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买深圳的顶豪公寓,最终亏到怀疑人生

 坚持最后5分钟 2022-02-07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我2013年在南山蛇口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她当时的胆子特别大,同时买了两套千万级以上的豪宅。

第一套是跟我同一个小区,这套房子升得比较快,三年里上涨了约60%,但她持有不到三年就卖了。

但是,她另一套房子可就亏大了,多年以来一直被套,并且,这套房子总价很高,2013年底买入时就2000万以上了。

这套房子位于深南大道福田段,属于香蜜湖片区,地理位置非常好,为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最高层为82层,被誉为亚洲最高的公寓。

写到这里,应该有很多人知道是那个盘了。

没错,就是东海国际公寓,这个盘在当时名声大噪,与深圳湾一号绝对是同一个级别的存在,令许多小白仰慕有加,圈粉无数。

文章图片1

东海国际

显然,我这位朋友也是仰慕东海国际公寓的铁杆粉丝,以至于我当时说什么她都听不到,也不想听。

或许是东海国际当时放出的消息迷惑了大众,说顶层最高售价49万/平米,一时轰动全城,引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对于49万/平米的天价传闻,在当时没有比这个消息更劲爆、更大的了,以至于许多中介都拿来说事。

估计我这位朋友也是受此消息影响,然后就坚定信心、雷打不动的买了东海国际。

不过,东海国际虽然传闻的价格高,但在开盘时的实际价格“可低了”,且定价两极分化,楼层价差严重到一个天堂,一个地下。

当时10层以下的低层最低4.4万的单价都有,但过了20层就贵了,而我这位朋友在当时的融资能力强,且天不怕地不怕,她就直接申请了第40层。

我的乖乖,第40层在当时本来是不卖的,留着用来控盘的,但我这位朋友坚决要买,没办法,发展商就“勉为其难”,卖给她了。

朋友当时买的第40层成交单价10万,面积约204平米,成交总价2004万,首付款45%,交了920万,税费约60万,朋友当时一共付了980万出头。

银行按揭10年,月供可厉害了,朋友说每个月还款超过12万,但当时她认为很值,对我看空的观点不屑一顾。

话说回来,在当时疯狂的年代,也难怪朋友会做出如此决定。事实上,当时我有10多位朋友下订购了东海国际,但其他人都被我的文章影响而放弃,几十万定金不要也在所不惜。

唯独这位关系更好,经常在小区一起开会的朋友却态度异常坚决的要买。

后来我们就各奔东西了,大家几年都不见面了。

时光荏苒,一晃,7年过去了。

2020年中,朋友的这套约204平米,位于东海国际第40层的精装公寓顶豪被拍卖了,起拍价不到1500万,成交价是1850万左右,远不如2013年朋友买入一手新房的价格高。

当然,朋友并没有连续7年供楼,她只供了50个月就断供了,但因为涉及到的债务太多,之后就一直僵持、搁置在哪儿。

直到2020年中,再也拖不下去了,朋友的房子才被债权人要求法院强制拍卖了,但拍卖所得远不够还债,扣除房子的拍卖款,朋友还欠至少2500万待还。

当然,朋友买这套房并没有亏损2500万,但经过认真、仔细的盘点,房价+税费+银行利息+借私人的高息,朋友因买这套顶豪公寓亏损800万是有的。

说明一下,东海国际公寓当时因对低楼层打特价进行促销,10层以下的为4.4-4.9万之间,买到的人反而赚一些,几年后二手房可以卖6.5-8万之间。

而花9-11万单价、买高层的人基本上清一色亏损,就算现在也仍然停留在2013年底的开盘价,但却缺乏流通性,至少6个月之内卖出去的概率比较低。

文章图片2

东海国际

2021年,因一个项目谈合作,朋友与我算是5年后的第一次见面了,期间,我问起东海国际一事,朋友说,“宽兄,别说了,当时听了你的就好了,唉,简直亏到怀疑人生”。

唉,我也跟着连声叹息,只是很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以下是我2013年底对东海国际点评的原文,也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东海国际深度剖析——看上去很美,吃进去烫嘴】

【文/地产剑客——阿宽】

时光飞逝,悄然间,2013就这样接近尾声,挥挥手,带走收获一片!

