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孟溪ProbeT连山 2022-02-07
——吴大澂永州打卡记
刊发日期:2022-01-08 语音阅读:

◇洋中鱼

打卡时间:光绪十九年(1893年)

打卡地点:浯溪、朝阳岩

吴大澂像(资料图片)

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大澂《峿台铭有敘》拓片.jpg

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大澂《峿台铭有敘》拓片

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大澄《偕光缉甫太守熙同游朝阳岩,和山谷老人诗韵》拓片.jpg

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大澄《偕光缉甫太守熙同游朝阳岩,和山谷老人诗韵》拓片

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大澂《雨中游浯溪读〈中中兴颂〉次山谷诗韵》拓片.jpg

清光绪十九年(1893)吴大澂《雨中游浯溪读〈中中兴颂〉次山谷诗韵》拓片

有一段时间,我从零陵的朝阳岩到祁阳的浯溪,再从浯溪返回到朝阳岩,一直在追寻一个人的足迹。尽管百余年来人们的足迹反复叠加与交错,但我依然能从众多叠加而紊乱的足迹里看到他在永州之野来来往往的清晰脉络。

我试图走近他,可他却有意避让,让我感到有一段距离无法企及;我试图放弃他,而他又悄然而至,让我感觉放弃写他未免太可惜。

于我而言,他是一个若即若离、难以琢磨的人;于历史而言,他又是一个饱受争议、褒贬不一的人。

此人名叫吴大澂,来永州巡察之际,在湖南巡抚上任。

在我看来,他算是一个颇为优秀的政治家,治理地方颇有建树;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书画家,书法跟绘画别具一格;但肯定称不上军事家,对日一战让他的人生光环尽散,最后黯然收场。

要全面了解吴大澂很不易,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史稿》共计四十八本,堆在桌面如同一座小山。我短时间内无法阅读完毕,只能捡那些跟他有关的内容来阅读。

然而,《清史稿·吴大澂传》对他最后的盖棺定论如下:

论曰:河患日棘,而河臣但岁庆安澜,即为奇绩,久未闻统全局而防永患,求治难矣。鹤年以善治河称,文彬论治河改运口,复淮流,亦颇有识。道镕剔河工积弊,务节减,振祎督工严,尽革中饱,尤以勤廉者,皆足收一时之效,然徒治标,非治本计也。大澂治河有名,而好言兵,才气自喜,卒以虚憍败,惜哉!

读到这个定论,我为吴大澂感到有些遗憾,甚至在质疑:撰写者既然看见了吴大澂治理黄河的背影,为何没有他治理中俄边境的背影?还有他面对葡萄牙侵略者从澳门入侵香山县时的抗争?

如果让我们借助岁月之慧眼,透过历史的罅隙,还原吴大澂六十八年的风雨人生,不难发现,他的一生,其实就是风云巨变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是颇有建树的一生,也是功亏一篑、抱憾而终的一生。

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月十一日,一声新生婴儿的啼哭从苏州城内双林巷某老宅传出,吴大澂就出生在这个破落的家庭。他的父亲吴立纲,是一个国学生。因家道中落,只好弃儒从商,但依然爱读,特别擅长历算。他的母亲韩氏,为著名金石学家韩崇之女。韩崇出身于吴中望族,官虽做得不大,但归隐后被推选为郡中乡绅代表,颇具威望,著有《宝铁斋金石跋尾》《江左石刻文编》等。他钻研金石的基因由其女传承给了吴大澂,使之成为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

没有人记载吴大澂儿时的相貌与性格,但他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天性聪颖”的好印象。

吴大澂原名吴大淳,其成长之路大致是这样的:六岁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十二岁就读完《五经》;十四岁开始习画,曾经临摹过多种宋元名迹,一生作画颇多;咸丰元年(1851年)十七岁时入泮,成为学生;咸丰二年(1852年)中秀才入吴县县学,随后赴金陵参加乡试,未中,内心颇为失落;咸丰十年(1860年)吴大澂为了避难,由周庄辗转到上海,又至海门,尝尽世道艰辛;同治四年(1865年)在山长俞樾治学,并肄业于苏州紫阳书院;同治七年(1868年)三十四岁时中进士,从此踏上康庄大道,仕途颇为顺利。

