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世间有谁是你心疼过的人

 新用户0257R6aX 2022-02-09


一片白云,一钩新月,一滴雨水,一阵清风,一朵小花……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得到我们的关注,引起我们的兴趣,诱发我们的情感。一头饿猫,一条饥犬,一只伤鸟,一支残荷,一棵枯草……也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得到我们的怜惜。



可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有几人可以像这世间万物,有幸得到我们的关注和情感?在我们的心里,又有哪些是我们疼惜热爱过的人?

一位少年白发的妈妈,头发后来一直没有转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早生华发,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满头银色了。年轻时多年,都是依赖染发剂维持自己的发色与年龄步调基本一致。后来受到宣传、指导类知识的恐吓和影响,不敢再染,便开始向假发寻求庇护。



有一次,妈妈揭下假发,女儿第一次见到妈妈满头白发的陌生的模样,过去摸着妈妈的头发说:“妈妈,你的头发竟然已经白成这样了?看到你这一头白发,我好心疼!”

妈妈知道有怎样悠悠的情愫在孩子的胸中涌动。为了缓解女儿的情绪,不以为然地说:“人老了都这样,白发、落齿,弯腰、驼背,这是自然规律。你不用这样的。你看外面那么多的白头老人,还有跟妈妈一样,年轻就白头的人也比比皆是,多少人都是白头染就的黑发,妈妈只是其中一个嘛。”



另有一位妈妈,好多年被不大不小的病痛折腾着,熬到今年怎么也熬不住了,一做便是一个大手术。在手术过程焦急又漫长的等待中,女儿目睹了手术摘除下来的导致妈妈病痛的东西。在妈妈出院回家后对妈妈说:“妈妈,看见你手术摘除的东西,我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好心疼!都成这样子了,该是受了多少苦和罪?除了你自己忍受,谁都不明白。”



妈妈怎么能不明白自己造就的这颗柔柔的女儿心?为了让女儿盛开在眼里的两朵泪花不要凋谢在地上,也是谈谈地说:“是啊,我自己也不知道嘛,只晓得每次发烧了就去打针,都以为是感冒。疼了就休息一下,日子也将就下来了。现在不就好了吗?是你们大家(家里的亲人)一起救了我一命呢。”两位妈妈说起自己与孩子们的这些故事,眼里和心里都是热热的。



很多年前,我曾在一篇故事里读到一个难忘的情节:一位男士抚摸着自己爱人腹部手术留下的伤疤说:看到你这道伤疤,我就想好好地疼你,爱你,我要把生活对你的不公,加倍弥补给你!

很巧的是,多年以后,我又听到一个情节十分相似情感却天壤之别的本地故事。让我有时空恍惚混乱的错觉。也是说一个男人看到自己老婆腹部手术留下的伤疤说:我看到你这个伤疤心里就很不舒服!在我们的语言里,就是不喜欢,讨厌。



人性的光辉与弱点,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是那样黑白分明地刻画在我的心里,什么时候想起都记忆犹新。

一对相濡以沫,朝夕相伴的髦耋老人。共同经历住了岁月漫长的风雨,却终于经不住严冬冰雪的封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美好的人生向往得以实现,却也绕不开最后永别的无尽忧伤。两双执在一起的大手,有一双无奈又无力地永久地松开了;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永远。



走的是老爷爷。老奶奶每当提及便含泪哽烟:“他还是早上吃了一碗面的人,是饿着肚子走的啊!”老人们习惯一日两餐,下午三四点钟吃晚饭。老爷爷晚饭前突发脑梗,起病就失去了饮食功能,直到离世。这使老奶奶对老伴的离世,更增添了无尽的不可排遣的疼惜。

以后的每一天,老奶奶都用心做好饭菜,装碗,搁上筷子,请老爷爷吃饭。并说即使自己不吃也要做给老爷爷吃。不知道已经阴阳相隔,走过奈何桥的老爷爷,能否记得住往生的这般深情,能否在天有灵,感受得到人间生活犹存的这份念想和气息?



