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宣记忆】追忆旧县城(下集)

 仙榕 2022-02-08
三、城西:
西楼,两层楼房,城门比南门稍窄,七十年初被拆除。过了城门,左边是大阳沟巷,巷中段的右边,可看到沈家大院,巷尾接码头巷。

依稀可见沈家大院

西街近码头的右边,是很多人没见过的白色古典的洋楼,十分漂亮,可惜文革武斗后被拆除了。

经过长长的西街码头和石门可下到黔江河边,河岸右边的乱 石岗有石狗和石人,那里有栩栩如生的石狗、石龟、鳄鱼石等怪石,石岗下有小石塘和大石塘,是夏天游水的乐园。

西门码头

西街码头

对河村

石狗(左)和石人,池塘:左为黄泥塘,中为小石塘,右为大石塘。

近看大石塘

石狗(叶爱芬供图)

石龟(叶爱芬供图)

鳄鱼石(叶爱芬供图)
我在读小学时,曾自带米粮从西门码头坐船到对河村割过烧草。大石塘更是我们小孩游水、灌土狗(大蟋蟀)和用头发吊沙龟的地方。

四、城北:
1.出北城门,是呈“U”形的月城小巷道,往左的路经峦(圆)塘和长塘下北门码头,峦塘左边有一条路通中拐角过黄两合家到西街码头,中拐角有小路下河边,路边芒草密布,芒花随风飘扬,是下北街人到对河砍柴割草爱走的近路。

仙榕在北门内

昔日北门外

原下北街从中间墙封处通过

今日圆塘

今日长塘
下北门码头的左边是小学校园,园边园内有很大蔸的龙眼树,我们常在那里偷果、捉“龙眼鸡”生吃;下码头右边是沈家园,园内有一蔸大芒果树,我们偷吃时因果未熟总是酸的;下完码头有一大片草坪,左边是“大石塘”,在近水台阶面有石刻“阿弥陀佛”。

小学校园硕果累累的龙眼,是我们小孩偷果的最爱

龙眼鸡(网络图)

仙榕在北门码头草坪

仙榕背后是大石塘

文革前,好友黄小龄(左)和梁 忠在大石塘

文革前,好友黄小龄(左)和梁 忠在北门河边,远处是双狮山


有一条路叫“小路”,路边种有大量“金竹”,是找竹笋卖要钱的乐园,但有蛇出没,很可怕;路尾下河边的河湾叫“郑家湾”,曾放过县森工站的木排。再往西去是鹰嘴(现武宣大桥北岸),近鹰嘴的高坡上有一株高大的木棉树,春天满树的红花分外抢眼;小路尽头的左边,也有一蔸大木棉树。

沈家园和小路南

鹰嘴(武宣大桥北岸)木棉

2.从月城右拐进入下北街,右边第一条小巷通水口塘和黄泥塘,塘左边是庾家园,园里有龙眼、李果和沙梨等,路边有一小池塘,水面有莲花和菱角,捞起菱角藤选摘成熟菱角后丢下水,过几天,又有成熟菱角采收;再往东去,父亲解放初期买的2.5亩园地就在离公路约30米处,有三丛鸡屎果(番石榴),我常在那里守果,后建为县总工会,现为县商贸中心,园边及往前分别有两条小路通武柳公路,两路相交处是马家寿果园,内有沙梨果,后建成县矿产公司,现属县商贸中心;马园左边果园有金桔果,橙红色的,很吉祥诱人。

下北楼第一巷口通向的池塘,对面现已是武宣县商贸中心了。

3.从下北街向北走,路中段左边是程家老宅,熬酒的程八伯爷很器重我爸,后王程两家互称“老表”。往北100米左边是花婆庙,办过小学校和武北村委,墙边有一蔸无患子树(洗手果)。

程家

花婆庙
我只见过和尚园,没见过万寿寺,万寿寺是后来修复的。

右拐去赵家的小路
4.往北走,右拐是一条去“赵家”的小路,路两边是果园,有龙眼、李果和枣子等,李果有胭脂李、水李和秤砣李三种。路左边(现在的镇中心小学南面)有一张水塘,塘里鱼虾丰富。