这期间有三件事值得记录:一是乡试未中情绪低落时,偶遇书法家陈奂,得其青睐,成为其入室弟子。在陈奂指导下,吴大澂开始学习段玉裁所注的《说文解字》,书艺精进;二是咸丰八年(1858年)与周闲、山阴包栋等人结社于虎丘白公祠,相互切磋,画艺精进;三是同治二年(1863年)为避讳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名号而改名吴大澂。

吴大澂一生出任外官多年,虽多地任职,但一直恪尽厥职,忠心耿耿,力行敬业,其才干和敬业精神得到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翁同龢等朝廷重臣的赏识。如果不是甲午战争的爆发,他的人生应该是有一个完美结局的。

很多时候,他像一个好用的棋子,被朝廷挪来挪去:授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曾多次赴吉林屯边、练兵、勘界。1887年后任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澂主动奏带兵抗击敌人,次年兵败,被革职留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月,一个寒意逼人的日子,心情郁闷的吴大澂辞世,时年68岁。蛰居虞山的翁同龢得知吴大澂去世的消息后,特遣人送去挽联:

文武兼资,南海北海;

汉宋一贯,经师人师。

横批:一卧沧江

我不是史官,但对历史颇感兴趣。在我看来,吴大澂为官期间值得点赞的有五件大事:

一是在任翰林院编修和陕甘学政期间,他见同治皇帝举行大婚,典礼隆缛,于是上疏请裁减繁费。一个大臣敢对皇帝的婚礼指三道四,要求减少浪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跟胆量啊!不仅如此,他还以“时事艰难”为由,上疏朝廷请求停修圆明园,因此触怒老佛爷慈禧太后而遭“严谴”。

如果不是对朝廷忠心,谁会像他一样不识时务而“傻”到这个地步?

二是从光绪六年(1880年)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吴大澂两度受命钦派吉林、五次前往珲春巡察,成为开发东北的先驱。他看到珲春地区人烟稀少、经济凋敝、交通闭塞,便上奏光绪帝开启边禁。他设“劝农所”,划出一块“特区”,招民垦殖,是他使得山东移民开垦戍边,给了他们生路并让他们子孙世代相传;他还引发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移民潮,数百万河北、山东贫苦百姓闯过山海关进入关东到现今的东北三省和内蒙东北部开荒种地,开发东北,开发北大荒,释放了黑土地巨大的潜力。

三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黄河在郑州决口,吴大澂临危受命,治河水患。他像当年的大禹那样,夙夜在公,“至则躬驻工次,日夜督催”。由于措施得当,不仅让大坝很快合龙,而且花费比预期还少。光绪皇帝见他能干,于是降旨给他升职并赐赏头品顶戴,成就人生辉煌。

四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完全劣势的情况下,吴大澂与沙俄苦苦谈判五个月,据理力争,最后迫使对方归还非法侵占我黑顶子一地,重立“土”字界碑,并为中国人争得了在图们江的航行权。他还在长岭子中俄交界处添立铜柱,高达4米多,直径1米多,镌刻着他自撰自书的铮铮誓言:“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光绪十三年(1887年),他调任广东巡抚,又同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的侵略活动作斗争。其爱国之心,坚如磐石!

五是1895年甲午战争时,作为主战派之一的吴大澂不仅立场坚定,而且带领湘军冲锋在前。无奈与日作战的派系部队有好几支,各派系将领互不团结,对他的指令阳奉阴违,结果湘军大败,他也由此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为生计所迫,他晚年收费授徒,变卖个人所藏字画、碑帖、古铜器以补日用,最后郁郁而终。

回顾吴大澂前后反差极大的一生,让我感到五味俱全:尊他,敬他,赞他,怜他,惜他。

尊他,是因为他身为朝廷一品命官,一生辗转多地、勤政自勉;敬他,是因为他革故鼎新、心系百姓,治理黄河、巩固边境颇有建树;赞他,是因为他两度受命钦派吉林、五次前往珲春巡察,与俄国勘定边界时据理力争、寸土不让,堪称爱国贤臣之典范;怜他,是因为他在指挥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对日作战时众将离心离德,让他一败涂地;惜他,是因为他战败后被撤去其帮办军务职,交部议处;旋革职留任,寻命开缺。

