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三次出现在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金山岭长城是这样保护下来的

 老羊铲史 2022-02-09

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隆重开幕,举国欢腾。

开幕式上,细心的观众都会看到,金山岭长城三次出现在演出现场,滦平金山岭长城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秀美风姿。


巍巍长城,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科学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抵御外辱的见证,是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而滦平境内的金山岭长城,则是新中国保护长城的开端,几十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滦平人民对长城从保护到开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所以才有了在冬奥会上的展示。

老羊铲史自媒体发表过《滦平县一位教师的一封信,开启了国家一项重大的保护工程——金山岭长城也由此得以新生》,今天重发,以飨读者。


滦平县一位教师的一封信,

开启了国家一项重大的保护工程

——金山岭长城也由此得以新生

1

1977年12月,家住长城脚下滦平县两间房的教师李宪章去古北口赶集。北方冬天的农村,寒风刺骨,没有更多的景色,只有山上的蜿蜒的长城伸向远方。

此时正是冬闲季节,在古北口,他发现很多村民在忙碌着,忙碌的内容居然是在挖长城,有的用镐刨,有的用锨挖,有的用手推车推,有的用肩扛,不一会儿,一段长城就被拆没了。

这些砖被村民搬到家里,用来盖房子、打地基、垒猪圈、盖厕所。当时这种情况在长城沿线非常普遍,尤其是文革十年,破四旧的时候,很多人都去长城上取砖盖房,说实话,那砖的质量是真好。

李宪章不知道,就在他看到的村民拆长城的同时,在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北部的桃林口村拆得更积极,唐山大地震后,村里的民房倒了,村民就捡长城砖来修房子。尤其是1977年前后,卢龙县修建水坝,长城沿线村民误以为长城会被水淹没,就将长城砖拆卸回家,做盖房的材料用。

桃林口村损毁长城最严重的时候,全村397户人家70%的房屋都是用长城砖垒建的,后来被媒体称为是“世上最昂贵的民房”。

万里长城万里拆,全国性地破坏长城。

李宪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长城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应该就这样毁掉。

于是他就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详细汇报了长城被毁坏的经过、长城的现状以及保护长城的意义,希望国家领导尽快解决这件事情。

1979年6月27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的群众来信专栏,刊登了李宪章的这封信:

不要毁坏长城

我反映一件使人痛心愤慨的事——古北口长城已遭到、还正在遭到严重破坏。
古北口在北京西北一百多公里的燕山中段,是首都天然的北大门,也是从北京到承德的捷径。这里地势险要,层峦叠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的长城关口处,两山对峙,潮河劈山南流,河套宽只一百多米,河东岸到城墙根只十多米,俗称关门,京承柏油公路就由城墙根穿过。长城也就从对峙的山脊腾峰跃谷,蜿蜒曲折爬向天际。这里内外长城三四道,磅礴壮观,其风貌不亚于居庸关、八达岭。
但是,这段雄关隘口遭到了严重破坏。几年前,我去古北口,亲眼看到几辆大卡车停在长城关口,十几个人手执铁锹钢镐,把这一段长城一拆到底,将砖运走。今日只剩断壁残垣,凄凉地横在山脊,活象一条被扒皮的蛇趴在那里。去年五月二十八日,我去古北口,又看见有人正在冒雨拆毁路边另一段长城,一大堆城砖被掠。
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宝。有的外国朋友说:“到了中国,不游览长城,就等于没有到中国。”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毁坏长城的行为。
河北滦平县两间房公社中学  李宪章

在刊登李宪章这封来信的同时,《人民日报》在同一版面上还刊登了国家文物局的答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长城的答复
李宪章同志反映的长城被破坏的情况属实。
这些年大规模拆毁长城的活动,是由当地驻军开头的,这便助长了社员拆用城砖。据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现场调查,从一九七〇年底到一九七四年底,古北口段长城被拆毁达三千米,主要是当地驻军拆的。为了修建营房,有一个营把地面的砖拆光了,还拆挖了埋在土里的墙基础砖。一九七四年他们还被上级作为“就地取材”、“自力更生”修造营房的典型,准备在那里召开经验交流会。后因砸死了一个人,才未开成。据滦平县文物保管所调查,在古北口一带的二寨南沟生产队库房、牲口棚、羊圈和社员的房,几乎全部用长城青砖修建。前几年,涝洼红旗煤矿为修建工人宿舍,竟定价收购长城条砖,形成群众性的拆长城卖砖风,使当地二道边关门附近的城墙几乎荡然无存。
关于长城的保护问题,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后,即有不少群众写信给文物管理部门和报社呼吁抢救。一九七七年八月,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曾派人到古北口一带全面调查,向市领导写了情况汇报,建议加强长城保护工作,但迄未得到批复。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中央领导同志对“长城不能毁”的群众来信作了批示后,一九七八年二月,北京市委、市革委会给中央写了《关于长城的毁坏情况和保护长城措施的报告》,提出坚决制止毁坏长城的三项措施,经中央批准同意。当时北京市革委会用电话向各县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同时责成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代市革委会草拟了《关于加强对长城保护管理的通知》,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通知尚未下达。
北京市在给中央报告中提出的坚决制止破坏长城的三项措施,设想是很好的。我们已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在向十四个省市区发出的《加强对长城保护的通知》中抄转各地参考。河北省文化局曾据此要求各县对长城保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并制订保护措施。河北省滦平县及时责成县文物保管所对全县境内的长城进行了普查,并广泛宣传国家文物保护政策,采取了保护措施,决定在长城沿线建立和健全保护组织,发展护林员、畜牧员为长城义务保护员,效果较好。为了解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保护长城的批示下达后的情况,我们还派人会同北京市文物部门再次到古北口一带调查过。
目前大规模的人为破坏已基本制止,但零星的破坏活动依然存在。
我们决定最近召开一次长城保护工作会议,研究提出一些坚决制止破坏长城的措施。鉴于古北口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这段被毁长城应当恢复,建议由原来拆城部队承担施工任务。当地驻军的一位负责同志曾向前往调查的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的同志表示:“我们应当承担修缮任务。”
破坏长城事件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但这种情况至今在有些地区仍然没有纠正。作为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抓得不紧,措施不力,是有责任的。但也确有一些单位无视国家保护文物古迹的政策法令,抗拒上级决定,坚持错误。对这种情况,文物管理部门也无能为力。希望各级党委支持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对那些明知故犯、任意破坏文物古迹而又坚持不改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应依法惩处。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1972年2月24日,李先念与夫人林佳楣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游览八达岭长城

