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百多年前的今天,那个砸缸的司马光去世了……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课代表有话说


只要是中国人,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一定会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因为它家喻户晓,甚至可以成为小品中的“包袱”。赵丽蓉老师的“司马光砸光”“司马缸砸缸”“司马缸砸光”,把包袱摔得啪啪响,这个包袱故事成为了绝配

933年前的今天,那个砸缸的孩子,那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司马君实,谏议大夫,涑水先生,去世了。死后又多了一个名字:文正公。
0 1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被贬离京。在我的印象里,曾经有那么一个阶段,感觉只要反对变法的,都是保守派,都是坏人。后来才知道,世事没那么简单,政治更没那么简单。苏轼、司马光都反对过王安石变法,但他们其实很可爱。

对于意志坚定、心境超然的人来说,被贬未必是坏事,他们可以脱离政治中心的漩涡,静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司马光在洛阳一呆就是15年,他没沉沦,也没闲着,而是静心著成《资治通鉴》。苏轼没有他幸运,一路被贬到海南,但也一样活得洒脱,过得充实。这就是他们不同凡响之处。

《资治通鉴》共“花费”了司马光19年的时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终于著成这部“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编年体史书。


2
老课文《司马光砸缸》
与司马光有关的老课文,除了小学阶段的《司马光砸缸》之外,还有高中阶段的《赤壁之战》,以及王安石所写的《答司马谏议书》。我们今天一起回顾的是那篇经典的《司马光砸缸》。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宋史》: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看来,这司马光就是宋朝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七岁就读《左氏春秋》,还能给家人讲一遍,用输出的方式加强记忆,简直太棒了!砸缸事件之后,“画以为图”,相当于上了今天的热搜,也算是网红了。至少从明代起,这个故事就开始被编入蒙学读物中,教育孩子要遇事不慌,随机应变。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这个故事第一次走入当时的小学教科书,即《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字如下:

司马温公幼时,与群儿戏庭前。
有一儿,误坠水缸中,群儿狂叫,皆惊走。
温公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之后,故事又被选入1912年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和1921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

图:1905年最新初等国文教科书“司马光砸缸”插图

图:1921年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司马光砸缸”插图

1933年,这个故事又进入《复兴国语教科书》,这一次,它变成了一首句式工整、讲究押韵的儿歌: 

花园里,假山旁,许多孩子捉迷藏。
忽然间,不提防,一个跌进大水缸。
跳不起,爬不上,大家顿时惊得慌。
逃的逃,嚷的嚷,一点没有办法想。
好孩子,司马光,人又聪明胆又壮。
只见他,急忙忙,搬了大石就敲缸。
一阵敲,一阵响,水缸敲破开小窗。
满缸水,窗外放,救出朋友没受伤。
0 3
新时代的《司马光砸缸》

 建国以后,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的教科书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都活跃在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不仅人教版选用,苏教版、长春版等也都选用了。 

图:1987年人教社教科书“司马光砸缸”

图:1993年人教社教科书“司马光砸缸”

图:1998年人教社教科书“司马光砸缸”插图

不过,这时候,社会上开始流行“杠精”,有人质疑故事的真实性:一个孩子,怎么能举起大石,把大水缸砸破呢?其实,如果不是故意挑刺,对有些历史故事的细节,我们不必过分追究,特别是那些在历史的演进中被赋予文化因子的故事。

另一场关于司马迁的争夺也开始了。据考证,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光山,司马光出生于河南光山,砸的也是河南的缸。但是,注解中却没有说明。于是,河南有关部门多次申请将司马光出生于光山的史实写进中小学语文教材,想让“司马光砸缸”成为该地的宣传名片,未果

上面的事情也许会让司马光稍许有点尴尬,但是,另外一种尴尬更有意思。据说,有位老师在讲课时,让孩子们通读一遍课文,然后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没想到,第一个孩子举手问的问题是:

“老师,请问'缸’是什么东西?

看来,时代发展实在是太快了,“缸”“井”这些曾经最熟悉的事物,也需要加上注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