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诗经》中走出的绝世美女、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却得不到君王的宠爱

 安意若兮 2022-02-08

庄姜,别名姜若兮,春秋时期齐国公主,因嫁给卫庄公,所以被称为庄姜。按理说,出身贵族的庄姜,有着高贵的血统,加之所嫁之人又是国君,从世俗的角度,她的人生理应是完满的。但是,婚后的庄姜生活得并不幸福,伴随着她的不仅是长年无子的羞耻,还有卫庄公的暴戾和冷漠。深宫清冷,漫漫长夜,伴随着她的,唯有孤灯。

《诗经》中走出来的绝世美女

庄姜很美,有诗为证: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首诗出自《硕人》,选自《诗经·国风·卫风》,写的是庄姜出嫁时的情景。诗的大意是:

看,对面款款走来一位身材修长的美人,身穿麻纱罩衫锦绣衣裳。她是谁?她是齐侯的女儿,卫庄公的妻子,是太子妹妹,同时,她又是刑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的姐夫。

纵使我们不知道谁是刑侯,谁又是谭公,但至少我们可以从齐侯、卫庄公和太子这几个字眼看出,这个美人出身尤为高贵,是正儿八经的皇族。

出身不仅高贵,还尤其美丽。有多美丽呢?她的手像春天初生白茅的新芽一般白而柔嫩,皮肤如凝固的油脂一般白润,脖颈似蝤蛴(天牛的幼虫)般白皙而修长,牙齿像瓠瓜子儿一样洁白整齐。额头丰满方正,眉毛像蚕蛾的触角一般细长弯曲。更要命的是她的嫣然一笑,像秋波流转,摄人心魂。

这首赞美庄姜的诗,可以说是描写美女的开山之作和标杆之作。清人姚际恒称“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方玉润则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

后世人对美女的描绘,都深受这首诗的影响,比如曹植的《洛神赋》中的洛水女神: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洛神赋》中的洛水女神,怎么看,都有庄姜的影子。

细数那些能够名留青史的女人,大多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美人之美,不仅是华美的皮囊,真正的美,是刻在骨子里的,是即便人老,即便隔着苍茫历史,依旧让人铭记的。这种美,用现在的话说,便是人格魅力。

所以,庄姜被历史铭记,靠的不仅仅是绝世的美貌,而是她的贤良淑德和才情。

备受冷落的“国母”

年少时,我不懂爱情和婚姻,只觉得一个女人,只要极为美丽和优秀,就会拥有完美的爱情和婚姻。人道中年,见过、听过、看过很多女人的故事,忽然发觉爱情与婚姻,绝大多数与你美不美丽、优不优秀,没有必然的联系。

爱情是有磁场的。

毫无疑问,这场两千多年前的婚礼是浩大的、热闹的,然而热闹之后,庄姜的生活过得并不幸福。

据《毛诗序》阐释:“《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左传·隐公三年》也这样记载庄姜“美而无子”,却贤德贞淑。

命运给了庄姜一副好牌,却也给了她个王炸。早在庄姜嫁给卫庄公之前,庄公就被妖媚的宠妾所迷惑。因为宠妾的身份低微,无法封为夫人,卫庄公便娶了出身高贵的庄姜。可以想见,卫庄公与庄姜的婚姻,不过是一场政治联姻——不怎么强盛的卫国,需要庄姜强大的母族齐国的支持。

卫庄公生性暴戾、凉薄,对于不喜欢的庄姜更是如此。所以,婚后的庄姜备受冷落,时常独守空房,卫庄公只当她是一个符号和工具,在需要她出来撑场子的时候,他们才是夫妻,不需要的时候,卫庄公则与宠妾日日笙歌。

几年之后,庄姜生不出子嗣,卫庄公便又娶了陈国的厉妫和戴妫姐妹做妾。厉妫很快生下一个儿子,但却不幸夭折了。不久之后,戴妫又生下公子完,然而没多久,卫庄公的宠妾居然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州吁。

母凭子贵,原本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宠妾更是横行霸道。她压根就不把庄姜这个夫人放在眼里,常常僭越礼制,无夫人之名,行夫人之实,穿只有夫人才有资格穿的衣裳,处处和端庄、大度、善良庄姜作对。庄姜可以容忍她的娇纵蛮横,却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礼法,她是夫人,她是妾,这个不能乱。然而,卫庄公的视而不见更让宠妾恃宠而骄。

