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4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检测(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022-02-08 | 阅:  转:  |  分享 
  
第4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第1套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
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了这场世界经济大危机(????
)A.持续时间比较长B.破坏性特别大C.传播特别快D.矛盾特别尖锐2.观察分析下表,从该表信息中你能得出有关二战的正确结论
是A.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C.一场民族解放战争D.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雅尔塔会议奠
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下列会议内容表述的是()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准备参加
对日作战D.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4.《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前,就确定的签字国排名先后顺序是: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
序排列。这一“确定”得到签字国普遍认可,是因为(????)A.四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担当最重B.宣言由四大国倡导起草C.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由四大国操纵?D.美英和苏中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代表5.1935年,国会经过激烈争讨,最终以372票对33票通
过了《社会保障法》,规定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受抚养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颁布此法令的总统是(????)A.华
盛顿B.胡佛C.罗斯福D.杜鲁门6.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东
方主战场:中国战场B.战争转折:诺曼底登陆C.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7.1932年,纽约麦迪逊
广场花园举办了拳击锦标赛,除五分钱的门票必须用现金支付外,其余的可以用实物支付,其中有香肠、帽子,鞋子、大衣、玩具等。这说明当时的
美国(????)A.支付方式发生变革B.工业产品严重缺乏C.新政已经普遍实施D.经济危机正在蔓延8.1929年世界性
经济危机爆发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哪国的战争(????)A.埃及B.埃塞俄
比亚C.奥地利D.利比亚9.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德国希特勒上台、日本受军部控制
的内阁上台B.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轴心国集团的形成、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D.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日本
发动七七事变10.年月,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两面夹击之中的战役是()A.斯大林格勒战役B.诺曼底登陆
战C.阿拉曼战役D.中途岛海战11.如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B点到C点变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整顿金融体系C.推行“以工代赈”D.调整农业政策12.年月日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逝世周年。罗
斯福总体因新政著称于世。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B.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C.为资本
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D.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13.二战爆发前,英国政府曾发表声明:“波兰
作为一个殉难国比作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下列历史事件的实质同该声明的实质相同是()A.慕尼黑会议B.德国闪击波兰C.《联
合国家宣言》D.诺曼底登陆?1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据此回答第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
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战争的是()A.日军偷袭珍珠港B.德军入侵波兰C.德军入侵苏联D.日军进
犯卢沟桥15.如图与下面哪一个会议有关()A.慕尼黑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华盛顿会议?16.“爱因斯坦是
犹太人,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1933年,政府查抄了他在柏林的寓所,焚毁了他的书籍,没收了他的财产,并悬赏十万马克索取
他的人头。爱因斯坦当时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教授,得知消息后,他便加入美国国籍。”材料所述事件的背景是A.国际联盟的成立B.
经济危机的爆发C.纳粹政府的建立D.绥靖政策的破产17.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
有(????)①经济大危机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③德国袭击波兰④德国袭击苏联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8.“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二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②诺曼底登陆③抗日战争
进入大反攻④召开雅尔塔会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
是“全力以赴,摧毁日本”。美国的参战对大战局势的影响是()A.全面爆发B.进一步扩大C.达到最大规模D.出现重大转折20.
下表内容表明美国政府旨在(????)罗斯福炉边谈话(节选)时间谈话名称主要内容1933年谈银行危机?遏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
系统1935年?谈工程救济计划“以工代赈”1938年论经济形势加大政府支出,促进就业、工资、购买力的提升A.避免国家分裂?B.恢复
发展经济?C.创新经济体制?D.建设福利国家二、简答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21.
在九年级某班举行的历史知识竞赛现场,主持人问:“请说出两例‘二战’经典战役。”李华抢答:“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李华的回
答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2.近代以来,斗争与合作的历史不断演绎,它们对国家和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1)国共对峙时期,造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长征中具有伟大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是什么?(2)促进了国共合作抗
日局面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3)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请写出这两大
军事集团的名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才最终打败了法西
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历史事件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战?(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请举出国际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各一个。(6)从斗争与合作的历史演绎中,你有什么启示??23.战争是
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1)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采取“静坐”策略,他们没有出兵,而是作壁上
观。请问英法“静坐”策略是什么政策的反映?“静坐”策略导致了什么恶劣影响?(2)如图的历史事件为什么能成为“二战纪念海报”的主题
?(3)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盟军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同盟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与他们战斗。”请各举一例二
战中盟军在“陆地上、海洋上”与法西斯作战的例子。(4)结合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请谈谈各国应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历史图片作
为史料的一种形式,能形象地反映历史信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图一??诺曼底登陆??????????图二?
