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春节档的真人电影,你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了吗?

 木棍先生 2022-02-08
之所以特别强调是真人电影,是没有把《熊出没之重返地球》《喜洋洋之筐出未来》《小虎墩》这三部动画电影涵盖在内。
春节档的五部主打电影想必很多人已经看过不止一部,分别是:
《长津湖之水门桥》——徐克执导,吴京、易烊千玺等主演
《狙击手》——张艺谋和他女儿张末执导,章宇主演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麻花出品,邢文雄执导,马丽、魏翔主演
《四海》——韩寒执导,刘昊然、刘浩存主演
《奇迹笨小孩》——文牧野执导,易烊千玺主演
大年初一,棍叔就把这五部真人电影一天之内连着全部看完。这也是棍叔每年初一的保留节目——电影马拉松。
票房上《水门桥》已经毫不意外地完胜,《杀手》排第二说明大过年的喜剧还是有市场,《笨小孩》靠口碑逆袭到第三,第四比较意外是《熊出没》,《四海》正好相反口碑崩了从预售第二跌到第五,张艺谋冬奥会开幕式的惊艳世界也没能换来《狙击手》排片和票房的逆转,五部里票房垫底,豆瓣评分倒是最高。
在棍叔看来,今年春节档这五部电影,品质上既没有特别出彩的,也没有大烂片,整体比较平均,包括《四海》豆瓣的评分也有点过低了。
有意思的是,五部电影题材各不相同,但却能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


1、
这个“小”,先是人物“小”。
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好像是近些年很多国产电影都在尝试做的事。
像《狙击手》《水门桥》这样的主旋律电影,都是普通战士的视角,重点刻画的也是一个连甚至一个班的战士,而非领袖或者军队首长。
《水门桥》重点讲的是穿插七连,最大的军衔是吴京扮演的伍千里这个连长,以及段奕宏扮演的营长。

《狙击手》就更“小”了,不是一个连,而是一个班。班长是章宇扮演的刘文武。
现实主义题材的《笨小孩》和《四海》,主人公也都是普通的小人物。一个一直在城市里打拼创业,一个从小镇跑路到城市里打拼躲债。
《杀手》是个喜剧,讲的也是个跑龙套的小演员的故事。
人物“小”,叙事的时间空间也都不大。
抗美援朝题材的两部,都是一两天内的战斗,并且聚焦到一个任务,完全放弃了宏大叙事。
《水门桥》就讲怎么炸桥,无论节奏把握、场景描绘、情感代入都比《长津湖》好太多。
《狙击手》战斗规模也更小中美双方的战士加一块儿都不超过二十个人。敌我双方的任务集中在亮亮这个我方战士身上。
其他三部,围绕着也都是主人公短时间内发生的故事,却也能看到各自不同的成长与变化。
以小见大,正是这五部电影的共同诉求。
抗美援朝小战斗中的普通战士,代表着的是志愿军战士和这场战争的伟大。
正喜剧中小人物的故事,反映的是社会大潮下的人与现实的抗争与妥协。


2、
五部电影中的主要角色,不但是小人物,而且经历却都很惨。
两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战士们的牺牲可谓惨烈。
《水门桥》七连和九连战士几乎全部牺牲,有的连遗体都根本无法找到。最后,伍万里报数七连实到一人时,着实让人泪目。
《狙击手》五班也仅剩大永一人活下来,其他战友全部牺牲。大永完成任务,问张译扮演的连长,班长找到了吗?班长说,找到了他的帽子。因为班长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两部现实题材电影,里面的人物尝尽着人间的苦,生活悲惨。
《笨小孩》应该叫“惨小孩”,易烊千玺扮演的景浩一点都笨,却是个早早辍学,没爹没妈的少年。相依为命的妹妹还患有随时可能夺去生命的先天性心脏病。
景浩创业的初心是为妹妹治病,创业的历程可谓百转千回、坐过山车一般。
被损友欠债不还,被黑社会抢砸偷盗,被房东撵出房门无家可归,被金主奚落质疑签不平等合约。
他的创业天团都是打工都没人想招的社会边缘人物:失聪的单亲妈妈、刚出狱的寡言拳手、独腿的退伍军人老修表匠、网吧刷夜能手无业游民二人组。
当然,电影里他们最后都拥有了逆袭的光明结局。

《四海》里无知无畏的少男少女们,刘昊然扮演的吴仁耀,人如其名,没妈,亲爹吴仁腾也许久不在身边,跟老年痴呆的奶奶相依为命,还真是“无人要”。
刘浩存和尹正扮演的欢歌、欢颂兄妹,自始至终也没见到他们的父母。两人最后的结局,一个溺水、一个车祸,都因意外而英年早逝。
唯一的喜剧《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男一号魏成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成功的龙套演员。在故事中,他是被骗得最惨的那一个。
马丽扮演的米兰,虽然是个大明星,也要生活在黑社会老大威胁的阴影下,表明光鲜也依然很惨。
连黑社会老大哈维,也要被手下觊觎陷害差点连命都丢了,简直惨不忍睹。


3、年轻
五部电影中的主人公都很年轻,当然这一点要把《杀手》里面的魏成功剔除。电影并没有交代他的年龄,但看他面相,肯定跟年轻不挨边了。
《水门桥》和《狙击手》里面的志愿军战士,不用说,基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即便是吴京扮演的连长伍千里,章宇扮演的班长刘文武,也不过是三十岁左右。
而接过连长和班长精神传承的伍万里和大永,都不到二十岁。

《笨小孩》和《四海》故事发生地都在广东,中国最高GDP的省份。
《笨小孩》里的景浩,年方二十,在深圳这个中国最有市场活力的城市里,活得并不好。他受生活所迫,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最后成功实现逆袭。
《四海》里的仁耀和欢颂,小镇上的青年男友,也不过十八九岁。同样是生活的变故,迫使他们走向陌生的大城市,去寻求能容身的一席之地。

七十多年前战场上的年轻人,他们很纯粹。在战火纷飞的生死考验中,他们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成任务。他们之间建立的是用命换来的一生的战友情。
今天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他们很社畜。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他们都在努力地活着。他们有各自不同的人生,在时代车轮下的迷茫和窘境却那么相似。
可今天年轻人的生活,不正是七十年前的年轻人,拿鲜血和命想要换来的吗?
“这一仗,我们不打,就得我们的下一代去打”。

电影里的年轻人,最好的一点,是他们都实现了各自的成长。
无论是炼狱战场的磨砺,还是社会现实的毒打,都帮助他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这才是电影要传达的最宝贵的东西吧!
啥也别说了,继续搬砖吧。
能帮我点个“在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