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捷写下两首虞美人,词中的雨,穿越四季,写尽人生的悲欢离合

 谁家庭院木樨香 2022-06-05 发布于山东

秋天的雨,总给人特殊的感觉,让人触景生情,心里升起莫名的感慨。秋天,宛如人到中年,多年的奋斗有了累累硕果,让辛苦奔波的你有了一丝喜悦。同时,又让你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唐代诗人杜荀鹤,漂泊多年,在旅行途中的雨夜,感慨自己的身世,在诗中写道: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天涯漂泊的十年,其中的心酸和坎坷,平日遭遇的不平,一瞬间涌上心头,诗人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下来。

诗人都有一颗善感的心,雨滴滴落下来,在诗人笔下化成感人的诗句: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当秋天的树叶飘落,秋天的雨缠绵地下个不停,才子晏殊也忍不住挥笔写下: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而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连林妹妹都赞不绝口。

愁肠百结的才女李清照,在经历了丈夫去世,辛苦收藏的书籍丢失后,独处异乡的她,借秋雨抒发内心的伤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宋代诗人蒋捷笔下的雨,别具一格,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笔尖流淌,人生的悲欢离合流露在字里行间,读来令人感慨、心痛,又对诗人充满怜惜之情。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宋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的上片,诗人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画中是少年人和壮年人听雨的状态和心境。想象一下,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人,坐在阁楼上,屋内丝竹萦耳,窗外雨滴敲打窗棂。

诗人没有点明听雨的季节,是春天的温柔细雨吗?雨中仿佛弥漫着混杂的花香,沁人心脾。是夏天的浪漫急雨吗?我们仿佛听到雨打芭蕉奏出的乐曲,和着不远处池塘里的蛙鸣,给夏日的黄昏奏响美妙的乐曲。

少年不知愁,因为未经人世之苦,所以心性单纯。在他们眼中,阳光下的花草绽放美丽,让人心旷神怡,雨中的风景,自有另一番别致的韵味。

公元1245年,蒋捷出生于江苏宜兴,祖上在当地是名门望族。1274年,29岁的蒋捷高中进士,他绚烂多彩的人生刚刚拉开帷幕,南宋灭亡,国破家不再,生活在战乱年代的蒋捷,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一生。千般感慨、万般无奈,无处诉说,他笔下的诗词,字里行间充满忧患之情。

词中的歌楼、红烛、昏罗帐,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不知人间疾苦的少年在丝竹盈耳、舞姿曼妙的歌楼中沉醉于眼前的繁华瞬间,把民间百姓的疾苦抛掷一边。时间停滞,单纯的少年被眼前的一切迷惑了: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吗?

人生如四季,走过少年的春季,步入中年的脚步愈发艰难。诗人在词中的感想,是天下漂泊游子的心声,何尝不是自己的切身体验?

从少年听雨的轻松浪漫到中年他乡听雨的无言,诗人沉重的心情恰如那只在风中哀鸣的孤雁。风雨飘摇的江面上,望不到边际的江水汩汩东流,每一朵浪花都见证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细雨濛濛欲湿衣 ,孤雁声声哀思寄。

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而蒋捷在词中的对比,与辛弃疾有异曲同工之妙。少年时轻松的心境润物细无声地衬托了中年级暮年的凄凉,自然过渡,娓娓道来,如山间的泉水蜿蜒流淌,感人至深。

词的下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当下的心情,读来感同身受。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两鬓白发的诗人,回首往事,万分感慨、千般无奈一齐涌上心头,悲欢离合的过往历历在目,品味着酸涩的回忆。

真正的悲伤,都是悄无声息、痛彻骨髓的,诗人如此,我们亦如此。晚年的诗人,所有的情绪在这雨夜集中爆发。蒋捷没有苏东坡的洒脱,无法超脱世外,让自己彻底解脱,但是从心底升起的一丝释然,让诗人得以静静地听雨僧庐下,任雨滴落在空空的台阶上,一滴滴落下来,敲打着心头,也装点着寂寞的雨夜。

蒋捷是“宋末四大家”之一,在宋代词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宋灭亡后,蒋捷一直不曾忘怀亡国之恨,隐居山间。

“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便是这位才子的别称。他工于填词,词风悲凉,字里行间充满对故国的思念,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失去故国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读来触动心弦、难以忘怀。

蒋捷诗词中的风景描写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他的词哀而不伤、柔而不媚,清新雅致。他在词中写道: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在我们眼前仿佛展开一幅画,栩栩如生。

而蒋捷笔下的雨,更为独特。他在另一首词中对春雨的描写,婉约清丽,自然脱俗。诗人假借女子的语气,抒发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虞美人·梳楼

蒋捷 〔宋代〕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词的上片,诗人从杨柳春雨入手,逐步为我们展开一幅清新的春天画图。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垂下的柳丝在风中摇曳,飘落的丝丝细雨温柔地抚摸着大地。春天总是悄无声息地到来,烟雨迷蒙的远方,就是春天的故乡吧?

楼儿忒小不藏愁。诗人借用闺中女子的口吻,诉说心中的离愁。真的是梳妆楼太小了吗?分明是心中的忧愁太多,只恐双溪艋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与李清照的描写异曲同工。

物是人非国不在的春天,诗人努力寻找希望,因此才会“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日暮乡关何处是?羁旅之中的诗人,遥望故乡,国已破、身犹在,内心的苦闷无处诉说,只能借与花消遣。雨中的海棠花,是否理解诗人的心情?漂泊他乡的诗人陈与义,在诗中写道: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烟雨中。

蒋捷笔下的海棠花,何尝不是温婉可人的解语花?雨中的海棠红艳欲滴,楚楚动人,斜倚在绿阑干上。词中的主人公刚想卷起珠帘,细细观看,却发现傍晚的寒风让人止步不前。

叠词的运用,除了加强语气,更为了渲染烘托气氛,这在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笔下运用得更为广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叠词的运用,不仅让读者印象深刻、感同身受,也是李清照大胆运用、与众不同之处。

而蒋捷的风格又与李清照不同,李清照的诗词细腻婉约,对于情感的描写入木三分。蒋捷侧重风景描写,借景抒怀,他的词清新素雅,宛如一幅清新的写意画,不施粉黛,不事雕琢。淡极始知花更艳,便是蒋捷笔下诗词的风格。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突出了诗人的乡愁。这里的怜与借字,非常巧妙,犹如唐代诗人贾岛选择推敲,是难得的神来之笔。

客居他乡的诗人,连海棠花都只能借来欣赏,与想象中的上天垂怜一起烘托思乡之情、内心苦闷,无处排遣的丧国之痛。

南宋灭亡后,蒋捷不肯投降,更不肯依附于元人。声名在外的才子,是元人重点寻找的对象。为了逃避迫害,他安顿好家中的妻儿老小,独自一人客走他乡、流浪天涯。世事风云变幻,异常悲痛的蒋捷在诗中感慨: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漂泊的岁月虽然艰苦,但也给了蒋捷很多创作灵感,他的很多诗词都写于这段时间。这两首虞美人更是难得的佳作。短短几十字,诗人穿越人生四季,写尽悲欢离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