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江S-201

 择机而行 2022-02-07

有朋友在公号留言问为什么不写写珠江单反,我一时竟有些诧异,我不是写过不少吗!然后仔细一想,似乎确实没有专门写珠江的文章。不论是珠江S-201还是S-207,都仅仅只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其它文章中。好吧,接下来就先聊聊珠江S-201.

如果不将现代化程度纳入评测标准,我认为珠江S-201是当仁不让的国产顶级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根据一些已经公开的资料,珠江S-201的立项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2月。当时的五机部决定,将位于华蓥山的几大光学仪器厂确定为照相机生产基地。我不是业内人士,无法了解五机部做出这一决定的动机。不过,根本原因是很明显的,进入70年代后,三线军工企业军品任务大幅下降,为了给这些企业寻找出路,国家提出了“军转民”的思路。作为专业生产军用光学仪器的企业,转产照相机这类高档民用光学产品,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而从S-201机型设计特点看,其目标客户瞄准的应该就是当时国内的专业用户。毕竟,在计划经济时代,照相机这类产品大多都是以调拨采购作为其最广泛的销售方式,依托兵工系统广泛覆盖的人脉资源,S-201肯定是大有可为的。而珠江S-201量产后大量出现在西南地区的公检法部门、教育科研单位等的事实,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猜测。

定下总体目标后,华蓥山的“国营明光仪器厂”(338厂,后来的珠江光电)开始了珠江S-201的研制生产(事实上,此时还没有“珠江S-201”这个称呼,第一批样机被取名“美多”牌)。“美多”从设计到第一台样机,只花了九个月时间。如此神速,一方面取决于明光厂较为坚实的设计制造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得益于上海照相机厂大公无私的帮助。明光厂在立项生产照相机后,首先盯住的就是当时国内最成熟的海鸥DF,并派员前往上照厂学习。在“社会主义大协作”的背景下,上照厂毫无保留地将所有资料提供给了远在四川的兄弟单位。由于定位专业相机,明光厂并没有全盘照搬海鸥DF,而是在消化吸收海鸥DF核心技术的同时,部分采纳日本尼康大F的设计理念,创造性地推出了国内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可互换取景器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在“美多”样机阶段,整个设计和制作,实际上均是明光厂完成的。全面定型进入批量生产后,才又以“社会主义大协作”的指导精神,将各大部件分享给其它几个光学厂:兴光主要负责压铸、永光主要负责冲压、金光主要负责快门和自拍等、华光负责镜头,同时,明光、金光、永光还负责总装,并在机身号前雕刻M/J/Y字母作为区别。就这样,五大光学仪器厂在明确分工、协同作业的指导方针下,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珠江”相机合作生产。 

写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美多”又是如何变身为“珠江”的呢?这个疑问,牵扯出来的又是一个“大协作”话题了。明光厂试制出“美多”后,肯定不会局限于国内市场,出口创汇的考虑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当时我国商标法还未颁布,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上级主管部门都没有商标意识,但出口是需要国外商标登记的。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大协作”再次登场,接下来就轮到五机部出马了。在会同外贸部等单位进行协商后,最终决定借用广州照相机厂出口商标“珠江”作为明光厂样机的正式名称。珠江S-201从此诞生了。

当然,一帆风顺的进程,往往都会埋下大小不等的地雷。四川“珠江”快速借船出海,最终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是后话了。

历史差不多就这样了,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主角。 

由于脱胎海鸥DF,珠江S-201内部许多结构和海鸥都有非常高的相似度。我拆修过不计其数的这两款相机,感受颇深。快门反光镜箱一体化是它们最大的特点,这种设计方便于分工协作,同时,比起快门安装在机身主体上的机器来,更易于维修。但缺点同样非常明显,一旦装配工艺不达标就可能导致错位,而且稳定性也逊色于后者。


反光板预升这一设计直接源于海鸥DF,对于一般爱好者,这个功能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在专业使用上有它的用武之地。

海鸥DF超大卷片角度这一诟病,也被珠江完全继承了下来。这种让人痛苦的卷片机构,不但在关键时刻贻误战机,而且非常容易因为卷片不到位时释放快门而导致故障。实际上,这种故障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解决,然而,厂家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提及、大部分摄影爱好者也并不明白相机的结构,一阵紧张中慌乱操作,最终造成更大的故障。结果就是,无形中提高了“海鸥”、“珠江”们的故障率。

可换取景器这一国产相机的创举,很显然来自尼康大F。同样,这一功能对普通爱好者没多大用处,但专业领域却是必不可少,比如显微摄影,比如翻拍等。珠江S-201的俯视取景器和眼平取景器做工都还不错,但是机身锁紧方式就有些草率了,只采用了单锁钮,实际使用中比起滑槽方式或者双锁钮来,掉落的几率大了很多。

