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心事寄梅花 :毛進睿《藝梅集》

 泮溪别馆 2022-02-07


图片

图片

毛進睿,字退思,號復齋,從陳沚齋教授學詩十餘年。曾為寺廟常駐義工,也曾考取道教學院,現就讀於中山大學古文獻所。

图片

图片

梁英陸先生賜書嵌字聯

“萬雪畱香縈藝圃、一生心事寄梅花”

图片

图片

谷卿博士書《藝梅集》卷引首“上方香國”

图片

图片

蒙顯鵬博士書錄《藝梅集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韓禮先生精楷鈔錄藝梅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梁天山先生為治“一生心事寄梅花”印

图片

图片

王翔先生拓邊款、製作印蛻

图片

藝梅集序

余生長江南,素耽山水,淫園林,行涉目虖其間,水雲木石花草煙霏風霜雪月,一一入之流睇,綿邈遐邇;然身心交際,往往愁吒憐嗟,悲懽淹次,髣髴情人。由是纏焉萬萬,芒芒恍忽,而情沿物應者不可勝載。矧余亦土木形骸,則水流花開,漏雨蒼苔,庶幾同塵,豈不幽行為遲耶?惟冬春梅花,余豔殺之,亦絶憐之;是以相期弗盡,遲之又遲。茲花微而麗,馦而闇,矜而清,孤而靜,粹而貞,譬若花中至聖,清高無上,卒諸繠物莫能爭矣。昔人云:“梅,天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議。”信不誣也。然諸眾趣之者要皆皮毛,曷關神情?惟幽人素心者會之。嶺海毛君天姿英發,有文有武,矯矯不羣。殆其性同鱗羽,任天自在,向之所謂“惟性所宅,眞取弗羈”者。嘗自滅迹於城郛,率懷於名山,遊息於琅園,卓有隱操。蓋以梅物相格耳。夫其尤嫺吟哦,聲調辭采清華橫凌,揚芳九坑。今出其懐中一瓣香,以藝梅集示余索敍,玲玲二千餘言粉嘆珠愁,寔薄言情悟,典澤婉引;而情性攸至,香草美人也。故方其託之於梅花之時,朝市身世之榮枯已隱然昭晰於毫端,愷惻離靡,厲於是乎覘之。昔人所謂“婉轉附物,怊悵切情”也。料莫其罄精誠而得俾佳人眷知乎?總延入一段羅浮幽夢。今焉歲暮,梅花又盈枝上矣。歲辛丑嘉平旣望古嬋娟館淡蛾題。