光绪十八年(1892年),五十八岁的吴大澂补授湖南巡抚。

在湘期间,吴大澂四处调研,操练湘军,为湖南做了不少好事:设课吏馆,以课属员;设求贤馆,以招致高才生;设蚕桑局,以兴民利;设保节堂、百善堂,以惠养穷黎……

也就是在他出任湖南巡抚的第二年,巡视湘南,正式打卡永州。

永州是湖南石刻荟萃地,特别是唐代道州刺史元结开辟的阳华岩、朝阳岩和浯溪,到了吴大澂所生活的年代,均已成为著名的碑林。

作为一个长期沉湎于金石的学者型官员和书画家,吴大澂在巡察永州时,特意谒访了朝阳岩和浯溪两处摩崖石刻,并效仿前人,赋诗刻石。

当吴大澂在永州知府光熙的陪同下来到零陵潇水西岸的朝阳岩时,所见的是一番颇为新颖的景象。因为三十二年前(咸丰十一年暨1861年),时任知府杨翰曾对包括朝阳岩在内的永州众多文物古迹修葺一新。在朝阳岩,杨翰不仅修建了篆石亭,补刻柳宗元“八愚”,还请书法家邓守之篆书唐代诗人元结《朝阳岩铭》及《朝阳岩诗》。同治三年(1864年),杨翰还重刻黄庭坚《游朝阳岩》诗,其好友何绍基也应邀留下了石刻,这让吴大澂心情十分舒畅。

黄庭坚是吴大澂心中的偶像,见到自己喜欢的摩崖石刻,吴大澂心花怒放。在光熙的撺掇下,他也很想在石壁上刻几方, 但想到对前人尤其书法名家的敬畏,他还是选择用黄庭坚的原韵写了一首诗,交给光熙。光熙随后叫人将它刻碑:

偕光緝甫太守熙同遊朝陽巖,和山谷老人詩韻

寺門對朝旭,短牆比及肩。西亭有遺址,不知圮何年。

次山銘安在,柳詩亦不傳。两崖夾洞口,惟聞水濺濺。

名山有興廢,荒蕪如故園。披襟坐苔石,燃竹生茶煙。

仰瞻山谷像,好事工補鐫。我有東國紙,索之邱與袁。

作圖寫真趣,愛此流香泉。石淙出羣玉,满谷聲潺湲。

美哉賢太守,屬尉多神僊。送我瀟湘浦,琴鶴宜同船。

光緒十九年癸巳夏四月,撫湘使者吴大澂題。

诗刻为活碑,今在朝阳岩上洞篆石亭里,楷书。钤印“吴大澂印”“愙斋”二枚。从这首诗歌里,可以看出吴大澂似乎没有找到杨翰补刻的柳宗元“八愚”诗刻,而是对着黄庭坚的画像和岩洞里的溪流发出了一番感慨。

即便时间过去了将近一百三十年,当我追寻吴大澂的足迹来到朝阳岩时,似乎看见了他在此仔细寻觅、尽情欣赏的背影,也看见了他脸上的复杂表情。

祁阳的浯溪因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大唐中兴颂》而驰名中外,自唐以降,来此寻访者甚多。吴大澂来到浯溪是一个小雨天,亲手抚摸赫赫有名的《大唐中兴颂》和元结“浯溪三铭”,别有一番感受。在寒风细雨中抬头看见黄庭坚留下的石刻,吴大澂有感而发,用行楷写下一首诗:

雨中游浯溪讀中興頌次山谷詩韻

瀟湘奇氣鍾浯溪,次山文字魯公碑。

我喜涪翁詩律勁,石欄坐對雨絲絲。

唐祚中衰寇患起,太息朔方無健兒。

六龍遠去蜀江西,鸞凰紛紛枳棘棲。

靈武即位上皇復,歌功勒石臣能爲。

作者文雄書者健,忠清亮直皆吾師。

若以墨本供摩刻,徒資文士霜毫揮。

古今循吏爲君國,身與磬石關安危。

杜老書名吾未睹,千秋猶誦《舂陵》詩。

元祐殘碑未磨滅,籲嗟黨禍起文詞。

宜州謫所去不遠,清遊時有高僧隨。

两碑讀罷一慨歎,蒼崖日暮啼猿悲。

撫湘使者吴大澂。

也许是天气影响了心情,吴大澂于心不甘。他因阅兵在永州待了两三个月,几次来浯溪,除了拓片,就是欣赏,感觉自己跟当年的元结一样,也喜欢上了这浯溪,因此沿用元结浯溪“三铭”之题,用篆书作《浯溪铭》《峿台铭》《痦亭铭》,被后人称作“小三铭”。

