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风铃 ▏阅读,浸润我的青春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读写微号 - 阅读 写作 教育 文艺

有思想  有温度  有价值  有方法

投稿邮箱 - zxsduxie@163.com

阅读,浸润我的青春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2014级创新班 金子悦

指导老师:许悦

生活的积累,让所有的素净和华美,都被赋予了欢喜的味道,慢慢地学会了沉稳,好的坏的,都不去渲染,只欣赏自己的风景。

刚进入初中时,时时捧着一本老师推荐的《席慕容散文集》翻来覆去地读。看到那一棵开花的树,便想到自己家旁两棵大大的樱花树,春日里融融地开到漫天粉色流荡过去时空飘忽明灭掩映,扎根在心头枝繁叶茂,浸润了我。那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诗和远方,与平凡琐碎是同在的。阅读,像一双温和的眼睛,圈环住了我,羁绊着我。它让我看到了文字之美,为我开拓了文学的世界,从此爱上了语言文字,深深陷入并越陷越深。

随后,合上席慕容的诗,看张晓风的散文,觉得那更多了一分理性的思考,少了几分小儿女的情态,迂回婉转之间又是精妙的评判。这样的张晓风让人着迷,一分缱绻,一分冷静,一分惆怅,一分侠气,一分禅心,一分世俗的理解,一分用心爱生活爱文字,还剩三分寄与月光和剑刃。有时候,她一双犀锐的眼直抵达灵魂深处的我,将所有的斑斓与荒芜全都唤醒,浸润在黎明里。我学着更理性明智地思考问题,不再一味沉溺于诗词风月,褪去了孩子气的稚涩,开始文理全面发展,学习渐渐更加稳定,似乎也成长了一些。

之后,接触到了林清玄。寒冷街心的喇叭手,红心的番薯,岁月的莲,飞入芒花,走进黄玫瑰的心……他的文字带着时代的考究呼啸而来,历史淘洗了他的文字,体悟与感动浸润了他的文字,亦浸润了我。我像他所写的白雪少年迎着他的文字而去,他的文字像一场时隔多年的洪汛漫到我眼前,闪闪发亮。这一场潮水浸润了我的青春,甚至浸润了我以后的岁月,因为我是那样明确地体悟到,一位已入晚年的老人的心境,我看世界的花木,老人,与孩童,心中竟亦有一分慈悲。

最后,我看到了龙应台的《目送》。读时,我有那样一种深切的感受,便是:茶凉了,就别再续了,再续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慢慢地都会远,渐渐地都会淡。人生的旅途,是没有人应该陪你走到最后的。她携带着一点清醒的冰凉触碰我的太阳穴,我摩挲着书页久久不能回神。不必追,不必追,时光与岁月的概念在我的青春里变得滚烫而清晰,像一场三月的雨,细细密密,微微的凉,浸润了我。许是龙应台教我认识了“社会”一词。我了解到,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冥冥之中又有些必然而模糊的联系。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都背道而驰又声气相通,都有它的乐,它的苦,它的嗔,它的祈愿。从此,人,社会,世界终于在我的观念里连到一起,我渐渐地学会多个角度看待人与事,渐渐站在不同立场思考问题。

把书都堆砌到一边,提笔时,自己的思想融合了他人的骨血,有几个声音轻轻地有节奏地叩击门扉,笔落下时溢出的墨水,行迹也许一如当年在稿纸上飞驰而过的思绪。阅读,是一种慈悲,是渗入,是参透,是沁入人心的露水,浸润我,浸润我的青春。

我爱它的深刻,爱它敏感而体恤,爱它的感召力,爱它对人的感化。阅读是一种信仰,青春的我还来不及用双脚丈量世界,是阅读引我体知大千,塑造我的世界观塑造我的人格。我深爱着书中的每一个灵魂,他们与我的血液一起汩汩涌动。当我透过纸张触摸到作者的心跳,或是滴落的血泪,我如此愿意成为一个倾听者,侧耳,不言不语,因为安妮宝贝说“倾诉最终会以沉默祈祷、忏悔、救赎的方式渡船过岸。”我成为了一个善于接纳的人,变得耐心,沉默却思考,丰厚了自己。

阅读浸润了我,它等我幡然醒悟,等我明辨是非,等我说服自己,等我爬出悬崖,等我缝好胸腔,它等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张小娴写读书,说读书所得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待人接物,举止言谈,气质风度,为人处事,阅读不只是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它更磨合了我的棱角,带给了我社会性,更新我观世界的方式。好的坏的,我都不渲染,只欣赏自己的风景,待你的故事,穿越风雪弥漫,繁花似锦,浸润我,浸润我的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