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实践录

 经方人生 2022-02-06

图片

图片

门诊上常常有这么一类患者,身体有各种不适,但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任何原因,跑遍各大城市各大医院,冤枉钱花了一堆,症状却没有一点好转。究其原因呀,是中西医思维模式不同,而老百姓并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别。须知西医注重人体器质形体上的改变,而中医更多的是关注人体功能的变化。今天介绍的这个患者,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老阿姨持续舌痛十余年,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辗转各大医院,收效甚微,本已准备放弃治疗,经人介绍来我科门诊就诊。具体病案资料如下:

邓某,女,63岁。

首诊:2021-10-07。门诊号:1000283439

舌尖痛十余年,无口腔溃疡及疱疹,食道烧心感,有冲气、刀刮感,无心慌心悸,偶有反酸、欲吐,无腹胀腹痛,偶有乏力、精神萎靡,无畏寒肢冷,汗出正常,无口干口渴,不欲饮,夜寐安,纳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中医辨证为少阳证、少阴证、太阴证,处方半夏泻心汤合潜阳封髓丹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姜半夏12g  黄连3g  炒黄芩10g  炮姜6g   炙甘草6g  大枣10g  砂仁6g  附片9g   黄柏6g  茯苓20g  肉桂3g  生白术20g   桂枝12g   

7   用法:冲服每日一剂

患者以“舌尖痛、烧心”为主诉,舌尖痛,病位在少阴经,关乎心肾,水火两端。而患者又有乏力、精神萎靡、不欲饮、脉滑等阴证表现,故辩证为少阴寒化,属肾,因此处方上选择温肾潜阳祛虚火的潜阳封髓丹。其次,患者有“烧心”,又有反酸、呕吐等症状,正提示水热病机,故合方半夏泻心汤。最后,患者有不欲饮、冲气感,为太阴水饮桂枝证,故再合方苓桂术甘汤。成方如上。

 图片

二诊:2021-10-13

复诊,舌尖痛明显好转,食道烧心感减轻,反酸、欲吐未发,偶有乏力、精神萎靡,无畏寒肢冷,汗出正常,无口干口渴,不欲饮,夜寐安,纳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辨证同前,原方加炮姜6g,北沙参10g,加强健补中焦

14   用法:冲服每日一剂

三诊:2021-11-02

复诊,舌疼已,现仅有轻度舌尖不适感,食道烧心感明显好转,呕吐反酸未作,已无乏力、精神萎靡,左胁下稍隐痛,无畏寒肢冷,汗出正常,欲饮,夜寐安,饱腹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辨证水饮已化,原方略作调整,合四物汤加柴胡、陈皮,加重调营,疏肝、健胃。

姜半夏6g  黄连3g  炒黄芩10g  炮姜12g   炙甘草6g  大枣10g  砂仁6g  附片6g   茯苓10g  肉桂3g  生白术10g  桂枝12g   北沙参10g  柴胡6g  熟地黄10g  当归10g   生白芍20g  川芎6g  陈皮12g   

14   用法:冲服每日一剂

图片

患者两诊,病情已基本好转,三诊改方较多,其实更多的是善后患者已无乏力、精神萎靡、不欲饮,正提示太阴、少阴证罢,阴病转阳。此后治疗应围绕养血和营补益后天为主,最佳治疗应为半夏泻心汤合潜阳封髓丹打散剂少量间服,四物汤合当归芍药散、二陈汤汤剂续服。多种剂型同时运用,以把握祛除疾病的缓急节律。

用药先阳后阴,是仲景先师给我们的永恒启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仙人指路,只会指一个大概方向,不会手把手全部教你,需要我们举一反三。在这个病人身上也是,先与温阳,后与滋阴养血。虽症状以阳为主(舌尖痛、烧心、冲气感、刀刮感)但仍予大量温阳药,如炮姜、砂仁、附子、桂枝等。知“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易,运用“以热治热”就需要一定的经验及自信了。

图片

患者今日问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若解释为少阴证、少阳证、太阴证,患者估计要云里雾里。其实西医对于这种疾病,有一个名称,叫“灼口综合症”。是以口舌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变化,但常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在更年期或绝经前后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以烧灼样疼痛为最常见临床症状,但也可以表现为舌部麻木感、刺痛感、味觉迟钝、钝痛不适等感觉异常。属于新兴疾病,并不是像新冠肺炎一样刚刚诞生,而是很早就有,但是最近些年把它单独划分出来,作为一种疾病进行治疗。

对于这些以某某综合症命名的疾病,西医往往没有明确的诊断,也找不出明确的原因,因而也就谈不上明确的治疗了,所以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往往检查一大堆,最后什么也查不出,以一个某某综合症的诊断来结案,治疗上要么维生素、要么抗生素、要么饮食锻炼等等,没有特效治疗。其实对于这些疾病,正是中医所擅长的地方,中医是整体调理,一人一方,尤其注重对症状的治疗。

最后希望大家多宣传宣传中医,为中医正名,让老百姓真正认识中医,知道中医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业。

(本病案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对号入座,日常就医请去正规医院就诊。本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宦兆贵,男,(1990—),无锡市第二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从事针灸、中医临床工作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对六经辨证体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擅长从津液观整体观分析病情,并运用针灸和经典经方调理各种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