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摘录(8)科技教育不能忽视科学精神的弘扬

 山川世界 2022-02-07

无论社会进步发展与落后停滞,追求物质还是享受自由,还是需要有一点儿精神的,让自己活的快乐而有价值,那怕家徒四壁凝视奖状的老人,他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的精神需求退居其后,提倡弘扬精神的正面主动、积极向上、光明美好、勇敢奉献、创新发展等的一种能量被忽视,那将会带给国家怎样的未来和发展呢?教育如果忽视此种正能量内容,国家未来的青少年将会成为怎样接班人呢?

一、弘扬科学精神的需求分析

科学精神的弘扬不能忽视的原因与社会和个人需求有关,更与国家《科普法》和科技教育目的相关。

1、社会与受众,尤其青少年教育的需要

“最美老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校长”杨建一、“最美新娘”李成环等的事迹在国引起很大的轰动,追其原因有两层,第一是主流媒体与政府所弘扬的社会环境开始惊醒,因为在强调物质的社会环境下还是需要有精神营养的存在,包括社会道德、个人信仰的精神滋养环境;第二是百姓在如今社会道德资源的缺失或人文精神“暗淡无光”背景下所表达出来的饥渴企盼。同样,科学领域中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向青少年传递正面向上正能量的条件。

2、解决《科普法》与科技教育现状的需要

从《科普法》中可以明白科技教育组织和科普工作者肩负弘扬科学精神的职责和义务“本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明确定性科普“四科”内容之一的要求。然而,据目前现状分析,科技教育在广泛强调知识与技术的环境里,往往忽视了“弘扬科学精神”内容。在现有的科普基地中,有关知识与技术的展品展区丰富多彩,而弘扬科学精神的只会用某人的形象造一雕塑或图片成为一种点缀而已,讲解员解说趣事逸事花边新闻成为自己的亮点,而科学精神在人物、事件、历史和事物中的作用与意义常常难以启齿被忽略,甚至会被嘲笑与弯曲。在学校,学生们定义的科技也纯粹是实验、动手等一种能力或知识,科学精神的内容可能会从思想道德课中逆向输入。为此,提出在科学知识与技术教育的同时给受教育者多一点正能量的东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不容忽视的工作要点。

二、科学精神定义与内容分析

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科学普及内容中提及的“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就是科学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包含着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具有一致性的。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也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一般认为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蔡德诚教授把科学精神归纳为“六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科学精神是实现和坚持科学观念的勇气、心理和气质。科学精神一般包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等普遍共性的内容,也可以从各行各业自身领域产生个性的特殊的精神内容,就如航空航天领域来说就是其自有的科学精神内容:“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提倡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冯如“航空强国”与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包括“爱国爱乡、敢为人先、崇尚科学、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精神。

三、弘扬科学精神的案例

2012年全国科技周活动中,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与中国航空学会、上海市航空学会一起组织了一场有精神弘扬意义的讲座,笔者在交通大学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起聆听了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主任、歼-10总指挥,刘高倬的励志报告“我的航空路”之后,就有一股强烈的感受和体会,在艰苦时期为国争光的思想激励这一代人,也应该在物质经济发展时期继续激励青少年有着“航空强国”的信念和精神,至少要讲点理想、学点刻苦、讲点艰苦、会点开拓、行点高尚。刘高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毕业后,理想要当飞行员,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合格,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却成为了兵工厂厨房里的一名伙夫,没有应用到他所学的专业和技术,但他干得踏实努力,有了另外的收获。他熟悉了基层的工作和生活,了解到实际的情况和问题,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这对于他一个刚出校门学生的性格培养,作风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高倬研究直升机的同时也成为“直升机式”的高层管理人员,由设计员先后担任设计室主任、厂设计所副所长、所长、厂副总工程师等职。然而他始终对自己的权利进行约法三章:一、要时刻装着全局;二、处理问题要出于公心;三、严于律己,不谋私利,时刻记住是人民的公仆。

1997年,刘高倬担任歼-10飞机工程研制型号总指挥,发出了号召:人生能有几回搏!一代代航空人埋头苦干,奋斗不息,能有几人有幸把新机型送上天?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冰山也是金山,这是时代和祖国给予我们的重托与厚望,我们要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理念和精神,完成这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

-10飞机是迄今为止我国航空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协作面最广的复杂系统工程,全机集成了16个大系统、91个子系统,由14个部委的100多家单位通力合作,数十万人直接参与了工程研制工作。他们长期坚持“611”、“711”工作制,即每周工作6天或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他们付出了极大的汗水和心血,奉献着忠诚、热爱、智慧、才华乃至生命。一位盛年的科技工作者积劳成疾,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他的工作岗位;一位在一线岗位连续奋斗的老工程师,推着自行车去吃早点,竟再没有回来……有20多位精英,在工作岗位上以身殉职。

刘高倬们的故事是这一代的精神体现,也是我们这一代依然需要的精神追求。然而,我们今天更多看到的是人才引进的高薪、高回报的体制,人才高地的物质待遇成为一种交换条件体现他的价值,麻木的社会公德也被个已私利所替代。我们应该从“最美老师”和“最美司机”的故事中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应该从刘高倬这一代人的故事中体会付出与回报,奉献与牺牲的力量,尤其从歼-10到如今民机发展需要传承和发展老一辈航空人的“奉献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在讲物质的同时多传播航空精神。为此,很感谢刘高倬年事已高依然到学校,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着这种精神,尤其在这种精神缺失的环境下,用自己的故事勉励青年人,让现在的年轻人至少要多一点精神,让航空人多一点精神。

四、结束语

如果不唱高调,把复杂繁琐生硬的精神内容弘扬成为青少年能够接受理解易懂的内容,可借用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向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作为精神内容非常之合适:“坚持远大理想”讲点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学点刻苦、“坚持艰苦奋斗”讲点艰苦、“坚持开拓创新”会点开拓、“坚持高尚品行”行点高尚。

作者:胡鑫川201302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