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国的相机,破烂是常态,精品是意外。 最早期的一些contax、praktica工艺很不错,但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即使是备受推崇的pentacon 6,也仅仅是因为廉价的缘故。但时不时出现的一些小众机型,却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这,难道真的是Made in DDR? 以前曾经写过的penti II就是其中之一,这次的pentina比起penti II来,似乎有点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细节: 我一向认为,能够经得起微距镜头拍摄的,都是好工艺!pentina的所有细节处理非常到位,不论是金属机加件、冲压件,还是后期表面处理,都可以认为是东德相机中的佼佼者。 由于该机从设计上采用了镜间快门单反结构,使用上比不得镜后幕帘快门方便,但优秀的加工工艺则让它具有了一些艺术性,可把玩价值远高于一些普通的幕帘快门单反。
非瞬时复位反光板也是该机的另一个时代特色,“按下快门后眼前一黑”对于现代的摄影爱好者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那个年代,这是常态。就连镜后快门的单反尚且还没有进化成瞬间复位,指望镜间快门能瞬间从开启状态关闭、然后收起反光板、再次开合快门曝光、然后放下反光板、最后又开启快门取景这一连串无比复杂的动作,显然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除开上述这些时代烙印,该机基本可以说是同时代东德相机的精品了。甚至,随机配备的测光表到现在还能比较精确地工作,实属不易。 或许是追求特色,该机还采用了板砖式设计,将五棱镜屋脊隐藏于机身上盖,同时又将卷片扳手也设计为内藏式,整机因此显得有些大,但外观也更简洁。 随机配搭的标头为carl zeiss tessar50/2.8,该头就不用介绍了,基本是绝大多数东德相机的标配。成像质量可以去看看以往文章里面的实拍。 总的来说,这是一台值得把玩的老式古董玩意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