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笔记:春节易县一日行

 df7086 2022-02-08

梁东方

保定人节假日里出去玩,或者是向西进山,或者是向东到白洋淀。一山一水,算是短途旅游尤其是一日游的基本选择。进山的话,满城顺平唐县之外,易县也是最重要的选项。易县的太行山脉横亘在整个保定西部,又有著名的山峦水域,还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陵,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县。

去易县有标准接近高速公路的容易路,有县道国道,但人们还是普遍更愿意走假日免费的高速公路,尽管高速公路明显是绕远的。可是偏偏高速公路上道口排着大队,导航说这个一千米的队要排半个小时以上。按说免费期间不必刷卡不必拿卡,通行应该更快啊。无他,仅仅是因为要对每一辆车询问去哪里,要看健康码。这种询问其实意义很有限,回答的准确性很难判断:即使回答诚实,但是走到半道以后又改了主意去了别的地方,去了不该去的也就是需要详细检查之后才能放行的地方,也依旧是无法控制的。不仅如此,对于回答要去什么特定地方或者纯粹是出于抽查性质,还要对某些车辆进行后备箱检查。这样一来每一辆车停车的时间也就相当可观了……有意思的是,对面从高速公路上下道的车辆通行却几乎是不受什么限制的,可以快速进入。这与一般严防的想法迥异,大致上还是要做某个特定城市的护城河的治理思维的表现吧。

不过,我们在易县下道的时候,所有车辆还是逐一被询问了;一听说是去太行水镇,就立刻放行了。人们都奔着这名声在外的旅游景点而来,导致还在距离景点很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堵车。沿途私人的停车场主人挥舞着小旗站到路中间,又诚恳又假装不容置疑地指挥交通地做着每一辆车的思想工作,意思是你去景区里的停车场得排大队,里面也一样收费。

太行水镇是空地上凭空新建的古镇,自然是小吃一条街的经营套路。可是对于大众旅游来说,也只有类似这样男女老幼都可以进来看看走走吃吃的地方才是节日旅游的不二选择。商业化的旅游是大众的必然选择,自然天地的非景点的自主选择的旅游,一般来说和商业关系不大,和大众也就距离很远。

好在山水是真的,水镇南侧一溜矮山山势不峥嵘甚至也不高大,却充满了自然气息;山上没有一片叶子的植被密密层层,在拦水坝截留的河水辉映下,即使是没有色彩的冬天也隐约有一种安静着等待萌发的美。红色的旅游直升机频繁起降,跨过古镇,跨过山河,让坐在飞机里的游客在几分钟之内获得一下俯瞰的视角。

如果不是这样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话,这里还是可以慢慢走走的,坐在河边的椅子里待一会儿也很不错。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者,能以这样温饱之后的旅游心态来面对这片山水,总之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还在几十年前,这一切还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当年那些穿着黑棉袄黑棉裤双手粗糙推着独轮车的汉子,那些㧟着篮子扭着小脚的老妇人,那些几代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却屡屡不得的山民们,并非每个人都能乐观地想象,想象到自己的后代,终于和城里人从穿衣打扮到行为方式都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地,过上了这样走走看看玩玩随便吃点什么的假日。作为已经沉没到了历史中去的一代人,他们已经无从发出感慨;也只有曾经目睹过之前之后沧桑的人,才能有这样对比的视角了。

水镇的道路拥堵严重,转到金龟码头所在的水库边的小山村,走过冬天都已经歇业了的众多山居旅馆,下到山坡下的易水湖边。易水湖结了冰,荒草萋萋的山坡和蔚蓝洁白的湖水直接相连,周围岸边以前高高矮矮的山峦围着的这一方水域,是山中的一个奇迹。远处的一道拦河大坝暴露了湖之为湖的人造性质,水库才是它的本名。

坐在湖边,以水平面视角遥望周围出出进进的山峦。山峦上的旅馆建筑窗户玻璃熠熠生辉,泊在码头上的雪白游艇显示的现代气息浓郁,水域使用的时代步伐是与审美要求同步的。夏天的时候,这里一定是很适合来避暑消夏短居的好地方。最妙的是,这样的好地方距离西陵很近。西陵、龙湖、易水湖可以连起来游览;可以让这一片优美山水之间的自然与历史叠合起来,为当下的人生提供现实的享受。从这个角度上说,大西陵地区的确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旅游目的地。不仅对于自然受损的华北来说独一无二,对于整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来说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不过,西陵游客中心实际上只是一个被严密地围起来的院子,车辆进去以后哪儿也去不了,出来的时候还要被收费。里面可以上厕所,还卖景区门票,卖的是全部景点的合票,等于是让买票者失去了哪里去、哪里不去的消费选择。这种与时俱进的设计,实际上还是利益最大化思维下的产物。

没有办法,时间有限,在这个大院里耽误了,便只好放弃了原来到西陵的古松林中散步的想法,不无遗憾地离开了。

西陵地区过去那种作为密集的帝王陵寝集中地区,作为华北最大面积的松树森林的自然存在,那种每条道路都可以自由行驶的日常状态,那种未经旅游的心机设计的朴素状态,现在看来既是自古而然的自然而然,也是过分商业化之前弥足珍贵的一段宝贵时光。

对于越来越珍贵的自然山水来说,还是让它们保持自己历史旧有的风貌不加干涉为好。对于管理者来说,以保护为主而不以收费为目的,才是对祖宗之地的长久维持、维护之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