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是需要开窍的,开悟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点亮自己的生命

 蔚蓝色淼 2022-02-06
01 开悟,就是自己了解自己 ,点亮自己的生命 人生中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走向觉悟。每个人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以及人生中的各种遭遇,对于生命来说都是宝贵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娑婆世界,看似毫无意义,但生命中的一切都可以历练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只是大多数人迷失在无常的世事里,没有时间了解自己,无法给予生命足够的关注,不能体悟生命的真谛。

开悟,就是点亮自己的生命,开悟前与开悟后,状态和境界截然不同 ,人是要开窍门的,什么是开窍门? 有个朋友的女儿,由于家里条件好,娇生惯养,做什么都自以为是,感觉世界都欠她的。有一次她在机场等飞机,飞机晚点了,她就很生气,突然想起来包里装了一包薯片,于是把包放下,看都不看拿起就吃。她发现旁边的男孩跟她抢薯片吃,男孩儿什么也没说,她就斜了一眼那男孩儿,此时在心里蹦出俩字“讨厌”!她接着吃,那男儿也吃,男孩拿了一片,她拿了一片,她有点生气,于是她把薯片拽过来,那个男孩又把薯片给拽了过去,结果剩最后一片薯片的时候,被那个男孩抢走了,她看了一眼薯片袋子,空了!后来那个男孩掰了一半给她,她吃完这半片薯片起身就走了。

后来她去了洗手间,一看,脑子顿时一片空白,怎么自己的这包薯条还在包里,原来吃的是别人的薯片!一开始嫌弃和讨厌这个男孩子,在这会儿脑子里的那种嫌弃荡然无存,突然她发现男孩子怎么那么好啊!最后还掰一半给“我”,拽过来拽过去还给“我”吃,突然发现自己顿悟了,她立刻回头来去找那个男孩儿,想跟人家道个歉,但已经找不到了,人海茫茫,那个男孩儿早就走了。从那天起,这个女孩儿再也不去求全责备别人,遇事都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这就是开窍门,这就是顿悟。 曾仕强老师讲过,开悟,就是了解自己。如果哪天你了解自己了,你就差不多开悟了,需要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这辈子来这到个世界是来做什么的;怎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你知道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做到更好 。
02 人的悟性有四层境界,95%的人在第一个层次: 第一层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以为是;第二层境界:知道自己不知道——闻鸡起舞; 第三层境界:知道自己知道——胸有成竹;第四层境界:不知道自己知道——知行合一。 所有的道理如不是自己悟出来,谁告诉你都没用,知行合一,悟,就是理解认可,并深入到潜意识,从而与你的认知融为一体。

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阳,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但心中一直都放不下遭受战火的百姓,哪怕在山中也是经常观察时局,后来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三次去拜访,终于在第三次见到了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当天夜里秉烛夜谈,谈论天下局势,交心以后,诸葛亮变决定追随刘备。 出山没多久,诸葛亮就帮刘备崛起,更是向刘备献出了“隆中对”的计策,整个计策分为三步战略总纲:第一步、要跨有荆、益;第二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结好孙权;第三步、“天下有变则霸业可成”。

刘备凭着诸葛亮的计策,顺利拿下了荆州,益州和汉中,高调的称为汉中王,关羽更是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连斩曹魏大将,吓得魏国的曹操都被迫避其锋锐,朝堂上都在商议迁都之事,这时,蜀国已经非常强大,曾和蜀国联盟的东吴就点尴尬了,既打不过蜀国,也打不过魏国,孙权更是看着刘备的家业越做越大,都已经对抗曹操了,下一个肯定就是自己。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当利益冲突时,首先考虑的便是自己的利益,于是,孙权决定联合曹操夺回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活捉,孙权原本可以不杀关羽,本想将关羽放回,就算自己夺了荆州,刘备也会向自己大肆出兵,可是这时孙权想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计策,于是便决定斩其羽翼,便下令斩了关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04 结语 老人言,一个人在真正的开悟前需要不断地为人生做减法,减去执着已久的人;减去纠结不断的事;减去当下的烦恼才能发现,并没有什么是生活的必须,只有不断放下,才能彻底的开悟。 所有的顿悟,都是渐修的结果,从量变到质变,没有前面踏踏实实的文思用功,没有一次次对境时烦恼与正念的交锋、没有屡败屡战的血泪经历,哪来最终的突破和成长。理上,可以“醍醐灌顶”;事上,必须点滴磨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