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同很著名的一首七律,朴实无华,展现出山村生活的乐趣

 123xyz123 2022-02-08

每个人的天分不同,但并不妨碍个人的情趣。天性聪慧之人,写诗时喜欢谈论格调,却不解风趣。可是诗歌创作不需要空架子,不能让读者看完之后,如堕云里雾里。即使是李商隐喜欢用典,他的诗行里也融入了真情,才让他的作品可以流传久远。

宋代有一位诗人,虽然才华并不突出,他的作品也鲜为人知。但是由于诗人热爱大自然,喜欢乡村生活,所以当他徜徉在青山碧水之间,看见农家耘田织麻之时,心中顿时涌起一种亲切感。

于是作者的万千思绪立刻就化作诗行,也令人赞赏。下面分享文同很著名的一首七律,朴实无华,展现出山村生活的乐趣。

文章图片1

晚至村家

宋代:文同

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余残晖。

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说起文同,很多读者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大家一定深知苏轼,这位才子就是苏轼的表哥。他能诗善画,深受很多士大夫的欣赏。这首诗展现出一幅幅农家生活的美好画面,行文朴素,却非常值得细读。

文章图片2

诗人有一次到外地公干,傍晚时分经过一个小村庄,附近也没有客馆,眼看天色渐暗,诗人便决定到村中借宿。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山路崎岖狭窄,诗人不顾辛苦地走在贫瘠坚硬的土坡上。夕阳西下、明灭不定,竹篱深巷还依稀可辨,诗人不禁暗喜,总算可以不用露宿野外了,于是便加快了脚步。

硗确石径微”,化用唐代诗人韩愈的名作《山石》的首句。硗确,是指多石而坚硬之路,表明山路难行,也暗自山家远离尘嚣,地处偏僻。

文章图片3

诗人很快就进入了村庄,颔联描写农家的劳动场面,“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一位妇女正忙着采收桑叶,破旧的衣襟在晚风中不停地飘摆;一位农夫穿着白色的袷衣,卷起了衣袖,正从秧田里劳动归来。

作者描写细腻,立刻令人联想到男耕女织的画面,也让冷寂的山村顿时出现了勃勃生机。人们也会联想到这里的清溪、桑树,还有茅屋、炊烟,甚至调皮的孩子,还有见到陌生人就喜欢狂吠的黄犬。

文章图片4

诗人慢慢地接近了农家,眼前又是另一幅生动的画面,“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溪涧里生长着很多芦苇,一头老牛悠闲地卧在溪边;晒场上堆满了丰收的麦子,一群家鸡正在争着啄食草垛中散落的麦粒。

散卧、乱飞”,精准地描绘出老牛的沉稳和家鸡的好强。正可谓牛羊鸡犬田家乐、才子妙思笔触新,颈联只有短短14字,就将牲畜家禽的动作特点,展现得活灵活现,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文章图片5

最后两句更显农家生活的情趣,“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夜幕降临,炊烟升起,溪谷里的人家更加忙碌。大人们收拾农具,换洗衣服,更要烧火做饭;孩子们则帮着关上柴门,给牛棚添草,赶鸡鸭入笼。

作者仅用“暝烟起”三字,就凝练地描绘出农家的忙碌情况,省去了很多笔墨,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而稚子“关柴扉”,也展示出孩子们懂事、活泼的一面,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向往。

文章图片6

文同的这首七律纯用白描手法,没有精巧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不见晦涩的典故运用,却形象地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美好画面。作者虽然不提劳动中的男女,但是“旧裾飘风、白袷卷水”,却更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颂,也展现出乡亲们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同时溪边的老牛、晒场的家鸡,以及懂得体贴大人的稚子,都令人仿佛置身于山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