前两天,有一段视频在网上被盛传和热议。视频内容是一位93岁,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奶奶,遭到保姆的无情虐待。据说是一个月后,这位鲐背老人离开了这个她早已认不清,识不透,辨不明的世界,放下了对它所有的爱恨情仇,包括人性良知尽失,给她的生命造成严重伤害和屈辱的保姆。将人生写满痛楚的末页,留给了世上的人们与自己的后辈们却掰扯。



令她的成群的孩子始料不及的是,从摄像头里面发现了这段录像,心头疼惜母亲,愤恨保姆,把视频曝光出来,本是为了控诉和声讨保姆的丑恶,为母亲鸣屈叫不平讨说法,想不到却反遭了绝大多数网友枪口对着他们自己的一顿毫不留情的攻扫,指责怒骂声不绝于耳。



太多的疼惜来自陌生的外人,有的网友说看到视频,顿时就心疼得泪如泉涌。他们认为保姆不仁不义,拿着人家的钱,不仅连起码的职业道德都没有,还连良心都失尽了,固然可憎可恶,但子女们的粗心冷漠,连一个及时的关注都没有,才是导致恶果的源头。



看到那些密集而又尖锐的批评和咒骂,我想到老人的子女大概也已经是花甲古稀之人,未必每个人都还有赡养老人的主动能力,未必就不懂得孝顺的意义。也许有人就已经处在与自己的母亲同样窘迫的境地,何尝不是需要子女们的照顾?却不知被人家骂了多少次“猪狗不如”,而对母亲的疼惜和愧疚,还有被众人不齿的羞耻感,说不定还有来自子女的轻视和怠慢,将会一直伴随着自己的余生,比起母亲终老时的遭遇,能够好到哪里去?想到这些,我的内心也不免充满了怜惜和同情。



两三年前的一天,春寒料峭的时节,是个冷清的日子,水雾蒙蒙的似下着小雨。我此刻笔下的两位主人翁都穿着厚厚的冬衣,他们是一位母亲和儿子吧?我这样猜想。

手提着饭盒的老人,与对面迎上来的年轻男子在路边靠近。男子接过饭盒打开,站在路边直接吃上了。我四处望望,附近竟找不到一个可以避避寒风雾水的地方。那个被我认为是母亲模样的女人就等在旁边,年轻男子就地立于寒风,就着雾水吃饭,没有蹲一下。我不自觉地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天实在是寒冷的,碗里再热的饭菜,这样吃进肚子都会成凉的。看着他们,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心头不竟泛起深深的疼惜。



他们怎么知晓在自己寒凉生活的背后,曾被一双陌生却温暖的眼睛注视过?或许正因为不知,他们才会更坦然,更从容,不用担心从别人投来的目光里,泄出轻视和冷漠吧?

这样的故事,大概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信手拈来。本不是稀罕之事,不需要特别的条件来达成;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情感,是人性自然流露的最闪光的一面。那便是有些人可以习惯地挂在嘴边,有的人却羞于言出口外的一个字:爱。



那些出入于陌路之间的怜惜,便是博爱情怀的美意,世界,会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温暖,因为它们的丰富而幸福。相较于它们,往返于骨肉至亲之间的疼爱,似乎都不应只在情理之中,而是天经地义,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赞的意义。就像昨天我读到一篇朋友特别推荐的为父母尽孝的文章,有人说连读三遍奔泪。可是我却奇怪找不到泪点在哪里?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太平常的表现,若是其他,还能言说?



可是我们看看世界,真的是大家都那么觉得当属情理之中,天经地义吗?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得不到子女赡养的老父老母,为一己私利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等,是不是时有耳闻目睹?就我们这些自以为博爱善良之人,是不是时有让旁人心生恻隐的对父母的不恭不敬,对骨肉同胞的薄情寡义之言行举止?我想我们未必都有决然否认而不怕被人嗤之以鼻的胆色。我们的爱,也许不少时候都在迷糊中昏睡。

事实若此,现实若此,我们那种为别人心疼和被别人心疼的情分,就不是那么不值一提的了。而是值得褒扬和珍惜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能够把心疼和怜惜,更多地给予和我们骨肉相连的人,他们在别人的眼里和在自己的生活中,就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当我们能够对陌生的苦楚和酸涩多一份心疼和怜惜,这个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和在他人的生活中,就会拥有更多的感动和温馨。我们得保护好自己心灵的这份善意,那是我们唯一不需要外界的帮衬,无需寻找平台和通道,单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送达给世界的礼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那也是一缕照亮阴暗的阳光,一抹描绘宏图的彩色。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