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李白的经典七绝《下江陵》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

 123xyz123 2022-02-08

李白最潇洒快意的诗。

李白《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三国中有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从白帝到江陵有一千多里,包括三峡七百里,江滔浪涌,风景绝胜。

郦道元《水经注》:“朝辞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价:“惊风雨泣鬼神矣。”

“惊风雨泣鬼神”,取自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就是杜甫夸赞李白的,杨慎套用了而已。

为何杨慎就单指这首诗呢?

1 李白暮年依然狂放,率真,傲然的风骨。

公元758年,李白受永王李璘谋反案牵连,被流放夜郎。

这是李白一生最大的坎,险些丢命。

流放夜郎时,逆江而上,心情何等抑郁,第二年经三峡达夔州,遇赦得回,顺流而下,死里逃生,心情又是何等激动!

连诗句都是飘的,抑制不住的狂喜。

此时李白已60岁了!

这样的大悲大喜,让这个60岁的老头像孩子一样高兴,率真,可爱,令人动容。

逆境,暮年,仍是喜怒哀乐畅快淋漓的李白。

杨慎感叹这样的李白,历经生死,还是如此的热情,狂放,任性,率真,潇洒。

杨慎欣赏这样的真性情。

辛弃疾66岁写《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同样,杨慎列为辛词第一。

2 惊艳的夸张,想象。

比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同样,却又不同。

前两句直白,后两句惊喜。

“彩云间”,给人无限的美感,水流湍急,舟行快速,地势高,距离远,天气好,心情舒畅。

顺流而下,突然奇峰峻林,涛起浪涌,才意识到轻舟之快,已在万重山外。

平地起高林般的迎面而来。

两岸猿猴还在苦苦地啼叫,可是诗人的轻舟如箭,仿佛已经越过了一切艰难险阻,前途开阔,人脱劫难,心情也是飞起来!

短短十四字,画面转折之快,来不及细看,只能连连惊叹。诗句也如江流奔泻,不可遏止,极尽浪漫飘渺之美。

豪放到老,才是真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