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就一定比桂枝发汗厉害吗?兼论感冒如何选用经方治疗

 栖凤轩2013 2022-02-06

桂枝

麻黄

麻黄、桂枝哪个药的发汗力量强?

几乎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那肯定是麻黄比桂枝的发汗力量强呀?麻黄汤有麻黄,专治无汗,桂枝汤没有麻黄,所以桂枝汤证一般是汗自出的。这样说当然没错,但却不是那么简单:

一、如果一个方子中只有麻黄没有桂枝,那么这类经方几乎都不以发汗为主,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汗出而喘”;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属于少阴病,肯定也不能大出汗;越婢汤治疗风水“”自汗不渴,无大热,脉浮”者,以及麻黄升麻汤等,均不以发汗为主。

二、如果一个方子有桂枝没有麻黄,则这个方子主要用于有汗的表证,甚至根本不用来解表,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茯苓丸等,都不用于发汗。

三、如果一个方子里既有桂枝又有麻黄,则都取其发汗解表的效果,如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

所以大家要明白,麻黄桂枝单独使用的时候,基本上都不用来发汗。因为有桂枝没有麻黄的时候,能运输阳气到体表,但没有开腠理的功能,所以不用于伤寒恶寒之证。有麻黄没桂枝的时候,麻黄主要用于宣发肺气,平喘行水,但没有桂枝运输能力到体表,所以也没有解表的功能。但麻黄虽不能解伤寒太阳之表,却可以配伍石膏宣发肺中之郁热,故为风温肺炎常用之品。当麻黄桂枝合用的时候,桂枝能输送阳气到体表,麻黄可以借桂枝之力打开腠理而发汗,才是真正治疗伤寒太阳病的方剂,而且凡麻桂合用者,无一不是解表的重剂。

比如麻黄汤若是去掉桂枝,则为三拗汤,这个时候对于风寒束表的太阳病伤寒就无能为力,但对于风寒束肺的咳嗽和气喘却效如桴鼓。这里也揭示了一个大问题,《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能不能用来治疗伤风感冒?因为好多人觉得,伤风感冒,不就是一个简装版的伤寒吗?学了《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感冒伤风还不是小菜一盘!

但我们要明白,伤风感冒基本上都是肺系的疾病,属风热犯肺者属于温病范畴,此处姑且不论,先就风寒袭肺者辨析如下:

若属重感冒、流感等时行感冒,初起即头痛,身疼,憎寒壮热,恶寒脉浮紧数,此必有太阳伤寒的因素,必须先解太阳,再论其他。具体可以用麻黄汤、葛根汤之类为基础。有咽痛扁桃体发炎倾向者加桔梗以,有烦躁内热者用大青龙汤,头痛重者加羌活有良好的解表退热之效。咳嗽者加前胡、厚朴、紫苑等。表解汗出热退后,即专治肺,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芦根、牛蒡子、前胡、浙贝母之类。此类感冒,若无肺部的问题,太阳经邪解后即愈,即所谓的“不传”。若有肺部的问题,太阳经邪解后虽汗出热暂退,但旋即出现少阳、阳明、或手太阴肺的表现,即所谓的“传也”。所以太阳初期不能汗出而解,并不是一开始的太阳病辨证不对,而是从起病之初就决定了的。

若属普通伤风感冒,身疼、无汗、有汗都不明显,仅有周身酸楚乏力,口中乏味,食欲略下降,同时伴有明显的闭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少痰,脉亦无明显的浮紧数,仅仅表现为右寸脉或左右寸脉略浮大,此则为典型的伤风感冒,不可误当太阳伤寒来治疗。治疗以宣肃肺气散寒为主,可用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量都不宜大。舌略偏红而苔白者为胸中气郁,合栀子豉汤。咽不适者加桔梗,咳嗽明显者加前胡、牛蒡子。白痰多加半夏,鼻涕多加辛夷。苔白腻平常食重者加莱菔子。平素体虚者加山药,脾虚腹胀有太阴病者合理中汤。

若属风热,初起咽痛红肿,舌红苔黄,脉数不紧,身不疼但酸楚有汗,发热但几乎不恶寒或仅仅体温上升起有短暂恶寒,则为风温犯肺。当以升降散(蝉蜕、僵蚕、片姜黄、大黄)为主,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牛蒡子、芦根、桔梗、前胡、浙贝母。温邪多入络挟湿,可加白豆蔻,薏苡仁,滑石,即可透肺络之邪而速效,又可芳香化湿而护胃。升降散和麻杏甘石汤的作用重点不同,前者用于急性扁桃体炎为主的发热,后者用于肺和支气管炎为主的发热,但都必须证属风温者。

数日不愈者,多有咳嗽即胸痛,甚者放射到背,当加丝瓜络、郁金通肺络以止痛。

痰的变化有一个过程,即使是风热,初起多痰少不易咳出,此时干咳严重。治疗的过程中,痰渐渐增多,变黄,容易咳出,是病愈的趋势。

若初起则痰多而白,清稀,多是素有痰饮,可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其他情况若咳嗽剧烈不缓解者,也可酌加干姜、五味子,若恐其燥,可用大量沙参平衡之。沙参中空质轻,玲珑剔透,虽能养阴润燥,却绝不滋腻,不似麦冬量小则无效,量大则伤阳碍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