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喜欢“福”这个字,过年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要贴个“福”字。 ![]() 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 ![]() 福,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命之中,表现在生活的每个当下。 ![]() “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福”的最原始含义是“向上天祈求”。后来《左传》载,“福,佑也。”意为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 ![]() 《说文解字》中注:“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百顺就是诸事称心如意。 ![]() 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王力先生据音韵考证说:“富、福都是古入声字。富属长入,后来变为去声。古人以富为福,故'富、福’同源。” ![]() 《礼记》里对“福”的解释是“福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遂如意的含义。《尚书·洪范》给出的分析是“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是命不夭折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且受人尊敬 “康宁”是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且宽厚有德 “善终”是一生顺遂且平安终老。 ![]() 古人普遍以“福”“富”互训,表明家富则有福。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精神观念的升华,“福”还演化出很多引申义,如“福”“禄”同义。 对古代中国人来说,一切好人和事就是福。 ![]() 福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存在密切的关联。中国民间对福有独到的认识,这从一些关于福的格言中就可以看出。 无病无痛,健康就是福。 布衣疏食,能食就是福。 茅屋竹篱,安稳就是福。 天伦家和,团聚就是福。 兵戈不扰,太平就是福。 家门清吉,宁静就是福。 书酒花月,领略就是福。 明窗净几,闲逸就是福。 绳床草榻,鼾眠就是福。 ![]() “福”是人们对幸福的一种理解,它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字,但每个人对它的认识都不一样。人们对“福”的认识是一种心境,一种向往,或者说是一个心愿。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盐。时光总是短暂的,早晚我们都会释怀。 ![]() 一个“福”字,早已渗透进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它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更是一种希冀,一种传承。 ![]() 什么是福?其实健康的活着,平静的过着,开心的笑着,适当的忙着,不需要大富大贵,学会知足满足,就很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