2

李宪章的这封信先是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摆到了时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的办公桌上。

李先念看完信,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立即批示:“长城不能毁,要保护好”。

李先念的批示很快就传达给国家文物局。

1978年5月,国家文物局向14个省市自治区印发了《关于加强对长城保护的通知》,随后由国务院组织了五批调查人员赴各省市调查长城状况,开始纠正破坏长城的做法,及时制止了大规模、有组织地拆除长城的做法。

河北省历来就在落实中央指示上最迅速,通知很快就批转到了承德地区各县。

此时,人民日报记者郑启民的文章《承德市避暑山庄为什么迟迟不能开放》刚刚发表,在承德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国务院于1975年2月22日下达的“限令驻进避暑山庄的单位和住户,在两年左右迁出”的指示过了三年了,也没有得到落实。文章发表后,承德地、市委进行讨论、检查,地委第一书记代表地、市委在地、市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上作公开检讨。

这种背景下,承德的文物保护工作受到了最高度的重视。

3

按照上级要求,1978年夏天,时任滦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的苗济田带来文管所职工,组成滦平县长城调查队,对巴克什营公社境内的长城进行调查。

随同苗济田一起去调查的赵志厚说:

记得进山的第一天,正是盛夏的季节,中午饭后,下起了大雨。苗济田同志工作比较认真,看雨势一时停不下来,就带着我穿着雨衣冒雨前行了。我俩边走边向群众了解长城的情况,按照群众的指引来到了一个叫曹德富的群众家里,见到了一块隆庆三年的汉白玉石碑,字迹已不太清楚了。经过协商,后来将此块石碑运回博物馆珍藏。我们顺着人迹罕至的小路穿沟上山,蹚着山水,走在齐腰深的柴草丛中,天气非常热。不长时间,我们便浑身湿透,又渴又累又饿,当时带的饼干还过期了,只好钻到榛柴丛中,捋了几捧榛子,找石头砸着吃了充饥。

这次考察中,发现了从古北口一带向东延伸的古长城,墙体保存完整,敌楼林立,障墙、挡马墙、支墙、烽火台等军事防御体系完备。

考察结束后,撰写《滦平县长城调查报告》,逐级上报文物主管部门。

这是金山岭这段美丽的长城第一次进入官方视野。

4

关于石碑的材质,赵志厚的说法可能不太准确。

2022年1月初,喜峰口发现戚继光等人修建长城的文字碑后,老羊铲史写了一篇文章《宽城喜峰口发现戚继光等人修建长城的文字碑,隐藏着出一个惊人的秘密》,文章发出后,兴隆县政协马建军先生和我说,兴隆也有类似的文字碑,我就想,承德境内的明长城多数都是隆庆时期修建的,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石碑呢?就咨询在承德市文物局工作的师兄张守义先生,他给我提供的资料显示,滦平境内至少有五块“鼎建碑”,分别为:

隆庆三年戚继光、吴汶鼎建碑 
采集地为巴克什营二寨南沟长城;
隆庆三年谭纶、王稻鼎建碑 
采集地为金山岭东方台;
隆庆四年戚继光、张永安鼎建碑 
采集地为金山岭长城敌楼;
隆庆四年戚继光、王燮鼎建碑 
采集地为涝洼乡大古道长城;
隆庆五年谭纶、周添禄鼎建碑 
采集地不详。

滦平诗人齐宗弟又给我找来了滦平县档案馆藏资料和照片,由此也可以推断,戚继光等人每修建(复)一段长城,都要树碑,碑文所刻的石材不是赵志厚所说的汉白玉材质,而是青石质,所刻主要内容全部是修建时间、参与人物,现在看来,主要是“青石”留名的目的了。

