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十三天。讲一讲先天一炁的观气法。 一大早,额就想起了乾坤合一,又想到了木皮散人的词:凿破混沌作两间,五行生克苦歪缠。兔走鸟飞催短景,龙争虎斗耍长拳。生下都从忙里老,死前谁会把心宽! 木皮散人是反着说的,就是说气反事不反。事情就在那里,就是那个样子,怎么说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一以贯之”中,正也是反,反也是正,道理相同,可以说反话,但不要活反了。所以呀!这世上所有的事都要往难处想,往好处行,才是向死而生的意义。 自从理解了乾坤一气后,额的脑袋里就生出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观点。先说三个例子: ![]() 一是64卦的排序,额把它叫做“冬至月”月相排序法。前后四卦是主体,周易的其它60卦都在里边转。就是说,抽离换乾后,乾坤先天一气,化为后天阴阳二气,以水火为体,日月为用,把乾坤一气,合化为日月,火为日,水为月。其余60卦在这个体内轮回不断,终则有始的转。 二是等月地心论,就是说“物质力”和“非物质力”共同构架了整个宇宙,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的范围内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个体。这个独立的个体由“物质力”和“非物质力”共同构架。就是说,在地球的内部一定有一个和月球一样大小的非物质核心,月球外部一定有一个和地球一样大的非物质星球。物质力与非物质力各有四大作用力形成现在的稳定结构。物质有四种力,就是统一场论。非物质有四种力,不可知。一共有八种力相应相成。这八种力就是乾坤一气的后天合体。不过,在额的认知里,人类文明永远找不到那个非物质,也永远发现不了非物质力。 三是中国古代10个数字的来历,就是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字是怎么来的。 ![]() 关于这十个汉字,多少年来都是众说纷纭,额看了,学了,读了,研究了后都不满意。有一天,额心血来潮,用额的乾坤一气法,把这十个字的来历望闻问切了一遍,自己觉得挺满意的。现在分享如下: “一、二、三”这都没的说,都是道道。“一”是一个道道,“二”是两个道道,“三”是三个道道。其实,“四”也是四个道道,后来才变成了“四”。原因是什么呢? 一生二,二生三,就是一、二、三的道理。那“四”呢,这四个道道其实还是二生三,就是把太极转起来,就生了四相,在四方天地里,有天地日月,就有了黑白昼夜,太阳一转,就有了早晚昏晨,这就是四。“四”里边分了阴阳,左边那一撇就是天,右边那一竖就是地,这就是二二得四。这是用乾坤一气法,观想的哦! 再说“五”,甲骨文是一个“X”,就是说天地有了水火,就有了四方,有了四方就定了中央。这叫做金木水火,土在中央,从中央一点出发,土遍四方,承载一切。 再说“六”,看甲骨文就是一座房子,前、后、左、右、上、下,就是六位,六合,六个方向。 再说“七”,这个“七”的分歧最大,几乎所有人的分析都是错误的,全是说“七”就是切,那到底是切什么?没有说得清,全都含含糊糊的糊弄人,遇到说不清的就不说。额今天正式告诉你,那个“七”就是太极阴阳图中间,那个阴阳鱼的线,你若是把太极图看成“中”,那“七”就是“中”字那一竖。乾坤里后天阴阳之气的阳气或阴气到达极点处,就要变化的时刻,就是“七”,“七”就是准备把太极图分成两半。 “八”就更好说了,甲骨文的“八”是两个相反的撇,额不会打,用反括号代替一下,“)(”就是太极背离的意思,比如“北”就和“八”一样,是一种气生成的两个字,这种气就象是一个人的后背。人是完整的一个太极图,有前有后,背就是人的后面,“八”和“北”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八”表示一种理,或时;“北”表示方向,或位。 “九”字最难懂。象一条长长的胳膊伸出手去抓什么东西,有人说是“究”的变型,其实要是理解了交叉,就明白了“九”。 明白交叉要先理解“五”是中心,从中心伸出四条线,就是五加四等于九。 “十”字的甲骨文是一竖中间加个点。那一点就代表五,五从中心一分,就是两个五。五五相加,就是十哦! 这是额用太极图观气法对中国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解释。其实就是太极图的发展过程,螺旋式上长,波浪式前进,一个事物从本格局向更高层次,或更大格局的进化过程。 看看先天河图吧,就是五和十在中间,说是五和十是一样的,但真真的达到了十,在易经里表现的就是爻位的上升,或卦变,或卦序的推进。用在人的身上就是你的事业又推进了一层。 如果还是不懂,就看看古人结绳吧! ![]() 说起中国的一到十,就不由得想到罗马数字1到10。额认为全是抄袭中国文化。 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分别代表Ⅰ-1 、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Ⅸ-9、Ⅹ-10。 试着分析如下: ![]() 中国人是太极思想,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西方人是一分为二的思想,只会分,不分合。 对了,这里要提示一下,额的的认识里没有好坏,只有更好。比如这个一分为二的思想,你不能说它不好,因为没有这个一分为二的理念,就不会有现代科学的发展,一分为二,精益求精的精神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和根本。 西方人在发明罗马数字时,一定是看到了中国太极和汉字的威力,但老是想着文艺复兴,不能照搬,或是根本搞不明白,中国字从一到十的来源,就只好用一分为二的思想发明了一套。 你看那个“五”,中国字的“五”是一个完整的“X”,罗马数字用了“X”的上半部分,Ⅴ=5。 罗马数字把中国的“五”当做它的十,就是Ⅹ=10。 一二三是抄的,中国人用横,罗马人用竖。因为中国人的思想里“一”就是天,“天”的体是竖的,“天”的用是横的。西方人不懂,直接用竖了,所以它的四、六、七、八,没有办法了,只能以五为中心,五减一就是四,五加一就是六,五加二就是七,五加三就是八,到了九,又没办法了,只好用十减一,十减一等于九。把中国文化一个完整的太极图,抄了个不伦不类。 明天说八纯卦的气如何升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