——火热的2013

回顾2013国内楼市,一线城市高歌猛进,单边上行;二三线城市交易活跃,稳中有升;四线城市不温不火,成交略淡;个别城市量价递减,跌入冰窖。

回顾2013深圳楼市,整体一路向西,气势如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明星楼盘分别是伍兹公寓、熙园山院、纯十五、鲸山觐海,四大名盘各有亮点,均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首先是伍兹公寓率先发力,凭借招商地产600亿滨海都市综合体的首发优势,再借预售房变现售房的价格松绑,一夜跳涨100万,且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单价涨两万;

其次是熙园山院紧跟市场脉博,凭借龙华千亿改造大商机、北站高铁等概念,开盘便遭哄抢,价格直线跳涨;

接着是纯十五吸足能量,开盘当天创造地产史上50余亿元的销售神话,一周后便迎来50万起的喝茶费,在业界传为佳话;

尔后是鲸山觐海缤纷亮相,凭借依山临海与太子游轮母港等未来的美好憧憬、及超高性价比的巨大价差因素,很快就被扫购一空。

当然,还有许多二手房也涨幅惊人……

——冷落的东海国际

在深圳整体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独有一个楼盘头顶亚洲最高公寓头衔,扼守深南大道中轴线,建筑设计高端气派、雄伟壮观、高耸入云、直剌苍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非常美丽,非常惹眼,非常有“故事”的楼盘,却一直遭受市场冷遇,销售表现平平,自年初高调入市以来,950套房源中仅售150余套,可谓整体是火焰,东海国际是海水。

为什么东海国际会与众多的楼盘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其销售抗性与阻力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点,带着平台家人的使命,笔者来到东海国际逐一探究。

——八大抗性成阻力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东海国际销售不佳,固然有其内在的抗性与阻力,具体剖析如下:

抗性一、产权期限短:据销售人员告知,东海国际公寓土地年限为50年,地块性质属于商业用地,批地年限为1994年至2043年,土地已空置20年,目前剩余年限仅为30年,与预期70年或50年期限心理落差较大,极不符合投资者的感情,虽说期限结束,相关部门未必赶你走,但恐惧感将持续不散,每当想起剩余的期限,心理就两个字——不爽。

抗性二、东南噪音大:东海国际位于深南大道与广深高速之间,不论站在10层、20层、30层或者是40层的东南面与西南面户型,只要开窗听风,噪音由下而上,嗡嗡之声,声声剌耳,经久不息,使人烦躁不安。这一点,东海国际严格控制,购买之前基本不让投资者推窗检验,以使节外生枝,劣迹露出端倪。

抗性三、西北西晒热:东海国际共有三大朝向,分别是东南朝向,西南朝向,西北朝向。除了东西南面具有严重的的噪音之外,西北面也颇令人失望。时值下午,火辣的阳光透过玻璃直射室内,入门顿感室温陡然提升,越深入越热,热气逼人。若整日采用窗帘封闭遮阳,则光线暗淡,高端公寓之感顿时全无。

抗性四、超低实用率:东海国际中小户型结构与空间布局较佳,但整体实用率超低,仅为71%,其140㎡至150㎡区间只够规划两房,185㎡至204㎡区间只够规划三房,而240㎡至250㎡区间不仅实用率低,户型结构也相对略差,偌大的空间看似阔绰,但无论绞尽脑汁也难规划四房,华而不实由此可见一斑。

抗性五、销售定价高:东海国际本为写字楼属性,但最近几年写字楼售价止步不前,有的不升反降,有的涨速犹如乌龟爬行。但只要把写字楼贴上高端商务公寓以及豪宅的标签,价格则一飞冲天,直接在周边写字楼价格基础上加高40%至80%,充分体现商家逐利的血性。当前,东海国际45层以下的均价约为7万/㎡,高出周边豪宅约3万/㎡,未来45层至82层之间想必更是天价,据说顶层复式售价42万/㎡。值得推敲的是如果东海国际为写字楼,整栋销售均价能高于5.5万吗?

抗性六、停车位不足:东海国际不计地下室及停车场,建筑面积约40万㎡,共有四大业态组成,分别为商务公寓约24万㎡、甲A写字楼约10万㎡、五星级酒店约4.3万㎡、社区购物中心约5万㎡,车位共有1680个。根据物业属性与停车位配比原则,商业最低停车位需要500个、酒店最低停车位需要250个、写字楼最低停车位需要1000个,高端公寓最低停车位需要1000个。显然,1680个停车位严重不足。

抗性七、首付杠杆低:众所周知,商用物业的优势在于不限购不限贷,但劣势是首付五成,按揭十年,相对住宅物业首付要多出二成,按揭减少二十年。不过,东海国际通过渠道疏通,首付改为四点五成,按揭改为二十年,相对其它商用物业杠杆略长,但相对住宅物业明显占用资金较多,融资杠杆较低,闭环难度陡然增加,远达不到四两拨千斤的金融杠杆原理。

抗性八、盘大风险大:东海国际公寓产品约24万㎡,共950套房源,经过近一年的营销推广,其去化率仅16%,以此推测,其还要苦战四年方可销售完毕,且这四年房市必须保持如2013般的火爆局面,否则,销售周期更加长久。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都不能保证这样的热销局面还能维持多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2014房市深幅调整,东海国际凭其庞大的销售存量及高高在上的价格会否成为首当其冲、率先下跌的领头羊呢?该风险因素不得不防。

家人们,经过上述梳理,东海国际的销售抗性一一呈现,最后结尾,笔者用一句话阐述:东海国际——看上去很美,吃进去烫嘴!

注: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买卖建议,依此决策,风险自负,楼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