图片

庚寅仲冬蘿崗香雪折梅之約有寄青石散人兼呈吟社諸子

花逢南徼正彌天。紅死紅生謝少年。月下寒妝誰為著,隴頭疏影我尤憐。無言豈被車塵誤,徹骨應知蝶夢蠲。欲共幽人獨來往,萬枝香杳落吟邊。

詠慈薇室主人麥公寫梅

乍放今何夕,小園欲問難。寒棲終揀盡,疏影不曾單。

吟成憶梅有奉吳公泰韓公敦禮王公翔

輦路芳塵暫,凌空又一枝。曉鐘清不禁,微雨探須遲。朱額頻頻點,寒香隱隱知。玉喦何所有,窺夢已多時。

图片吳灝先生畫作

簡寂題拙詠韓公寫梅

牯嶺無梅可報春。援蘿倚磵下寒雲。冰崖囘首瞻霞色,萬朵沖霄自不分。

偕玉衡梅社感舊二首集玉谿句

豈願移根上苑栽。宮中行樂有新梅。如何雪月交光夜,尚自露寒花未開。今日寄來春已老,年華憂共水相催。梧桐莫更翻清露,遮掩春山滯上才。

清光旋透省郎闈。梅雪相兼一萬枝。客散酒醒深夜後,春松秋菊可同時。西園碧樹今誰主,日下繁香不自持。刻意傷春復傷別,非關宋玉有微辭。

探梅蘿崗呈吳公啟

萬雪留香山房主人吳公足下:夫玉綴苔枝,春色江南聊寄;丹凝皓首、寒鳴廼和鈞天。古士君子之自珍,莫甚于梅鶴,亦夫子用舍行藏之教。琴清英云:天下有道,我黻子佩;天下無道,我負子戴。素聞明公伉儷別隱東圃,藝疏幽于小園;屢稅蘿峯,寫乾坤之清氣。其家室相宜、琴瑟靜好,眞移舟拾翠、眷侶神仙,視林處士之獨往固何如哉。復以奕業清貴,家學淵覃,筠清金石,繼趙鴻臚之卅編;香留粉本,擬鄭廣文之三絕。即宿昔問字沚丈齋中、亦夫子亟稱不釋者也。吟社末學諸生,心竊慕焉。然以雲泥位殊,香雪緣慳,世稱揖德,季札魯聘以博聞;門萃多賢,次公潁濱而安隱。幸韓公之紹介,聆謦欬于松居。搴簫抱琴,以盡賓主之歡會;雁行魚貫,暫擾薜蘿之浮閒。一陽來復,即頌臘寧。代叱賤名于尊夫人前。進睿再拜。

图片

 吳泰先生画作

四姑母亭松堂主人偕四弟六弟庾嶺探梅謁張文獻祠故址      

陽侯緣溪早,冰容恐便辭。愧初還邑里,春半已天涯。色霽朝分雪,妝成玉綴陂。長亭孤客過,端拱眾星垂。越鳥穿蘿帶,嶺雲護相祠。冠裳瞻肅在,風度惜賢遲。蔽接甘棠盛,馨銜海燕隨。丹誠金鑒入,白羽翠華知。伊呂今誰繼,訓謨空爾思。歲寒托忠藎,遣祭到殘碑。竹影開猶闔,松聲蕩不衰。咸池大夏曲,清廟生民詩。俎豆尊前代,羹墻復舊基。一流輸蹇諤,再薦豈蘭芝。崇彼夫人祀,況茲百世師。榮枯皆北嚮,此夜盡南枝。

與韓公敦禮、韓公彥伉儷、彭公嘉志伉儷從化流溪河探梅四首

第一風流是此花。七年十度探橫斜。孤山放鶴亭邊月,彭澤耕牛嶺上霞。獨向庾關深雪凍,不辭蘿阜眾人嗟。山妻本自傾城色,偏在蕭然處士家。

流溪野渡即仙槎。午末鶯啼脆轉加。白遜香輸眞作禱,蜂媒蝶使便無涯。不堪成陣圍紅雨,豈願分題護碧紗。砌下苔塵誰墜惜,擷烹珠蕊薦春芽。

官閣雖能動詩興,空山尤可駐鸞車。泠然夢影非邪是,皎若雲痕望已差。自是君身有青骨,何妨此地轉丹砂。返生香豈人間老,傳語分明萼綠華。

山骨幽癯未足誇。寒瓊好去代桑麻。英雄膽釀逡巡酒,富貴根催頃刻花。橘徑丸鮮輕剖蜜,竹田煙冷晚燒畲。癡兒待到溶溶月,禁得潭聲日夜譁。

图片

吳泰先生画作

流溪河探梅與韓瑤溪周古茶

往跡空尋索,薄言登此臺。鳴絃厲雲鳥,拾翠漸荒苔。幽谷月初上,平橋花未開。羅浮舊歸鶴,銜夢隱蒿萊。

十年重過蘿崗探梅玉喦書院修葺一新

花事年年說蘿崗,瑤田十萬難醫俗。傾城撲入蘿峰山,地鐵小巴遠相續。君自小園問綺牕,看官休怪我舌毒。花稀纔被老翁嘲,花盛又遭村嫗辱。晚玉香銷二手煙,疏寒夢斷大媽谷。化纖紗帔粉毛衣,上樹攀條意未足。帽掀烈焰等離燙,履踐春冰揉萼綠。排隊一人影三張,姑嫌不靚婆催促。煤氣罐腰欺幹瘦,雞皮鶴髪與梅僕。清廉還要立牌坊,正氣魂靈相接觸。富貴繇來不得閑,平添政績在興復。物無美惡過為災,著意風流究誰屬。十載看花頭已白,冷光疑氾谿山燭。藏山名士比名花,崔菊坡猶陳獨漉。佳氣忽沈月東上,一生不受燕支贖。玉喦歸去無所有,酒與梅花兩幽獨。

