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慨况: 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涠洲岛盛塘村的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是清末“雷廉”地区一座最为宏伟的教堂。该教堂因位于盛塘村,故而又名盛塘天主教堂。它是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修建,落成于1863年。哥特式建筑,楼高21米,总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连同附属建筑在内总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是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是我国“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教堂简史 现在这座教堂已经没有神父了,由当地的志愿者们担负起这座教堂的管理工作, ![]() 当地政府将教堂作为人文地标开发出一块旅游景区 ![]() 教堂的正门顶端是钟楼,四层,顶高24米,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钟楼有一个10多级的石造螺旋梯,用石条板凿成圆柄状半扇形的料石,叠砌成旋转悬梯直上塔顶,只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顶层挂有一口铸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阳光透过祭台间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就在这“天国之光”中,教徒虔诚地聆听“天主”的教悔。 ![]() 涠洲岛天主教堂 教堂院外有刺桐花,西洋骑楼等建筑。大院内还设有男、女修道院、医院、育婴堂、孤儿园和学校。高13.5米、长56米的修道学堂有380个座位供教徒做礼拜。教堂的左侧,是一座两层的券廊式神父楼。 教堂建造的原由: 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 建筑特色: 完全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火山灰块石和珊瑚石砌筑墙体,砂浆采用蛎壳灰,表面粗糙,色泽深沉,古朴而又粗犷。教堂的墙体全是方方正正的岩石砌成,这些岩石取自岛上的珊瑚礁石。 教堂环境: ![]() ![]() ![]() ![]() ![]() ![]() ![]() ![]() ![]() ![]() ![]() ![]() ![]() ![]() 这些黄色外墙的建筑都是天主教堂的附属建筑(原址修复) ![]() ![]() 教堂外观 ![]() ![]() ![]() ![]() ![]() ![]() ![]() ![]() ![]() ![]() ![]() ![]() ![]() ![]() ![]() ![]() ![]() 局部 ![]() 局部 ![]() ![]() ![]() ![]() 局部 ![]() ![]() ![]() ![]() ![]() 局部 ![]() 局部 ![]() 局部 ![]() 局部 ![]() ![]() ![]() ![]() 教堂后院 教堂内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8287dExv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