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传——薪炭林(30)

 仙榕 2022-02-08

上接(29)

白僵菌厂  2017.3.27摄

      虽然林科所已属县管,但柳州地区林业局仍是我所主要的经费供给单位。1979年,柳州地区唯一的白僵菌厂在我所建立,开挖了蓄水的水柜,修建了水塔,从此,自来水通过水管输送到各家各户,吃池塘水的历史宣告结束。

       六峰山林场的人说林科所有五难——吃水难、烧柴难、赶圩难、看电影难、读书难。我们加上一条,交通方便搭车难,国道公路就在所大门前,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因为不设林科所站,所以司机不想停车。

       1979年起,柳州地区林业局拨款3000元开展了《三料(燃、饲、肥料)林试验研究》,而后主攻以速生高能树种——窿缘桉(小叶桉)为主的薪炭林试验研究。

       此外,还建立了有四、五十个树种的《树种标本园》,引种推广了速生树种格郎央和檫树。还从县苗圃引种了一株芒果,1983年后果实累累,极大改善了职工生活。

        除开展薪炭林试验研究外,柳州地区林业局还计划在我所四号岭营造大型的树木园,后因土地纠纷,四号岭已退还蔗木村而落空;大力支持开展柠檬桉油用林试验研究,并已在一号岭造林30亩。这是广西县级林科所没有的大型林科项目。

         我所于1978年开展的《薪炭林试验研究》项目起步早,填补了全国、全区空白,属全区第6号林业科研项目,成效显著,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极大重视,经常有人前来参观学习。

       项目曾经两次获科研成果奖励,成果照片和资料代表县两次到南宁、一次到鹿寨参加区、地科技成果展览,科研论文分别在南宁、柳州各两次宣读或交流,多次在国家、自治区、地区和县级报刊发表,多篇论文被评为柳州地区优秀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薪炭林列为当年广西重点发展的“四大林种”之一,即40%用材林、30%经济林、20%防护林、10%薪炭林的4321林种结构。自治区林科所分管全区薪炭林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曾两次到我们考核学习。

       1984年,薪炭林作为大瑶山山区开发项目大面积应用推广,1989年,荣获柳州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外,我还配合爱人开展了《柠檬桉油柴林不同密度造林对比试验研究》,项目新颖实用,领先区内同类项目。

       1982――1988年,我成为武宣唯一的中国林学会会员,广西能源研究会会员,并任柳州地区林学会理事和武宣县林学会副理事长。而后,爱人也属中国林学会会员。

       职工烧柴有余,并且结合砍伐用手拖拉到职工宿舍,极大便利了职工。

请看(31)

原创及编辑:仙榕(王荣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