痛心的是,他的《痦亭铭》被后人破坏,现仅残存局部。其《浯溪銘有敘》内容如下:

浯溪銘有敘

浯溪發源於雙井,至祁陽縣南五里入湘,本無名也,名之自次山始。餘閲武至永州,過

瀟水之上,訪柳子厚所居之愚溪,無一歇息之所,亭、池、邱、島,眇不可追。獨浯溪石刻,

至今無恙,有亭有臺,可登可眺。顧而樂之,乃爲銘曰:

永州名跡,愚溪浯溪。浯溪之石,元公所題。

石有時泐,臺有時圮。萬古常流,涓涓此水。

涓涓不竭,匯湘入江。導源雙井,絶壁飛淙。

行者驚奇,遊者心愛。愛公篆銘,一銘而再。

撫湘使者吴大澂,光緒十有九年夏四月。

吴大澂砸这篇铭并叙里,不仅介绍了浯溪的发源,还讲述了自己因为阅读来永州,慕名到愚溪寻访柳宗元“八愚”遗址不遇,而来到浯溪之后,却惊讶于《大唐中兴颂》的完美保存,因而有感作铭。

《峿台铭有叙》内容如下:

峿臺銘有敘

撫湘使者吴大澂字愙齋撰書。

湘江之水自南而北流,衡山之脈自北而南迤。奇峰怪石錯立於湘濱,若熊羆,若虎豹,若麟,若獅,若古柏之皮裂而莽纏。可驚可愕,可圖可詠。舟行三百里,不可殫述,峿臺其最著也。遠而望之,嶘巖峻嶻,如斧削成。右江左溪,隱相廻抱。古木陰森,松竹相間,環翠聳青,幔巖塞竇,巒壑清幽之致,或爲所掩。臺據其巔,乃次山之舊址也。地以人傳,茲山之幸矣。魯公書《中興頌》刻於崖壁,後有山谷詩刻。次山之銘去臺後百餘步,字多完好,無風雨剝蝕之難。余撫是邦,有愧前賢,惟於篆籀古文習之有年,銘而刻之,以志嚮往。

銘曰:

園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勝,天下公之。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大賢已往,民有去思。

思其居處,思其文辭。次山私之,誰曰不宜?

光緒癸巳夏五月。樂炳元刻。

此铭并叙详细介绍了浯溪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胜,其铭字字珠玑,振聋发聩,特别是“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八字,既是他对元结的赞美,也成为后人的精神价值取向和潇湘文脉的特殊符号。

在清代的书法史上,吴大澂的大篆独树一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早期的篆书作品无论在结体和章法,还是笔法和笔意上,都以邓石如的篆书为基础。后来结识邓石如的弟子吴让之,学习其小篆,作品结体纤长,线条的转折多以圆为主,方折少之,光洁圆润。

与此同时,吴大澂还与富有盛名的书法家杨沂孙结缘,他将对方书体势纵长变方,方折和圆折并用,笔画纤细而柔美的风格特点运用到自己的篆书创作之中,并借鉴自己收藏的大量青铜器铭文和其他各种出土文字的拓片,结合自己多年研究文字学的经验,创造出古雅清穆的大篆书风,作品结体紧凑、书风庄重朴茂、笔法圆润厚重、章法极为整饬,且呈现遒丽高古之态。

吴大澂在浯溪碑林留下的“小三铭”作品,堪称清代书法经典之作,采用大小篆书参写,以小篆为主的篆法,风格酷似临摹秦铜权之风,结体挺拔修长,上密下疏;笔法多以圆笔为主,带有金石之气; 章法行列整饬、工整不苟、遒丽有致,对后世影响颇大,这是他留给永州的文化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