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ED 5

 择机而行 2022-02-07

苏联解体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俄边贸曾非常火爆,可惜那时我在读书,没机会亲身经历一下麻布口袋里抓手表、罐头换相机,甚至几十火车皮轻工业产品换图154的过程。但我也有自己的方式:通过《中国摄影报》等杂志的中缝广告,寻点破烂玩意儿捣腾捣腾。

那些年,国内各大摄影杂志都有不同形式的“互通有无”栏目,器材界的贩子们云集其中,和现在的淘宝有异曲同工之妙。几个东北的器材大佬,基本每期都会占据比较可观的版面推销他们的俄罗斯器材(后来改称独联体器材,以下简称独材):基辅88——xxx元,基辅60——XXX……FED5L39口)XXX元。其中,fed5以其极高的故障率和极低的口碑,排在“独材系列”定价的最低端,同时也排在全球可换镜头旁轴(L39徕卡系)定价的最低端。那时没钱,穷则独爱低廉,只要便宜,一切都好办。在长达一两个月的书信往来后,我买入了第一台“独材”,拥有了一生中第一台L39旁轴----fed5

没想到,这一次的错爱,居然让我的维修技术在极短时间内上升了好几个台阶!fed5实在是太烂了!当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拆开它时,才发现,原来国产相机还真算不上最“粗制滥造”。基本全新的fed5,里面锈迹斑斑,大量螺丝松动,不少零配件毛刺多得吓人,连润滑油的涂抹也是那么随意,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布帘快门竟有好多个砂眼。那时没有任何关于苏联器材的维修书籍,唯一一本《苏联器材简介》也只是跑马观花写了一下指标而已。我参考沙占祥老师的相机维修秘籍,居然在几天内把这台破fed5给修好了,从此走上了折腾独材的道路。

Fed5,这台便宜到不敢相信的L39旁轴,用好了还是挺出彩的,53/2.8indusitar61镜头成像风格很有俄罗斯风格,凝重而沉闷,喜欢的人说这是油画风格。机身虽然非常糙,但毕竟是可换镜头的,做个徕卡L39的备用还是可以接受。快门速度也增加了慢门机,大大拓展了适用范围。当然,最关键还是,实在是太太太太便宜了!

后来的多次拍摄中,发现“独材”们其实成像挺不错,比起国产相机好不少,只是机器一般来说都需要做深度保养才能放心使用。

 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头十年,独联体器材在中国的行情一路看涨,虽然超高的故障率很快就使得它们受到用家的唾弃,但便宜的价格却又不断吸引新用户的加入。同时也造就了不少像我这样的维修癖。随着数码的普及,传统相机很快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独材”们仅有的优势——性价比,也渐渐变得毫无意义,二次探底的它们,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

下次再见,或许已是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