不仅是中餐,还非常好吃,结果所有的菜都被我们一扫而光,吃得盆干碗净。出门在外,最想家的是咱们的中国胃。

 晚上10点正要准备睡觉,听到震响的鼓声,原来是有当地人在这家酒店举行婚礼。黎巴嫩人的婚礼选择在晚上,还要闹通宵。

                      三、 从贝鲁特向东南行

 在黎巴嫩的第三天,小雨不断。听我们抱怨连天下雨,刘导说在我们来之前的那几天,一直是连天大暴雨。我们听后顿感庆幸,毕竟只是连天小雨而已。这一天的游览内容:西顿城堡、西顿古商业驿站、姆利塔战争纪念博物馆、贝特丁宫、月亮小镇

 西顿(Saida)又译作塞达、塞义达,意为“渔村”。在西顿海滨,我们参观了黎巴嫩的海上地标西顿城堡(Sidon Sea Castle),以及西顿古商业驿站,始建于公元前二千年。

 离开西顿以后,一路都是山景,路边是杂乱的房子,远处是连绵的群山。姆利塔处于山区,姆利塔战争纪念博物馆(Mleeta War Memorial Museum)是个制高点,该博物馆在2010 5 月才对外开放。参观这个军事博物馆并不是在室内看照片、展品,而是在室外、在丛林中看战道、掩体、堡垒,以及各种大型武器。

 以色列于1982年入侵黎巴嫩南部,直到2000 年才撤军。这期间,真主党人在姆利塔发起了对以色列的顽强抵抗。2010 年,为了庆祝以色列撤军 10 周年建立了该博物馆。刘导特别喜欢八卦真住党,说真主党的后台是伊朗,真主党是伊朗放在黎巴嫩的一个钉子。当年以色列轰炸黎巴嫩之后,伊朗出钱帮助黎巴嫩修复。在黎巴嫩,什叶派人数多于逊尼派。所以,黎巴嫩政府管不了势利强大的真主党。

              贝特丁宫建于 1788-1818 年,当时是黎巴嫩山酋长国什哈王朝统治者巴什尔.什哈二世的驻地。1840 年后,又作为奥斯曼帝国在黎巴嫩的政府办公地。贝特丁宫里面比外面更漂亮、也更奢华,尤其是令人赞叹的马赛克艺术遍布在墙面与地面,甚至在室外的草坪上。

 月亮小镇位于黎巴嫩的东南部,在16-18 世纪,这里是黎巴嫩山酋长国的首府。我们在月亮小镇主要是参观法克雷丁修道院(Fakhreddine Manastery),该修道院始建于 1493 年,16 世纪又重建。

 到了这一天的傍晚,小雨变成了大雨。晚餐是在鸽子岩附近的小饭馆吃当地餐,我们十几个人一进去就把小餐馆塞满了。当地餐很好看,但并不好吃。

    四、从贝鲁特向东北行

            来黎巴嫩之前听到其他国家的导游都对黎巴嫩赞不绝口,于是导致了我对黎巴嫩的高期待。而在黎巴嫩的头三天,虽然也看了不少世界文化遗产,但我还是觉得黎巴嫩似乎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直到第四天见到巴尔贝克神殿遗址,才终于意识到黎巴嫩的旅游地位是名副其实。

 巴尔贝克(Baalbek)也有译作巴勒贝克,位于贝鲁特85公里处。巴尔贝克神殿遗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罗马神殿遗址,于198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公元前2000 多年,腓尼基人因崇拜太阳神而在此地修建了用于祭祀的神殿。公元前64年,罗马人来了并在这里建造了更多的神殿。巴尔贝克神殿群主要包括三座:万神之神朱庇特神殿、酒神巴卡斯神殿和爱神维纳斯神殿。此外,在附近还有一座单独祭祀信使神墨丘利的神殿。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巴尔贝克神殿遗址依然能清晰地展现宏伟的殿堂、高耸的罗马柱,充分说明这是一组不朽的建筑群。

