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没有智慧的放生和慈悲,反成害,千万别再做了
2022-02-08 | 阅:  转:  |  分享 
  
没有智慧的放生和慈悲,反成害,千万别再做了学佛修佛之人都懂得行善。这不仅因为佛陀教会众生要慈悲为怀,也因为行善会得善报,能够为一个人累积福报
。于是,人们纷纷行善,有些人济贫救弱、有的人乐善好施、有人热衷慈善捐助、也有的人时常会放生小动物……看起来这些似乎都没有错,可是你
的善心真的就做了好事了吗?朋友买了牡丹鹦鹉,看到鸟儿在笼中焦灼的样子,他顿时心软,打开笼子的门,把鸟儿放生。殊不知,牡丹鹦鹉根本没
有野外生存能力,它既不会捉虫子,也不会吃虫子。放生的那一刻,可以欣赏鸟儿自由展翅的愉悦,但结局可想而知,它很快就会死去。类似的事情
还有很多。有的人盲目修佛,为了善报而行善,这就背离修佛的初衷。那些看似积德行善的事情,最后不但不会累积福报,甚至还会招来灾祸。没有
智慧的放生和慈悲,一定要及早杜绝。【一】没有智慧的放生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会在每个月固定的日子组织放生活动。于是,为了给自己多积
福报,朋友就早早去花鸟市场买了乌龟和鱼儿,一行人乘坐巴士来到水库边上,一边祈祷,一边将小动物放归自然。多么感人的情形,可是,这样做
就能累积福报了吗?有的人是自家养的鸟儿、鱼儿和乌龟,那么放生自然是善举,可那些特意去市场买来小动物的人呢?会不会也像我那个将牡丹鹦
鹉放生的朋友一样弄巧成拙,最后反而导致小动物丧生,这样不是适得其反了吗?即便是放生,也要提前了解放生动物的习性,它是不是适合放生?
放生后它有没有能力生存?假如能成全其美,那无疑做了一件大善事,可要是盲目行善,最后换来的不是福报,而是恶报了。下一次不管是你,还是
身边的朋友,要是决定放生的话,一定要考虑周全,然后再小心行事,千万不要一时冲动或者盲目效仿而让自己酿下恶果了。【二】没有智慧的慈悲
佛法告诫众生要慈悲为怀。可不是让你盲目慈悲,不经思考就去行善,弄不好就会落下农夫和蛇或者东郭先生和狼那样的下场了。你还不信?这样的
例子比比皆是。父母过度溺爱子女算不算?不问究竟盲目救助朋友算不算?学生不加判断盲目听从老师安排算不算?自己还不会游泳却要冒险下水救
人算不算?……这些都是慈悲,都是善举,都是关爱他人、积德行善的例子,却因为没有智慧而适得其反。我们说,没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可子不
教父之过的道理应该都懂;与其你慷慨解囊救助朋友,不如授人以渔,帮助他获得一个度过难关的本领,这才是莫大的善举;在你决定救人之前先要
了解自己的水性以及救助环境,倘若能力达不到,岂不是白白搭上一条命?几个例子都是为了告诉大家,只有智慧的分析判断之后的慈悲才是真的慈
悲。正如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首先你要懂得对方的所需所求,然后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给予理解和帮助,这才能一举两得。倘若不
加判断,盲目只为行善,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你的善举并不是对方想要的,甚至会因为你的善举害了自己、害了对方。这就不是慈悲,而是愚痴了。
这样的善举也不会得到佛陀的庇佑,更不会为自己修的福报。当然,人的本身大都是善良的,也都想去做一些善事,但因为自己缺少智慧,最后反而
将善事做成了恶事。这也提醒我们在行善或做放生时,一定要动脑筋先想清楚,千万不能头脑一热盲目去做,这样并不能实际地帮助到他人,反而容
易给自己招来灾祸。这一定是忘我的。不是为了为自己能够多累积福报才去放生、才去行善,这样就本末倒置了。佛法的根本是利他。佛陀为了众生
能够圆满而广修佛法。我们每一个人也要带着慈悲之心,切实地为了对方好、能够帮助到对方,才发的善念、有了善举。在此基础上,运用你的智慧,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实现一举两得,这样福报自然不请自来。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