賦得潮塘宮粉八韻與吳公泰韓公敦禮梁公天山同遊

花事欺人老,殿帷生夕涼。嫩寒驚鶴夢,薄酒過潮塘。晴雪還嬌色,新霞有暗香。明明深素服,灼灼盛顔光。低頌逢何遜,輕慵借壽陽。東山聲伎散,蓬島歲華長。窮歴懷三弄,獨幽誦九章。不因人定後,搖落幾廻腸。

壽四姑母亭松堂主人

堂中昆季雁行開。堂下青松手自栽。文酒高情稱上壽,林泉小隱共深杯。江湖山色千尋雪,咫尺鄉心萬樹梅。況是嶺南春不老,歲華長此祝陽回。

姑母曾兩顧我于匡廬、三數攜遊梅關,故有五六句。 

图片

吳泰先生画作

鄉居憶梅

重城咫尺隔天涯。猶為伊人護絳紗。兩鬢飛霜慚嶺雪,一生心事寄梅花。別來不慣思鄉夢,未見何曾感歲華。立盡斜陽望江水,猶隨樹色認寒鴉。

惜寒梅

嶺表歸來,惜寒梅,恐誤月華幽約。欲探橫斜,隔岸孤江夜泊。一年榮謝極哀樂。看南雪,油車翠幕。香凝纖手,碧上蛾眉,素衣京洛。  層樓悄吹綠萼。悵風花滿欄,玉人寂寞。樓外煙波,偶悔芳心付託。離懷蕭索醉來惡。夢未冷,囈詞待削。不消寒盡,相逢衹是,莫待零落。

此調千年僅見《復雅歌詞》無名氏一首,次韻用題意寄梅。

醉紅雲歌

韓子逸泉暫幽棲。我為探梅訪流溪。小園蔬臘遠相攜。尚有嘉橘與健雞。前庭斫木插荊扉。椿花榴房列瓶几。後塘籠罟獲鮮肥。天凍荷枯見釣磯。鳥啄青果輕高枝。貍奴時過深潭窺。寫經猶待陳子來。為食香肉薦螺盃。今歲荔支賤如泥。一樹千斤滿路畦。紅雲十里嚮人垂。素手擘來下丹梯。覆以翠葉如山堆。啖不可窮乃為醯。村釀清醪氣類差。沽其尤者與果齊。欲觀渾化壓冰飴。玉露昏黃斛珠疲。南中花木冬尤奇。感慨星霜一歲移。搴簫執壺近芳姿。不能無酒可無詩。醉倒掬月色于池。橫斜相歡恰此時。以酒頮面人莫嗤。瓊英猛嗅以忘飢。恨與名花相見遲。痛飲方期不負之。

图片

先生画作

集外詩

口佔報種梅道人時與韓公周女史赴梅探宋本

仙城已別十年春。京洛蕭蕭衣上塵。依舊梅花為勝友,早知明月是前身。上方香國經過徧,從化流溪意態陳。尚有潮塘宮粉在,不辭琴劍遠相親。

生罕為六言梁公直甫賜刻佳玞佔此以報清哂

宿世功兼力到,一時心手俱忘。名花此際酬對,風雨合離神光。

辛丑東坡生日謁梁南田詩丈

嗟哉九十叟,幼學記仍強。難偶風雲會,競傳梅雪妝。興隆街外寺,關帝廟前航。獻壽錫難老,何須歸故鄉。

丈言及壽陽梅妝、雲龍風虎等《幼學瓊林》成語,均隨口誦之,則八十年前所讀之書也。又言及幼日居處毗鄰大鑒禪寺、得接虛雲老和尚事,及寺旁地藏廟、西河橋頭關帝廟,今均不存矣。