比如这个从曹德富家发现的这块石碑:

隆庆三年孟夏之吉,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宜黄谭纶、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潍县刘应节、巡按直隶监察御史上饶周以敬、整饬密云等处兵备山东布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副使太仓凌云翼、副使曲周王一鹗、总理练兵兼镇守蓟州等处地方总兵官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凤阳戚继光、协守西路副总兵官鄱阳李超、分守古北口等处地方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定远朱绍文、军门标下游击将军霍邱李如槚、河南领班都司沂州王邦宪、原任副总兵宁夏逢登以都指挥会稽章延廪、管工霸州判官固始王建、三河县丞洛州刘爱中、军官福山王维藩、把总吴汶 鼎建

以上碑文,与滦平县博物馆提供的不一致,以张守义先生提供的为准。

5

承德长城资源太丰富了,承德很多人都喜欢长城,研究长城,张炜是其中一个。

在承德博物馆工作的张炜微信名字叫“行走长城”,有一天她发了一个朋友圈,是在读连达写的《不一样的长城》这本书的感受。

我留言说,辛苦你把金山岭长城部分拍过来我看看。

她说:不知何故,金山岭部分涉及的很少,我分析可能是名气太大了,人为修复干预太多,缺乏原始风貌,被作者有意取舍回避了。

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在长城历史里,没有金山岭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后来给起的。

张炜说:这段长城史书上记载的是“沙岭口”“砖垛口”,归冀州镇古北口路西协管理。

那么,金山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1979年,全国保护研究长城座谈会在内蒙召开,会后,滦平县委宣传部封瑞功以“河北省滦平县发现第二八达岭”为题,写了一条新闻消息,在省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接着,1980年10月《光明日报》等报纸头版刊发《金山岭长城——第二个八达岭》,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金山岭长城”电视新闻(《长城年鉴》)。

那个时候,传统媒体影响力很大,一时间,“第二个八达岭”传遍海内外,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很快就有了国家的拨款修复。

当时,八达岭长城非常有名,但步人家后尘总是有些不得劲,于是,人们开始想给这段长城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退休前在金山岭长城管理处工作的工程师梁荣回忆说:

1981年初,有关专家、学者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评议,最后决定采用新华社主任记者、长城专家成大林的“金山岭长城”的建议,“金山”二字,尊贵、厚重,辉煌、响亮。于是,金山岭长城,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记者都应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只会跟领导屁股后边转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梁荣的回忆与时任承德地区行署文化局领导的孙秉志的记忆有出入,孙秉志在《金山岭长城修复命名记》里说:

开始在媒体上宣传这段长城时,称其谓是“第二八达岭”。大家觉得这段长城既然是明长城精粹段落,就应当有自己的名字。叫什么呢?国家文物局领导责成地、县文化局拿出意见,一次滦平县文化局领导提出,附近有座山叫卧虎岭,可否叫卧虎岭长城?地区文化局领导觉得这个名字很雄伟但缺乏亲切感,应当再考虑考虑。后来县文化局领导又提供了一个信息:砖垛口东侧长城经过的两个山崖,平时呈黄色,太阳西下,阳光照上去,发出金灿灿的光亮。在这个信息的启迪下,地区文化局领导兴奋地说:“那咱们就叫金山岭长城吧!”

不管“金山岭”这三个字怎么来的,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的支持下,承德地、市、县对金山岭长城的修复、开发,算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1983年5月,全国长城保护会议在滦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我国著名长城及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物专家。在罗哲文、朱希元两位专家主持下,对金山岭长城进行了旅游开发考察。

与会者一致认为,金山岭长城所地处开阔、长城墙体大部保存完好,敌楼密集,显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齐全、建造艺术精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经过整修后,宜于开发旅游,对外开放。

6

前几天,宽城一个研究长城抗战的朋友给我转过来一条消息:唐山市领导调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到喜峰口抗战遗址、李家峪村、青山关、榆木岭等,看规划,问进度,提出指导意见。

这个朋友感叹道:一墙之隔的差距。

承德有着丰富的长城资源,从燕北长城到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明长城,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历史遗产,喜峰口抗战、古北口抗战的枪炮声犹在耳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教材。

... ...

7

关于1978年李先念批示长城保护的起因,网上说是接到“群众来信”,几乎找不到滦平县教师“李宪章”的名字,在当时,国务院和其他部门领导也可能同时接到过很多的群众来信,因为那个时候拆毁长城的行为有很多,而像李宪章这样有责任感的人也该有很多。

群众就群众吧,群众创造历史,群众保护历史。

就如同曾经有一任领导所说,承德的发展要依靠“三老”:

老天爷给留下的丹霞地貌和坝上草原;

老祖宗给留下的避暑山庄外庙和万里长城;

老百姓的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品质。

本文参考文献:

《长城年鉴》

《承德地区史录·口述卷》

《滦平县志》

1979年6月27日《人民日报》等

本文使用的金山岭长城图片由抖音号“长城老郭”提供,致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