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裘锦媛:我与恩师金采风

 cxag 2022-02-09


来源:媛心如锦越芳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图片

2009年“新松计划”大拜师  正式拜师金采风

2009年,原浙江省文化厅举办了一场《“新松计划”大拜师》活动,因缘际会,我正式拜师金派创始人越剧大家金采风先生,从此与这位“神秀英”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此后多年,我多次奔赴上海至金采风老师家中学习金派艺术。不严寒还是酷暑,80多岁的老艺术家她都会亲自示范,谆谆教诲,逐字逐句给我分析人物内心,把她生活和舞台中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碧玉簪》这个戏光我自己就已演了22年,演出场次大概有600多场。记得最多的那一年一共演了50多场,有时候三天连演4场。《碧玉簪》这出戏有着深厚的观众缘,这是老师们打下来的坚实基础。老师曾经说过“观众的口碑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排出来的戏,首先要进入市场,接受观众的检验,然后再修改和提高”。老师说的话我一直深深记在了心里!



2022110日我的恩师金采风于上海逝世收到老师驾鹤西去的消息震惊之余,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悲痛!与老师的过往如观影般一幕又一幕地循环播放……眼泪情不自禁,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我永远都没有想到,《汉文皇后》排练中途那一次通话竟成了老师对我最后一次嘱咐与寄托!

每一次与老师在一起,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认真研究金派唱腔。她说,每一个小腔都是内心情感抒发的需,演唱不仅仅是单纯的发声,还需要情感。她还说,要认真地去刻画每一个人物,认真地去对待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去年开排的《汉文皇后》是我拜师后的第一部金派大戏,这象征着我在传承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老师是金派的一代宗师,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就有责任把金派艺术传播得更广!努力通过公益教学、网络传播等各种方式来吸引更多的金派爱好者。今后,我要加快脚步将老师的传承发扬光大。老师的音容笑貌将一直留存我的脑海之中,老师,您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愿您在天堂没有病痛,愿天堂也有“越剧之家”。

图片

学生永远念您、爱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