由于采用了可互换取景器,闪光灯插座被移到了倒片钮一侧,这应该也是源自尼康大F。珠江做了些修改,将尼康的滑槽式连接改为了双插孔,这个无所谓好与坏,但珠江并没有将电源触点设计到双插孔里面,使用闪光灯的时候,用户需要单独插线到机身左侧的X/FP插口,显然不是很方便。其实,这个工艺并不难,我对明光厂当年的设计表示不能理解。

底开盖方式肯定是照搬海鸥DF早期版本的结构。对于珠江S-201,我觉得底开盖非常适用,特别是当倒片钮底座装了闪光灯插座附件的时候。然而,后期的珠江S-201却把这个非常有价值的功能改为了上提倒片钮开启后盖的设计,这样,在安装了闪光灯插座的情况下,想要打开后盖就变得比较麻烦了:必须先取下闪光灯插座才能提起倒片钮打开后盖。这样的倒退,我也一样表示非常不能理解。 

同样不能理解的还有镜头锁紧方式。珠江S-201采用了和海鸥DF一样的minolta auto口方式,但却没有采用它的卡子锁紧方式,而是用尼康大F的锁钮方式取而代之,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所有海鸥或者minolta autoMCMD口镜头在珠江S-201机身上都不能锁紧!因为这些镜头的法兰座上没有珠江S-201需要的锁孔。说得夸张一点,这实际上是重新设计了一种卡口,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爽快地采用minoltaauto口,或者干脆直接上尼康的auto口呢?假如采用后者,销量肯定会大大增加,毕竟,能够用尼康镜头这一优点,在早些年的国产相机中是独一无二的。苏联的基辅19 就因为可以用尼康镜头,而在早些年的中国摄影爱好者中拥有较好的口碑。 

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借鉴尼康大F,珠江S-201整机拥有较好的颜值。虽然局限于制作工艺,机身的各个部位和尼康大F比起差距很大,但和当年的国产单反相比,就显得鹤立鸡群了。特别是整机的黑色镀铬,看上去相当有专业感,长期使用后露出的黄铜本色,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几分沧桑感。

珠江S-201的绝大多数镜头由华光生产,其所有的早期配套镜头都是清一色尼康AUTO口风格:黑色的调焦环、光圈环配搭上银色的景深环和滤镜环。甚至,早期的镜头盖都是全面仿制尼康。除开外形,珠江早期镜头的成像也是很不错的,58/2的标头就不用说了,源自海鸥58/2,算是一代国产名镜;35/2.3广角镜头,国产鲜有的大光圈广角;105/2.5中焦镜头则更是直指尼康著名的105/2.5(该镜头非华光产品,由河南星光出品)。不得不说,华蓥五兄弟在打造专业相机的道路上,走在了当时国内的最前沿。

当然,有一说一,这些镜头从实际使用来看,肯定是比不上尼康镜头的,不论是材料选择还是加工装配都有很大差距。比如,所有镜头因为镀膜工艺,拍摄彩色照片都明显偏色和发干;35/2.3镜头容易起雾;105/2.5哪怕是极少使用的都会有比较明显的脱漆,且机械结构非常容易出问题;80-200/4.5变焦镜头中间组绝大部分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脱胶,等等。

定位专业相机,自然得有一堆专用配件。珠江全系列有很多附件,除开上十支镜头外,珠江还为S-201生产了七种滤色镜,配备了用于近摄的接圈,各型镜头都有相应的遮光罩,而且还有专用的翻拍架提供给专业用户。为满足一些特定用户的需要,还曾经生产过不少专用附件,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

和珠江S-201的缘分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学时代刚开始玩摄影的我,在折腾了父亲的上海4后,直接就用上了yashica fx-3(当年母亲单位配备的工作用机,我偶尔能蹭用一下),但那毕竟是公家的东西。最终,我在初试华蓥AE而不满足后,直接用积攒的零花钱上了珠江S-201,磕磕绊绊几十年,一直留在身边。它不仅为我记录了数以千计的画面,还让我学会了绝大多数的相机维修手艺。我甚至曾经想过为珠江S-201增加TTL测光,然而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根本买不到DIY所需的材料,设想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后来才知道,其实珠江厂也在试图改进S-201,收藏爱好者文龙先生手上就有一台珠江S-205,增加的内测光竟和我当年的想法殊途同归(该机究竟是不是珠江厂搞的技改,目前并没有看到权威的说法)。

再后来,华蓥山五兄弟开启了三线厂回迁的新篇章,原本由明光、永光、金光组装的珠江S-201,也因为广州照相机厂抢注“珠江”商标而不得不改名换姓,成了名不见经传的“明佳Mingca S-201M”、“华西Huaxi S-80”,而改名金都光电的金光仪器厂则停止了S-201的后续生产,只保留了S-207。改名后的这些机型,毫不客气地说,和他们的前辈差了十万八千里,即使和后期质量明显下降的珠江S-201相比,都不可相提并论。

更多的故事,留待下次写珠江S-207的时候再聊吧。珠江镜头的试机片,可以去以往的文章中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