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得知足,你就会处于富足的状态

 丁小悟典 2022-02-07

老子说:“知足者富。”意思是,懂得知足的人,永远都是富有的。王弼注:“知足自不失,故富也。”知道满足,没有失去什么,所以富有。

人们都想拥有很多很多,谁也不想让自己过上贫穷的日子。那么,什么样才算富有?什么样才是贫穷?

贫穷和富有,在现实中可能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虽然有硬指标,但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比而存在,也是一种主观的衡量。

人们对富有的满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需要满足后,会产生新的需要,永远没有穷尽。比如,拥有了100平方的房子,还想要200平方的,有了200的还想要别墅,有别墅还想要带花园的洋房,一直没有满意的时候,自我感觉始终处在不富足的状态。

懂得知足,你就会处于富足的状态

为了享受生活,人们就拼命地赚钱,即使积攒的钱已经很充裕了,依然不能稍有停歇,慢下来认真地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结果是赚钱成了生活的目的,忘记了赚钱是为了享受生活。

我们经常说钱是赚不完的,财富的积累是没有止境的,赚钱是没有尽头的。要知道,生存的基本条件满足之后,所有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如果追求身外之物没有止境,就会因为永远不满足而感到贫穷。

富足也是一种心态,在于心中满足与否。对于不知道满足的人来说,自己拥有百万千万资产都不觉得富足,也是一个穷人;而对于知足的人来说,自己即使拥有得很少,生活简朴甚至简陋也会感到富有。

人心不足,富有也就没有限度,即使富有四海,但还想要更多。秦始皇虽富有天下,还要想求长生不老,死在出巡寻找不老药的路上。如果心中只有“富”的观念,就会觉得自己永远很贫穷。

容易满足,即使不富有,也觉得能够淡然接受。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普通的人都受不了如此艰苦的生活,他却不改其乐。“安贫”,就不会觉得贫,就会觉得现有的就很满足。

什么人最富有?知足的人。

什么人最贫穷?贪婪的人。

懂得知足,你就会处于富足的状态

“知足者富”,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有钱不一定就是富有。那么什么是“富”?

不能把“富”简单地归为一个物质的标准,在老子这里,富不只指物质富有,更指精神富有。人的满足与否,不只有物质的多寡,还有精神的需求。

“知足者富”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知道满足,就会进入一种心灵富裕的状态。这种富有不是指物质财富有所增加,而是对现有的财富有一种满足感,并没有因为自己比别人的少就痛苦万分。

“富”这个概念被很多人庸俗化了,看成了物质财富堆积。有的人为了得到更多财富,为富不仁,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突破道德、法律的约束,最后万劫不复。

什么是“知足”?所谓知足,就是对现有的状况很满足。

老子所言之“富”,是“知足常乐”。中国人都知道“知足常乐”,嘴上常说要知足,可是执行这句话的人很少,许多人往往是不知足。

懂得知足,你就会处于富足的状态

不知道满足,总是把目光盯在自己还没有得到的,却忘记了自己已经拥有的,而自己所拥有的,可能就是别人羡慕的。

因为没有得到,就想得到,得到后又产生了新的欲望,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放到追求那还没有得到的财富上,整个人生都消耗在艰难的物质追逐中。

大多数人逛完集市会感叹,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自己拥有的东西太少了。苏格拉底到商品琳琅满目的集市上走了一遭后说:“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啊!”

我们翻检一下,生活中有多少东西是我们必须的,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多余的,而我们许多人却乐此不疲,积累了许多垃圾,许多累赘。

心态上的知足,就能抵挡不住外物的引诱,就有选择的力量,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做,不会用生命去填补那个永远都填不满的欲壑。

懂得知足,你就会处于富足的状态

宋朝初期,有个人得到了一面宝镜,据说能照两百里,他就想把这面镜子献给宰相吕蒙正,牟取自己想要的利益。吕蒙正端着宝镜看了半天,又把宝镜还给了那人。他说:“好是好,不过我这张脸也就一个碟子大,哪儿用得了照两百里的镜子?”

那人不甘心地说:“就算用不上,摆在家里也很上档次。”吕蒙正淡淡一笑,说:“我自小身无余财,现在当了官也是不贪财物,我只买用得上的东西,用不上的东西再好也跟我没关系。”

因为知足,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动心,就能经得住外界的各种诱惑。如果吕蒙正不知足,贪心收下宝镜,就可能会收受更多的贿赂,终有一天会东窗事发,将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知足者富”,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并不是要人们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人们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不要被欲望牵着鼻子走,要知道适可而止,从而更好地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真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