四姑母仙逝有憶

名花開謝三千歲,煙雨歸來十萬松。已報清鐘驚曉夜,更隨野水動吟筇。甘泉旨酒應難老,劍膽琴心不再逢。湞峽沖霄一鶴去,鳴陰靡爵兩無蹤。

图片

瓣香千載

——探梅十五年記

分明賞花,卻用一個探字,強調了梅的孤傲出塵、不同凡格,衹有人不辭勞遠探花、而絕無花主動親人之理。

記憶中第一次探梅是在零八年的冬天,隨四姑母前往家鄉附近梅關,登庾嶺絕頂,下瞰諸峰,萬木號凍,天地一白,唯有寒香怒發,手中鐵笛吹裂。

返穗便留意蘿崗香雪這一名區,詞兄張道旻(元昊)卜宅稍近,得以再三偕訪。其時香雪文化節恢復伊始,尚無地鐵線路,清早出門,也須多次轉車,日中方能抵達。各種土產小喫,就擺在梅田花樹之下道路兩旁,玉岩書院的室廬匾額仍是數百年塵封模樣,一個個燦如列星的名字赫然在目:張南山(維屏)、陳東塾(澧)、沈伯眉(世良)、石星巢(德芬)、盛季瑩(景璇)、黃穆甫(士陵)……學海山堂在此尚存一瓣心香。

图片

图片玉巖書院山門

图片

陳澧聯語

图片

張維屛聯語

图片

石德芬匾額

中間我個人或與道旻兄多次帶過一個詩社的什麼人去探梅,可惜這些人來時不專心看花,衹顧有一句沒一句地調笑,回去卻一句半句都寫不出來,就連附庸風雅喝點黃酒也很勉強,倒不如武協那幫在花樹下一路打牌、喝多就睡的哥們來得眞性情,逐漸成了梅花與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蘿崗的花分為果梅、花梅兩類,果梅以白梅、綠萼梅為主,花梅以硃砂梅、潮塘宮粉為主,後者的花期要晚半個月,種植區域也更深入,因此需要二探、三探纔看得上。探不僅有遠道而來的空間意味,也包含了因物候影響花期所帶來不確定的時間因素。來得早了,梅英疏淡,綴玉星稀;來得遲了,空枝結子,墜粉零香。梅花並不喜歡人氣,往往開在遠離城市的山野林泉,纔不管誰看不看她,衹有人等花,從無花等人;衹有人殷勤探花,從無花著意逢人。萬雪留香,三五知己坐于花下,烹茶飲酒、撫琴詠詩,並無雅俗之分,衹須記得莫靠太近,儘可能少打擾花,就是懂了梅的一半脾性。最煞風景一種,莫過於為留一二美照轉頭炫人,不惜攀枝搖幹,唐突清友,以徐娘半老之容,與全盛名花爭艷。尋常花木,皆以複瓣勝于單瓣、穠麗勝于清淺,梅則不然,名為花之至清,愛梅人眼中便是天下至艷,所謂淡極始知花更艷,尋常白梅即足以令人流連竟日,粵中名品潮塘宮粉亦不過素地中掠過一抹嬌顏,就如她的氣息,湊近猛嗅但覺清泠,無心處則暗香撲鼻,前味清苦,中味幽酸,後味熟甜,直達臟腑,自是另一種濃烈沉摯,決非寡淡二字可以了結。

图片

蘿崗白梅 吳泰先生攝影

蘿崗本山的儒英地主是香雪山人吳公(泰)伉儷,怹的萬雪留香山房離這不遠,家中藝有松竹梅蘭多本,一到臘月,我與亹廬韓公(敦禮)、直甫梁公(天山)、免胄堂王公(翔)不免花癮大動,前來叨擾。怹的尊人吳子玉丈(灝)不僅為筠清(吳榮光)裔孫,畫壇大家丁叔旦(衍庸)、謝壮暮(稚柳)門人,亦曾師從容頌齋、朱庸齋二位祖師,與陳沚齋夫子有同硯之誼,夫子曾囑我問學于怹。怹為人風趣幽默,熟悉嶺南藝文掌故,我曾戲稱怹是“多情最是吳香雪,探了家花探野花”。作為職業畫人,吳公在家中各處小圃徧藝芳菲,供其寫生,可謂愛花如命,然渠之至愛仍屬清友,每歲不辭三探五探,大攝特攝。不熟悉怹的人頗以為道風高峻、吉人辭寡,實則愛梅人皆不免得梅之清,其香則暗,其影則疏,菊之隱逸、蓮之君子兼而有之。

