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 插班进当地最优学校的我处于班上的倒数几名,在母亲的鼓励下,我不断取得进步。而父亲的教诲呢却很简短:“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母亲经常鼓励我:磨刀不误砍柴工。我的数学底子差,很不适应学习的进度,她就叫我多花时间和精力补好基础,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但当时的自己胆小和碍面子,所以错过了很多进步和提高的机会。虽然在初三阶段最后的考试中数学发挥欠佳,但其他学科都充分发挥了应有水平,成绩也算名列前茅。 在初二阶段母亲教会了我简单的厨活,包括了用锯木面和煤炭生火。而磨刀则是跟父亲学会的。 当年的加重自行车呢也是这个阶段学会的。表弟当年被摔得生疼的屁股可以作证,可那把我们绊倒的顽石却早已不知化身成了什么东东。我能清晰记得那个年代标识性的骑车姿势叫"狗钻洞"。 奶奶收到我双手送到手里的奖学金时的欣喜若狂(金额不多大概10元吧,红包封面由校长亲笔题写的既庄重又严谨的"奖学金"三个字甚是喜庆!)是我今生永远的珍贵回忆! 我想当时父母的心里也应该装着满满的幸福,特别是父亲。懂事又肯学的我能够在学校“脱颖而出”,他们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及时的回报。而母亲您也在那时得到了二轻系统奖励旅游的机会,我想她的同事肯定也分享到了这个好消息,要不然包括陈嬢嬢在内的好些长辈不会无缘无故地夸我,但我还是习惯性的红脸(甚至全校集合在大操场,校长念到我名字叫上台领奖时我依然低头疾步,礼貌性的双手接过后小心脏噗噗跳得快迸出来)。 最开心激动的事莫过于"被迫"学会了游泳,要不暑假里沫溪河面传出的声音不会让母亲您惊谔不已。 总之,初中阶段可以算是我最"逆袭"的时光。我的进步是飞速的,发展是全面的,"三好学生″的称号实至名归。 包括《我的中国心》在内由张明敏先生传唱的校园歌曲而今已属经典老歌,秋天校园里弥漫在风中沁人心脾的柑子花香被时光带走了,古典庄严的图书馆仍无言地诉说着百年通才长久的"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