              安杰尔考古遗址,也是198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与巴尔贝克神殿遗址相距45公里。据考证,安杰尔考古遗址是倭马亚时期(公元 661-750 年)最大规模的城市遗址,也是倭马亚城市规划设计的唯一见证。虽然这里已是一片废墟,但仍然能看出当初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规模。

              这一天当我们由贝鲁特向东行进的时候,正东的方向所面对的是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我们离叙利亚最近的位置,车程只有15分钟。一路上能看到很多难民营,有叙利亚难民营,也有巴勒斯坦难民营。自从2011~2015年叙利亚内战,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黎巴嫩。相比起来,叙利亚难民营比巴勒斯坦难民营更破烂一些。听刘导介绍,黎巴嫩现在是400万人口,200万难民。好在大部分难民是住在联合国安排救济的难民营里,联合国给难民每人每天25美元。看着成片的难民营,我是真替黎巴嫩发愁,这么一个小国本来就活得艰难,还涌入了如此众多的更艰难的邻国难民。

            在马海德的故乡哈马纳,街头有马海德的塑像。马海德1910—1988),原名乔治·海德姆,生于美国,祖籍是黎巴嫩。马海德在取得了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为了考察中国的流行病,于1933年来到上海。1950年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是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中国医学事业的国际主义医生。很巧的是,同团的一位旅友是马海德妻子周苏菲的亲戚,于是其他人不仅在马海德的塑像前留影,还争先恐后地与马海德沾亲带故的旅友合影,好像大家都与马海德拉近了关系。

                                                     五、从贝鲁特向西南行

 从贝鲁特向西南行80公里到了黎巴嫩的名城提尔(Tyre),在这里游览提尔古城。提尔古城的遗址保留下来的有两处,一处是在荒野中,主要包括罗马使列柱大街、凯旋门、剧院和战车竞技场等遗址。另一处在海边,是古罗马浴室的遗址。提尔这座城市始建于公元前2750年,曾是地中海一带最繁荣昌盛的城市。提尔古城也是198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在黎巴嫩的第五天,午餐是整个黎巴嫩之行的最后一顿。吃的是当地餐,主菜还行,是炸鱼。主食有米饭、烤馕、以及薯条。当地餐的蔬菜都是生吃,大家像兔子一样生吃整片的白菜叶子、整个的萝卜、整条的黄瓜,以及硕大的西红柿。这吃法应该是最养生的,没油没盐,不用担心高血脂和高血压。其实,阿拉伯餐有很多调料,人家当地人都是沾着各种调料吃生的蔬菜。只是这些调料咱们中国人吃不惯,宁愿什么都不沾。

 下午行车40公里,到达黎巴嫩南部省的历史古镇马吉杜切镇(Maghdouche)。在这里,主要游览马达拉女士雕像塔(Our Lady of Mantara)和马达拉洞穴教堂Cave Manastery)。洞穴教堂很小,旁边不远有个比较大也比较新的教堂。相关的故事当时我没听,心想回去找度娘。没想到,度娘终究不是谷哥,最终什么都没查到。

             在黎巴嫩的这5天食宿条件很一般,但从旅游角度看,黎巴嫩并不一般,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相当有文化特色,总之是个值得一游的国家。

 

鸽子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阿米尔清真寺

中东五国(4)——黎巴嫩

圣乔治大教堂与阿米尔清真寺紧密相连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比布鲁斯古城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山路雪景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纪伯伦石像

中东五国(4)——黎巴嫩

的黎波里要塞

中东五国(4)——黎巴嫩

登要塞俯瞰

中东五国(4)——黎巴嫩

要塞入口处的持枪卫兵

中东五国(4)——黎巴嫩

的黎波里街景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西顿城堡

中东五国(4)——黎巴嫩

姆利塔战争纪念博物馆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贝特丁宫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月亮小镇的法克雷丁修道院

中东五国(4)——黎巴嫩

巴尔贝克神殿群遗址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安杰尔考古遗址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马海德的塑像

中东五国(4)——黎巴嫩

提尔古城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中东五国(4)——黎巴嫩

马达拉洞穴教堂

中东五国(4)——黎巴嫩

马达拉大教堂

中东五国(4)——黎巴嫩

黎巴嫩海边

中东五国(4)——黎巴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