玉岩書院作為嶺南為數不多始建於宋代的書院,處於夏擘丹荔、冬探素梅的蘿峰山中,自一四年開始封閉營繕,至一九年始煥然重啟,所有的樑柱牌匾均重新上漆,屋瓦灰塑也修葺一新。

期間我在匡廬隱修,家山處處清幽,唯獨未見梅花,不免微有屈子《離騷》之憾。歸穗又經不住社盟之誼,組織了一次二三十人的玉岩花事,吳、韓二公款以至誠,我卻總算明白了探梅萬不可成群結隊的人生哲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梅州宋本古樹潮塘宮粉  余利輝先生攝影

在韓公的提議下,我們又找到了更僻靜的所在——廣州北郊從化流溪河溪頭村。韓公出身西關中醫世家,明陰陽、曉方術,主理家族漢方品牌“紹康公”,自幼好書畫,揮毫不輟,在匡廬時曾驅車前來越冬同修,故彼此每以師兄相稱。偕行的還有琴人周玲女史,出身嶺南琴學世家,先後主持佛山古茶琴社、同濟琴館,琴風古雅清剛,下指每有風雷鼓盪之氣。我們決定改游擊戰為陣地戰,在花樹下設坐具,煮流泉,盤桓嘯詠,以竟晨夕。期間韓師兄季弟韓醫師(敦彥)、友人講古佬彭嘉志亦乘興偕往。左近公園乃車輪輻輳的賞花勝地,我們避其鋒芒、鬧中取靜,在村口道旁徧藝白梅的山頭獨享萬雪留香。或分工合作,取水淘米,煮食臘味;或不交一言,撫琴覓句;或擷寒蕾烹茶,肝膽俱清。梅花猶如讀書人一般,不需要太多的關注,得天之時、地之氣,凌寒盛發,迥異眾卉。此花雖不解語,卻能印心,樹下靜坐半日,足銷一年塵累。再下山時,胸中頓生新年面對世道人心的勇氣。

廣府梅區除了蘿崗香雪、從化流溪河,第三處規模較大的當數白雲山梅花谷,景致可稱不俗,令人流連不忍去,曾偕通備師弟張君是堯過訪。零星可見的,還有漱珠崗純陽觀梅社、鄧世昌祠幾處,居處市廛之中,人氣太濁,往往葉盛花稀。

還鄉另一次隨四姑母探梅庾嶺,沒有登頂,衹在張文獻祠故址小憩。零二年沚齋夫子以顏體書曲江《開大庾嶺路記》巨碑力倡修復,惜乎所託非人,至今衹見舊礎殘垣,寒英照鬢而已。

辛丑歲末物候不齊,乍寒還暖,溪頭村的白梅臘月十五即開謝,韓師兄與我撲了個空,遂攜家母寄自小園的臘味蔬饌,及前日與醫師陳(捷)博士飲賸之師兄自釀醉紅雲荔枝酒,同友人王律師(偉浩),在流溪河下游公園露營篝火,花不好而月能圓,亦是快事。所幸失之桑榆收之東隅,蘿崗的潮塘宮粉下旬即無樹不花,為十餘年之最盛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梅州宋本古樹潮塘宮粉  韓禮先生攝影

因蒙琴人林與園(星)兄見示梅州潮塘宮粉宋本古樹,遂起心動念,與韓師兄、周女史乘近四小時火車抵梅,在去人境廬不遠的湖濱旅舍歇腳,次日早晨好話說盡,求一名網約車司機駕駛十幾公里的山路來到潮塘村,這株植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的千年古樹赫然在目。明季嶺南名士鄺海雪(露)曾言曰:“羅浮古梅有數千年者,昔吾嘗以花時徘徊其下,俄而風至,花片紛然落,遂葬予深二三丈,予力排疾踴,二十里然後能伸腰,三十里然後能出項,一落花之狼藉也,而予從此口鼻腹俱清芬。”噫!今人皆以鄺子之言為滑稽,觀此千年宋本,竟非虛語。