爱屋及乌,卫庄公也极其喜爱宠妾所生的儿子州吁。州吁喜好武事,又是庶出,大夫石碏曾劝谏庄公,让他赶快定下太子,并好好管教公子州吁,以免发生祸患,卫庄公不听,继续宠爱州吁,埋下了祸端——这是后话。

话说公子完的生母戴妫去世之后,按照礼法,公子完由庄姜抚养。这让蛰伏在深宫中的庄姜,看到了一抹亮丽的春色。她视公子完如己出,教授他礼乐法度。终于,公子完被封为了太子,庄公去世之后,公子完顺理成章继位,史称卫桓公,庄姜便是有着至高荣耀的太后。

然而没过几年,宠妾的儿子州吁便刺杀卫桓公,成功篡位。

血雨腥风的宫廷争斗之后,庄姜的生活又陷入了泥潭。

州吁即位之后,兴风作浪,胡作非为,不仅国人反对,就连亲信也渐渐对他敬而远之。不到一年,众叛亲离的州吁,在卫国老臣石碏的谋划下,借助陈国,诛杀了州吁。公子晋即位,史称卫宣公。

公子晋早年在邢国做人质,自幼远离父母,缺乏教育,品行顽劣。他在位期间,荒淫无度,战火连绵,百姓叫苦不迭。好在,卫宣公念在庄姜对公子完有养育之恩的份上,没有对她赶尽杀绝。

彼时的庄姜,身心俱疲,就连曾经能够陪她说说话的厉姒,也被遣送回了陈国。寂寞深宫,陪伴她的除了暗暗长风,便是无尽的悲苦和孤独。曾经明眸善睐的美人,看尽人间悲欢和变故,如一叶扁舟,孤独得飘零在命运的洪流之中。

凄寒深宫里的女诗人

一般而言,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命运待她不公,让她生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却没有如愿嫁得良君。命运待她又特别公允,赐予她美貌的同时,又赐予了她才情。于是,那些备受冷落的日子,那些无法安眠的长夜,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她能够借一首又一首的诗歌,来梳理心中的忧伤和愤懑。

根据朱熹考证,《诗经》中有五首诗乃是出自庄姜之手:《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对这首诗的界定,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这是一首极为抒情的兄长送妹妹出嫁的诗,也有人说是“卫庄姜送归妾也”。无论持何种观点,在这一点上,大家都达成了某种默契:这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送别诗。

诗人以双燕齐飞起笔,寄寓了昔日如双燕般相亲相随,而今就要天各一方的不舍之情。前三章重点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被清代诗人王士禛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如今读之,耳畔似乎回荡着燕子低沉的呢喃之语。

除了这首《燕燕》,庄姜还以柏舟自况。婚后,卫庄公长期不和庄姜一起生活,那些无法排解的忧愁和无处诉说的苦闷,借这首《柏舟》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说自己就像这艘柏舟,虽姿色出众,也不过是水上飘荡的一只空船;她说她也曾委曲求全,主动去与卫庄公搞好关系,但是“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她也曾想要寻求兄弟的帮助,但是没想到兄弟也不足以依靠,自己还未诉苦,便被臭骂一顿。

白昼有日,黑夜有月,可为何自己一直被命运扼住咽喉,想要奋飞,却四处都是枷锁。

若婚姻不幸福,现代女性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可古代的女性,尤其是深宫中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在出生时都已经注定——她们或为棋子,或者倾尽一生,不过活成一个符号。

好在,庄姜还能够通过诗歌,来彰显那么一点点自我。也唯有写诗的时候,她不是过气的齐国公主,不是被国君冷落的夫人,不是被深宫禁锢的女人,而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能够为自己而疾呼的女人。

结语     

有人说:“庄姜那样美,身份那样高贵,才情那样艳艳,品性那样端洁,可是卫庄公不爱她,她输给了那个低贱的女子。这是何等不公平,还没有争,她就输了,只因晚了一步,便成了遥不可及”。

用公不公平和输赢来评价庄姜,未免有些伧俗。

人生,哪有什么公平不公平?若以爱情和婚姻的圆满与否来评价一个女人的输赢,未免有些可笑。

她固然有过刻骨铭心的痛,但正是这些痛,经由她的手,织就如锦的文字,聊以自慰。

而更重要的是,历史记住了她的名字,不光因为美貌,还有才情。

——————

故事看完了,考考你哦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柔荑是指(     ),蝤蛴是指(   )

A.凝固的油脂

B.天牛的幼虫

C.初生白茅的新芽

D.瓠瓜子儿

2.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

A.卓文君

B.薛涛

C.庄姜

D.蔡文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