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DF-3

 择机而行 2022-02-07

虽然对这台长城DF3并不太满意(存在高速快门有遮挡的问题),但我还是很愿意客观地评价它:长城DF——爱好者都买得起的120单反。

 少年时代非常痴迷120单反,总感觉“一支镜头的相机而且俯视取景”才是摄影的最高境界。进口的根本不可能买得起,国产的“东风”倒是常在各种摄影书刊的器材介绍章节出现,但那只是一个神话。剩下的选择,大约就只有长城DF系列了。

事实上,购买第一台长城DF时,我早已玩过许多曾经的梦想机,将其收入囊中,不过是抱着体验的心态,而最终竟能留下一台在手中,也仅仅只是遗忘了它的存在罢。但这并不代表长城DF就毫无拥有的价值,至少在它的时代,也可以算得上一个不太差的选择。

该机由北京照相机厂研制生产,一般认为仿自德国的pilot相机。机身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翻斗快门,由于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机械结构,故快门速度比较受限,包括B门在内仅五个档,而且最高速只有1/200秒。只能俯视取景,没有可换取景器结构,同样,也不具备可换后背。也就是说,该机虽然是120单反,但并不是爱好者通常认为的那种高端单反。幸好,该机可以更换镜头,似乎留住点颜面不至于丢了120单反的脸。然而,北京照相机厂却并没有为它设计制造过90/3.5标头以外的其它镜头,这样一来,该机又显得非常尴尬了。


从工艺来看,长城DF还不错,谈不上精良,但比起不少同时代的国产相机,算比较好的。只是,将快门按钮设计在卷片上弦钮一侧,个人感觉不是很顺手,毛玻璃的亮度以及颗粒度,也略逊于海鸥4A的。取景器后面那个曝光参考表有些实用价值,对于不太能估光的爱好者,多少可以有些提示。

配套镜头采用90mm焦距,感觉离标头远了些,但成像还是不错的。缺点是最大光圈偏小,没有采用整组调焦。该机卡口竟使用39mm螺口,按当年厂家的解释,采用39mm螺口可以兼作放大头,但我认为应该是受限于翻斗快门。

从操作来看,长城DF并不比其它国产普及型120双反复杂。卷片看红窗,分别有6*66*4.5的窗口;单独的上弦钮附带快门速度调节,上方还有一个多次曝光钮;自拍器也是通常的设计。没有高端120单反的功能,自然也没有高端单反的繁琐,简单好用,普通爱好者分分钟就能掌握。

十多年前,我曾用该机拍过一卷彩卷,成像以及色彩出乎我预料,由于多数拍的是家人,在此就只能发两张纯粹试机的片子了。其中一张由于使用了1/200秒,底片明显有遮挡现象,就是文首提到的快门问题,实在没有多少维修的价值,故一直没有去折腾它。

假如,北京照相机厂能在该机的基础上,更换快门,增加广角和中焦镜头,说不定长城DF还真能成为比基辅88还廉价的120单反,不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该机从设计开始就决定了它的一生。当然,有兴趣的朋友倒是可以考虑给它改装点其它镜头,或许还有些把玩的价值。

胶卷:konica centuria 100s

扫描:minolta f3000

自冲自扫,仅供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