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出家的僧人为何被称为“和尚”?
2022-02-08 | 阅:  转:  |  分享 
  
出家的僧人为何被称为“和尚”?01梵文中“和尚”的来历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语言,人们简称方言。同样一个词在南方是一个发音,在
北方是另一个发音。要是在不同的国家地域,人们的语言发音差别就更大了,因为语言转换过来还有一定的偏差,这也正是翻译的重要性。“和尚”
是梵文“Upadhyaya”在古西域语中不确切的音译。性急的你一定会问,那准确的发音是什么?是“邬波驮耶”。原本的意思是对博士、亲
教(亲承教诲)师的通称,也就是我们理解的堪为人师级别的出家人。最初翻译过来叫鹘社、和社,后来传到中原汉地以后,可能大家觉得那样叫着
别扭,就叫成“和尚”了,后来,这样的称呼也就固定下来了。还有一种说法不一定权威,但也是一种观念,可以与大家一同探讨。佛教认为,人的
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出家人修行为的就是消除内心的贪嗔痴,将内心的欲念都清除,从而修得欢喜自在、与世无争。死
后灵魂就可以升入极乐世界。佛家认为,“如来以‘和’为尚”,意思就是以慈善宽厚为和,即所谓的广结善缘、积德行善。世间的僧侣和信徒都以
此为内心的高尚,所以称这些人为“和尚”。似乎也讲得通,但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的意味。但多种论断都可说明“和尚”这个称呼的来历了。02有
关“和尚”来历的故事历史追溯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他比较喜好佛教,特别崇信佛图澄,称其为“大和尚”。你可能要问:佛图澄是何许人
也?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他的名字最早记载在《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面说:和尚神通,傥发吾谋,明日来者,当先除之。这一看了不得,
这个佛图澄是天处国来华的高僧。难怪赵皇帝尊称人家是“大和尚”,并且规定,大和尚只有一个,其他所有僧侣都只能叫和尚,或者小和尚。其实
那时候,人们还都叫“和上”,可皇上的口音能有错吗?大家都跟着叫“和尚”了。问题就来了,大家喜欢那么叫,人家“和尚”还不喜欢听呢。原
因就是众生不懂佛法。对佛家弟子来说,不是随便哪一个人,只要剃下了头发,就可以称为“和尚”的。这么随随便便叫着,有对佛陀不敬,对修行
不尊的意味。据说,宋代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记载: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尼讳师姑,呼为女和尚。就是在京师,僧侣们忌讳称和尚为大师,忌
讳把尼姑称为师姑。后来呢,叫着叫着,和尚变成了对出家人的统称,而且还是男僧众专用。现在你知道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叫法。03有关“和
尚”的真相带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再接着了解“和尚”。和尚不能以僧人简单概括,他属于僧人,但不能称僧。因为“僧”是僧伽的简称,僧伽至少
要由四人以上组成。这一点要格外注意。和尚能够舍小家为众生,他们清心寡欲潜心修行,职责就是度化他人,用佛陀的智慧和自己修行的经验来帮
助众生看清人间疾苦的本质,一点点地放下心里的贪嗔痴,寻找真正的欢喜和自在。特别要强调的是,很多人因为对佛法认知的浅薄,觉得和尚都是
寺院里混饭的人,甚至以戏谑相称,那都是非常错误的理解。万卷佛法何等高深。从这一点来说,能当和尚的人都是才智过人的人,有很强的领悟能
力,他们常常需要修行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才能功德圆满,岂是你我凡夫俗子所能比及的。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