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打老顶山 口述:徐德贤

 历史探奇 2022-02-07
攻打老顶山 口述:徐德贤

追溯红色记忆,回眸烽火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山西广播电视报》社承办,编辑整理了100名经受过革命烽火岁月洗礼的党员老兵口述的自身革命故事,追忆当年红色峥嵘岁月,感慨今日和平幸福生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些“初心故事”,是党员老兵对自己从军道路的朴素记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饱含着他们对党忠诚、与党同心的坚定信念,皓首丹心、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永葆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尚情怀,既是有形的正能量,更是鲜活的价值观。故事均为当事人口述,人物和事件血肉丰满,让读者从故事中获得情感共鸣,产生行动自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山西广播电视特别策划

攻打老顶山 口述:徐德贤

攻打老顶山

徐德贤山西黎城人,1925年11月出生,1944年参加革命,参加过上党、平汉、陇海等战役。荣立二等功一次,先后被评为“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获得华北纪念章、解放奖章、抗美援朝奖状。现为山西省军区长治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

老顶山是长治的旅游圣地,环境优美,层峦叠障,气势雄伟,每年都吸引许多游客来游玩。长治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老顶山有享誉上党潞郡八景之一的“百谷寒泉”,有炎帝神农氏在此地尝百谷、制耒耜、教农耕的美丽传说,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在七十年前发生过一场激烈的八路军与日军的战斗。

老顶山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日军进入太行山后,就把这里作为向八路军根据地蚕食、进攻和袭扰的据点之一。

1941年,日军36师派遣一个中队约50人在此驻防。日军之所以选中这里,是因为老顶山位于长治、壶关、平顺、潞城四县交界之处,悬崖峭壁,宛若刀劈斧削而成,易守难攻。想要上山,只有从平顺县东禅村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上,才能到达主峰,,除此别无他路。攀临绝顶,放眼望去,可见“田”字形摆开的四座县城,百里风光尽收眼底。顶上地势平坦,三丈多高的方石台上有一座紫红色的古庙,能够容纳一百多人。为防止意外,日军在前院通往后院的必经之路,特制了一扇重约100多斤的大盖板,每天晚上七点钟将盖板放下,前后院即被隔绝,庙下面的石台周围,日军构筑了7个大碉堡,并用两丈多高的石墙把这些碉堡连接起来,显得更加险峻。石台南壁下端修有一排窑洞,是日伪维持会办公的地方。窑洞对面和东面是维持会的仓库和厨房。

老顶山居高临下,守敌武器精良,弹药充足。他们在上山的路上,设置了三道哨卡,防守十分严密。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这个据点存在,长治、壶关、平顺、潞城附近稍有动静,日军就能发现,这对当时驻扎在这一带的八路军太行四分区构成相当大的威胁,必须要拔掉日军安在我们头上的这颗钉子。

1945年2月上旬,太行第四军分区决定,春节期间拔掉老顶山据点。当时,我父亲所在部队刚由黎城县抗日民兵整编为八路军太行四分区独立营。攻打老顶山的任务即由平顺独立营和黎城独立营完成。接收到任务后,指挥部先后研究了多套作战方案,大家一致认为:拔掉老顶山据点,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于是,把老顶山上的维持会长约到东禅村研究奇袭办法。维持会长表面上是东禅村的维持会长,真正身份是八路军太南情报处的红色特工,1943年被派遣打入老顶山。潜伏期间他把在老顶山据点给日军做饭的厨师路堂锁发展为中共特工。他建议利用正月十五的时候攻打。因为每年正月十五,维持会都要请碉堡里的日军吃饭。吃饭时,日军基本上都不带枪,都是徒手从后院炮楼到前院的维持会办公处来吃喝。第二天,两个八路军扮成民夫,负责送水,由王文焕带进据点。老百姓长年送水,日军习以为常,毫无戒备之心。他们帮日军把浴池里的水挑满,烧暖,把院子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看清了地形地貌后,才离开老顶山。

春节前夕,军分区在平顺县北甘泉村召开战前动员会。会上,大家一致同意正月十五采取智取的办法,里应外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作战方案是:一、当天,由太南情报处派出3名侦查员,8点前以厨师和送水民夫的名义由王文焕带入据点,待日军全部到前院吃饭时,盖上前后院之间的盖板,同时打开前院大门,接应我方部队。二、军分区挑选30名战斗骨干组成突击队,届时冲进据点活捉鬼子。三、平顺独立营、黎城独立营负责在长治城通往老顶山的要道上阻击援敌。会上,还确定以枪声、烟火为信号,统一行动。

正月十五前一夜,纷纷扬扬一整天的大雪已经停止,四周一片寂静。八路军已潜藏在长治至老顶山的交通要道附近,天明后,侦查员报告说,西边山下关村村边有一股浓烟升起,那是打援的平顺独立营和黎城独立营到达预定地点后发出的信号。十一点四十分左右,埋伏在山坳里的八路军看到老顶山上的日军在前院维持会的窑洞里吃吃喝喝,有说有笑,期间有个日本兵踏上通向石台上边通道的台阶,他看见有个“民夫”正在盖通道上的顶盖,便“啊!”的大喊一声,随即退了回去,日军听见喊叫,出来一看,只见那个“民夫”正在把他们回去路上的顶盖盖上。这个“民夫”正是假扮成送水民夫的八路军战士,他见日军窜了出来,连忙掏枪射击。由于意外情况的发生,战斗提前打响。这时军分区的突击队还在庙外。有三个日军见状,扑过来企图关住大门。被八路军战士投出的手雷炸倒在地。焦头烂额的日军见回不了后院的碉堡,便抛下了负伤的伙伴,向冲进来的突击队员冲过来,双方肉搏在一起。失去武器的日军用酒瓶、碟子、火炉上拆下的砖头等不断地向突击队砍来。八路军战士们人多势众,端起刺刀向敌人猛刺,很快便将日军一个个制服。山下,长治城的日军听见枪声已来打援,八路军的突击队员只好匆匆撤退。

这场战斗,八路军无一伤亡,歼灭日军一个小队。

巍巍老顶山,依然默默地耸立在长治的东方,每天太阳从它的头顶冉冉升起,照亮长治人民的每一天,仿佛在用自己雄伟的身姿和顽强的精神告诫我们的后人:莫忘历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素材整理 | 韩枫 范赫 田巧珍

素材采集 | 赵新成 王永辉 柴晋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