右边的赵家单家独户,从田边弯曲小路进去,前面是田垌。

5.路往北走,有两株小叶榕大树,路左是电厂,现是县煤建公司,往前去,后建县森工站(木材公司);右边是大名鼎鼎、极具诱惑力的周家大园,园内果树众多,尤以龙眼最盛,我们小孩常在那里偷龙眼果吃,我住上北街时的隔壁家余端甫老叔曾在那里代表生产队守果,他理解我们小孩好吃,就悄悄告诉我们,不要把果籽扔在树下,去远处吃,他的通融放水使我们很感激!园内只住韦茂均一家。

原电厂,现煤建公司

丰硕的龙眼

周家大园的北面是“歪十字交叉路”,左拐进“小路”,右拐的小巷通高立山,山顶的小房子南面有一株桃树,果酸多甜少。我小时候和哥去山下放牛,哥一溜小跑上山顶,摘回一帽蔸的桃子,后嫌酸扔掉;山下是水塘和耕地,每户的耕地用金樱果围园隔开,我们小时爱找红的金樱果吃,果表面长有剌,常挨刺扎。

小路北

X形交叉路口

高立山

大路往北走又分叉,直走是韦家园,园边种有狗蒌(香菜),往前走经过松树岭通大禄洲。

交叉路口,左边通往韦家

韦统朝家


右叉路不远,与高立山脚水塘中间的路交接,沿路往北走,左边是油桐林和乱坟岗,后建成县第二中学,不远处是书房山;右边是“沈家厂”。

书房山
再往北去,则经过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修的水利渠道,渠道两边密植油桐树;过渠道后右边是水田,我和母亲曾在那里“打莱[lāi]”田主割剩的大麦;往北走不久,路左边有一大片甘蔗地,困难时期我和小伙伴常去那里采摘甘蔗充饥,路右边可见“矮寨山”。

五、城中:

据1995年《武宣县志》载,武宣老街的城墙长宽各100丈,即330米,为正方形城池,面积约0.1平方公里。

十字街,前面是东街和上南街(右)。

十字街,前面是西街和上北街(右)。
十字街居中,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辐射,分別称东街、上南街、西街和上北街;南北城门外,则称下南街和下北街。

东街

上南街

西街

上北街

上南街有一株大叶榕(酸莓树),遮天蔽日;西街的武宣小学大楼前面也有一株大叶榕,我和哥曾用它的树浆固定在长竹竿上,粘住蝉的翅膀可轻易捕捉到。

东街进小井巷不远,左边是一个菜市场,我儿时常在那里排队买猪肉。常有百货交流会举行,商品众多,尤为诱人。

小井巷和学宫巷各有一口水井,水很清凉,人们打水来洗菜洗衣服,平时,挑河边水食用,若遇水涨浑浊,只好食用,但井水咸咸的,不舒服。

小井巷的古井

学宫巷古井

学宫巷古井

东街往东楼走,左边是礼堂(现为县博物馆),里面放电影,东面是枣果林,小孩常从东面围墙一个破洞偷溜进来看电影,我读小学时的姓洪同学就在那里被人用石头砸坏了一只眼睛;右边是红庙北面,设过城关派出所,陈德甫所长以前常在放电影间歇时间教育我们小孩。

武宣县博物馆

武宣文庙北面

武宣文庙南正门
文庙的正门在南面,前面有一个戏台,逢年过节唱戏,我们常去趁蕹。

西街和上北街有小学巷通武宣小学,我们在那里读书,附近大龙村、土荫塘、草厂和长寿村的小孩都走路来这里读书,大家都没用家长接送,没有书包,一般两本书和两本作业本,那时的情景现在难以理解!

上北街小学巷

今日武宣小学

以上就是我对上个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初期武宣旧县城的记忆。

旧事记忆已依稀,七旬回首恐难齐;
望君多议老城事,重现历史尽余力。

除叶爱芬外,黎昶祥曾对本文提供部分照片,在此,深表谢意!

编写:仙榕(王荣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