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2023届寒假历史第15练——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初中历史资料馆 2022-02-08

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现“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只是拉拢、依靠一派军阀去攻打另一派军阀,最终充当了骄兵悍将争夺地盘的工具”,这使他“深感必须有自己的军队才有出路”。为此,孙中山(  )

A.成立了兴中会B.领导了护法运动

C.创建了同盟会D.创办了黄埔军校

2.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第一次国共合作”,需要选用资料。他们可以从以下选项中选用的资料是(  )

地图:《北伐战争形势图》

地图:《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图片:《国民党一大会场》

图片:《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1927年,在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淮海战役

4.在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这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

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5.“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材料中划线部分是北伐战争的(  )

A.背景B.经过C.结果D.影响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1900年,    (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他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927年7月,    (人物)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7.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    三大政策。

8.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8年年底,张作霖的儿子    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材料题(共1小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材料二:胡锦涛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材料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2)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1924年,孙中山创办了什么学校?中共哪一领导人曾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什么?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回答,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5)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得到哪些启示?

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解答】据所学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随后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①③④符合题意;与第二次国共合作有关。

故选:C。

3.【解答】1926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发动了北伐战争。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使得国家在形式上取得了统一,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依据题干信息: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是因为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有“蒋校长”和“周主任”之称,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登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题干中发生的事件主要是由于北伐战争,材料中划线部分是北伐战争的经过,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解答】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但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七一五政变,大肆捣毁工会、农会,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夭折。

故答案为:

义和团;汪精卫。

7.【解答】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室言,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故答案为:新三民主义;扶助农工。

8.【解答】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身负家仇国恨,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

故答案为:黄埔军校;张学良。

三.材料题(共1小题)

9.【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这说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1924年,为培养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其失败的标志是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结合材料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可知,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现实意义是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故答案为:

1)三民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黄埔军校;周恩来。

3)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5)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