?日本投降仪式?????图三??雅尔塔会议合影??图四??斯大林格勒战役??????????图五?
?攻克柏林????????图六?《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1)上述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图示内容发生的时序应是:图六→________→图一→________→________→图二。(2)图三在前排就座的三位领导人
从左至右依次是谁?这次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有着巨大影响,试举出其中的一项内容。(3)图六的情景发生在哪一年?该“签字仪式”有
何历史意义?(4)这场战争的结果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通过学习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你获得了怎样的启迪??25.
根据你所学的二战知识回答问题《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是什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战后成立联合国是在哪次
会议上通过的?三、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26.观察下图,把下列英文
字母代号填入空格中。A.使德国处于两线作战战役地点???B.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地点?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
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为缓解危机,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25
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摘编自[美]劳赫威《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根据材料,指出“大危机
”开始的经济部门。(2)小历认为,罗斯福政府发行国债反映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说明理由。?28.体制创新关乎民族振兴和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中“又加入了政府干预
经济的手段”是指哪一事件?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摆脱这一场什么危机??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
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
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苏联)
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粮食产量,在全盘集体化运动前
的1925—1927年期间平均每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年均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畜牧业的状况更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情况出现在哪个国家?结合材料评价这些经济措施的影响。(不
能照抄原文)(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苏联在工业方面推行的措施。(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1933年
前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呈现鲜明对比,这两种趋势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政策出现什么新特点?(4)结合
上述各国的历史,你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应注意什么??30.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所谓的西洋各“文
明国”,当时正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历史上一直选择与强者为伍的日本,这一次选择了与西洋列强共进退,加入到武力掠夺的行列。当明治维新带
来了国内的政治老师,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材料二: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
梦破灭了……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80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
灰烬。(1)材料一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怎样的转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日本如何进行武力掠夺?当时日本的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2)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迷梦破灭的原因是什么?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认识战争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
题2分,共计40分)1.B2.A3.A4.A5.C6.B7.D8.B9.A10.B11.C12.D13.A14.A15.
A16.C17.A18.D19.C20.B二、简答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21.不正确;因
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关.22.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会议:遵义会议。历史事件: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根本原因:实现了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危害:摧残了人类文明,阻碍了社会进步,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言之有理即可)诺曼底登陆。国际: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战争给人类带来
灾难,我们要拒绝战争,维护和平;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世界和平,可以走向联合等。23.(1)绥靖政策。波兰灭亡,刺
激法西斯侵略野心。(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3)陆地:柏林战役;海洋:诺曼底登陆。(4)在面对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
问题时,各国应团结一致,共同解决。24.(1)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序:图四、图三、图五。(2)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次序错
误不得分)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
对日作战。(答出其一即可)(3)1942年。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此后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4)启迪:和平来之不易,
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正义能最终战胜邪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
团结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与国之间应加强合作,维护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
可)25.年,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等强行割让给德国的协定。《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雅尔塔会议。三、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5
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26.从左到右AB27.(1)金融业。(2)同意。为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等。28.事件:罗斯福新政。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29.(1)国家:日本。评价:注重辩证的评价。积极方面—-发展日本经济:增强日本军事力量。消极方面一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加速日本的对外扩张。(任答一点,不能照抄原文)(2)特点:工业与农业发展比例失调:优先发展工业。措施:工业措施是实行五年计划(或: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3)原因:1933年前年受经济大危机(或1929年经济危机)影响。1933年开始推行罗斯福新政(或“新政”)。特点:国家干预手段发展经济(或增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4)注意:要实现经济平衡(全面)发展:根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通过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要提高人民的生活:重视经济改革;等。(任答-点言之有理)30.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国内发展资本主义,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外进行侵略战争。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投降;战争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各个国家都应维护世界和平等。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