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inolta autosemi维修记录

 择机而行 2022-02-07
多年以前的维修记录,整理后发到公众号,供同好参考。




该机是minolta公司1937年推出的一款645的120折叠相机,从各种指标看,应该是当时的高级机型了。
首先,镜头是4片3组的天塞结构,只是没有镀膜;其次,镜头整组调焦,通过移动镜头底板,伸缩皮腔的方式完成;再次,黄斑测距,与调焦联动;最后一项,自动停片!这四项硬指标在当年绝对是顶级设计,就连zeiss的super ikonta都是前组调焦。可以想象,在这台autosemi身上,minolta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期望。

该机是前段时间拣到的一台破烂,本周正好有点空闲,遂解体进行大修。

该机镜头整体说来还算过得去,没有什么霉雾,不过镜片也有老化。快门废了,不能动,测距不正确,卷片不能自动停片,皮腔千疮百孔。
拆下镜头,整个解体,里面大量锈蚀,慢门机和自拍机卡住,快门叶片锈蚀且平面度严重超差。接下来就是重复已经做过数百遍的清洗、除锈、上油、磨合、调校。基本上,镜间快门中稍高级品种,除了compur就是prontor,仅仅是生产厂家不一样,结构都差不多。校正快门叶片变形花了我很多时间,这种表面做了氮化处理的薄片,有一定硬度,又很薄,校平有些麻烦,费了好多功夫也只是勉强平整了一点点。慢门机里面的齿轮也磨损明显,以至于修好后1秒到1/25秒的几档速度都不稳定,有时准确有时混乱。不过毕竟是老古董了,能听听快门响动就行了。

接下来补皮腔漏洞,用电筒挨着每个角落寻找砂眼,然后用双面胶和120胶卷的保护纸补漏,最后用万能胶将皮腔粘到机身上。
现在开始就可以将镜头装上机身了。然后调整测距以及调焦联动,还是老办法:快门开到T门,打开后背用毛玻璃确定镜头无限远,最后调整测距器无限远黄斑重合,一切ok。

拆开卷片系统,原来,计数齿轮与限位卡磨损非常厉害导致不能停片,只能作一些调整,使得在应该停片的时候阻力增大,凭手感停止卷片。

全过程大约3小时,整台机器所有故障全部解决,然后再对内部所有犄角旮旯进行清洗除尘,将取景器所有玻璃面用无水酒精擦拭。机器干净了,取景器也明亮了,整机焕然一新,如果不是因为老旧的皮腔以及金属上下盖的老化痕迹和斑驳的饰皮,绝对没人看得出这是一台80年前的老家伙。
最后,还得给这台机器加工一根皮腔开启按钮,买来就没有原配的。找一根合金材料,上车床车制成刚好可以穿进小孔的尺寸,然后制作2.2mm的螺纹以拧入皮腔锁。

整个维修过程结束。

本着对minolta的热爱,完成一次维修,算是给相机史留下一件纪念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