周女史與我本有琴劍之約,願以《梅花三弄》琴曲、通備綈袍劍法酬對花神,惜乎茲山為賈人圈作別墅,形同工地,較之花下曬裈更煞風景,現場一試,不惟收音不便,且全景畫面雜物太多,故請周女史以攜去之潮州開元寺藏經閣材斫製小蕉葉于靜室重錄,所用音頻至十數過方愜意,去取之嚴,令人肅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梅州宋本古樹潮塘宮 余利輝先生攝影

初蒙韓師兄謬賞,自拙集中鈔錄歷年詠梅詩文一十九首,精楷寫成一卷;又請任職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社盟谷兄(卿)博士賜書引首“上方香國”四字,他號種梅道人,此題非他不辦。此行俱攜去登獻于花樹之下,以報花神之厚德,用感平生之清福。

古樹地處荒山野嶺,罕有轍跡,幸蒙至此寫生的賴、黃(赖冬梅、黄雪婉)二位女史驅車山下,三人纔得以及時返程,賴女史做東,不僅點了一桌子喫不完的菜,還相邀去她在嘉應大學的畫室小坐。客家人的熱忱俠義令人感激不已,梅友間的默契相知則無需多言。

图片

图片

 梅州宋本古樹潮塘宮粉 韓禮先生攝影

歸來,請梁公直甫為治“一生心事寄梅花”印,梁公是職業流行音樂人,卻古學淵茂,為順德印社中人,平生無他好,惟好飲酒,醉則潑墨作古籀滿紙,或揮鐵筆刊石,劍氣縱橫。又倩免胄王公傳拓邊款、製作印蛻,王公曾受家屬之託,手制頌齋祖師自用印譜分藏海內文博機構,傳神寫照,堪稱合璧。梁公酒醒,又作風格迥異同題印三方,諸公仍以第一方為最不能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梁天山先生治同題印“一生心事寄梅花”

鄉賢梁丈南田(英陸),蒙許忘年,賜書“萬雪留香縈藝圃、一生心事寄梅花”嵌字聯誌賀,以粉、白二紙書之數過,嘉許備至。

图片

梁英陸先生書嵌字聯,以粉、白二紙書之數過

图片

图片

復原宋紙

淡蛾女史,癖梅之至,今得其序,無負名花。師兄蒙公(顯鵬)博士,任教廣西師範大學,書風清永,數易紙筆,小字行書為錄女史序文,以致年前歸鄉猶為此事所擾,嫂夫人問及襪子要帶兩雙還是三雙,答曰皆可,書梅答襪,留茲一段喜神佳話。

也齋師兄李公(金亮)與睿函丈,沚齋夫子誨以詠梅當有警句方堪傳佈,又指“長歌懷故劍,壯氣滿蒿萊”一結有唱大喉之弊,睿從而更之。以十五年探梅之頻,僅得一十九首,誠心知其難矣。韓師兄又欲黽勉鍾尉、更書一卷,睿壯其志,復愧多擾,請不鳴室主人方兄(驥鴻)手製復原砑花宋箋數紙,與四家、道君當日所用無別,紙墨精良,人生一樂,料吾兄不以為苦也。

图片

图片

撿拾的梅州宋本古樹潮塘宮粉花瓣用製乾梅花

探梅所攜歸吹墮護網之落英,睿倩集中傳主某某居士連夜製作乾花,分送諸君子,憶昔東坡得“此心安處是吾鄉”句時,此嶺梅已植七十六年,蘿崗、從化今日新株俱不能及,況瓣香于千載之下哉。雪飛炎海,無上清涼,以平等心觀之,不惟無雅俗、無人我,亦無有寒暑枯榮、彭殤壽夭。千年的風雨離合、人世悲歡,不過古梅一欠伸而已。二三子今日之心香,他年又將為誰所瓣哉。

图片

图片

沚齋夫子賜書跋卷引首 

獻給我的四姑母毛玉亭女士(1966-2022),願她在詩與愛的國度喜樂安寧。

毛進睿:復齋近稿

毛進睿:庚子偷生集

嶺海風華 :毛進睿 復齋詩鈔

不平心集  | 毛進睿

图片

毛玉亭女士(左),時就讀于韶關大學中文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