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京城四少

 黎泓君 2022-02-06

关注历史在很多时候,都是十分有趣的,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惊人相似的现象,比如不管在哪个朝代,总是喜欢评选出来一些诸如“四大美女”、“京城四少”之类的人物,而在这些人物当中,“京城四少”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一讲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少”,他们分别是张学良、张伯驹、袁克文、浦侗,他们为何能够成为“京城四少”,我想单纯看一看他们的背景就瞬间明了。可是即使是被人称之为“京城四少”的他们,也一样有人有着一手好牌,还打得一团糟。美男子张学良,绑了蒋介石这几个人当中,想必后人知道最多的就是张学良了,他是当时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从小就衣食无忧,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因此张学良在治理军队以及个人气节上,与威震四海的父亲张作霖相比较,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张学良当时还被称之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因为其长相英俊,所以很多女孩趋之若鹜,张学良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后来老父亲张作霖将东北军交给张学良,希望他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可惜老帅张作霖的希望最后落空了。张学良一生最大的贡献想必就是西安事变中与杨虎城一起采用兵谏让蒋介石同意一致抗日,可是张学良最蠢的事情也是兵谏结束之后陪同老蒋去南京,这一去就再也没有机会出来,活活被老蒋软禁几十年,可悲可叹。倘若单纯从这一件事情来看,我们可能觉得张学良还是一个真汉子,敢作敢为,可是他还有另外一件让后人诟病的事情,就是在日军打进东北的时候,作为手握三十万东北军的张学良,居然没有打一枪一炮,就把东北拱手相让给日本人,给东北造成严重损失,这一点张学良是永远也无法洗清的。大才子张伯驹,恰似神童张伯驹毫无疑问是一个大才子,其七岁开始读书,9岁就能够自己写诗,是一个被后人赞誉的大才子,他一生都在从事文学艺术工作,晚年还给国家博物馆捐赠了很多自己收藏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西晋陆机《平复帖》、宋朝范仲淹《道服赞》等。只是后来在十年动荡时期,张伯驹无奈受到波及,虽然最后得到平反,但是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老年生活过得也比较凄惨,可以说这个“京城四少”算是比较名副其实的。溥仪堂弟浦侗,官二代袁克文浦侗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弟,其在家排行老五,因此又被称之为“侗五爷”,其父亲是成亲王的曾孙,可以说也是明显的官宦世家,所以浦侗整个人的气质也比较符合家族身份。至于袁克文而言,就更不用说了,其乃袁世凯的第二个儿子,袁世凯对其十分宠爱,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因此身上也有一些官二代的气质,一生建树不多,因此后人很少记得住其人。为何“京城四少”结局各不相同?也许我们看完他们四人的生平以及背景之后,都会觉得十分好奇,为何这些背景都如此强大,而且呼风唤雨的少爷,最后结局却截然不同呢?比如张学良叱咤风云,最后也落得一个被软禁的下场,而张伯驹才华横溢,却晚景凄凉。其实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除了时代之外,更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自己的造化了,一个人即使有很强的背景,那也仅仅说明你的先天条件与优势比别人好一些,至于后来你如何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活好自己一生,才是最重要的。这些人中,有没有利用好先天优势而导致凄惨的张学良,也有饱受挫折依旧不屈不挠的张伯驹,他们的结局截然不同,在历史中的分量也就完全不同,都是几乎相同的起点,最后的终点取决于他们的人生过程。要是一个人能够始终清醒理智去利用自己优势,那么这个人很容易就会取得成功,可是要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优势就有恃无恐,往往最后的结局反而差强人意,甚至令人大失所望,这就是人生最真实而现实的模样。结语即使是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少”,已经拥有强大的背景,后来的人生依旧需要自己不断努力争取,更何况是我们一个普通人呢?很多时候命运对待所有人其实都是公平的,出生看父母,人生是否活得漂亮,只能靠自己的双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