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真儿,你必须重新认识“宿管阿姨”这个词……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文 | 读写菌

01

连续两位逆袭者

她,今年50岁,出生在农村,小学文凭。小学毕业后,她开始务农种地。现在是一名大学宿管阿姨。

她,是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的会员,曾6年写6部小说,共计200多万字。如今受邀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担任写作公开课的老师。

如果把这两个“她”联系在一起,你是不是会有违和感?

但事实就是,这两个“她”是一个人。她叫汤杏芳,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宿管阿姨。近日,因为受邀担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写作公开课老师而引发热议!

说起宿管阿姨的逆袭者形象,不久前,我们还介绍了另一位典型:201998日,一位名叫原梦园的研一新生,来到广西大学文学院报到。引人关注的是,这位研一新生现年49岁,原本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宿管阿姨!

是的,是时候对“宿管阿姨”这个词有再认识了!

02

印象中的大学宿管阿姨

在我的印象中,大学里的宿管阿姨,往往是女生宿舍的守门人,男生宿舍的检查者。“认真、负责、唠叨、不讲情面”是给她们贴的标签。下面这几张图片,最能印证这种说法。

有些地方,如果宿管员年龄大一些,同学们往往称男宿管员为“大爷”,称女宿管员为“大妈”。全国各地的大爷大妈们,见证着你走入校园,也见证着你离开校园,可谓是“铁打的宿管员,流水的学生”。

这几年,宿管阿姨们的标签里,又多了“爱心”和“温馨”等词。临近大学毕业,在那块熟悉的小黑板上,宿管阿姨们写的并不好看的、夹杂错字的“温馨提示”,往往会不客气地戳中你的泪点。

据人民网2017年的报道,毕业之际,北京城市学院毕业生了发布一组宿管阿姨黑板留言:“租房多留几个心眼儿”“上次被没收的电器毕业前赶紧拿回去吧”“工作了不能在公司这么邋里邋遢”……落款“你的大妈”,直戳网友泪点。我们欣赏两则:

小崽子们,成天光着膀子,穿个裤叉(衩)就在楼道里晃来晃去,以后工作了,可不能在公司这么拉里拉它(邋里邋遢)。收拾精精神神的才讨领导喜欢。——你的大妈

臭小子们,离开学校还能上哪找到100块钱租一年的房子、外带全天候的保母(姆)呀?到时候租房子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才行,可别被黑中介骗了。——你的大妈


03

“宿管阿姨”新解

回归我们今天的主角——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宿管阿姨汤杏芳。原来,她虽然小学毕业,但是她把写作这个唯一爱好保留了下来,不管年龄大小,始终坚持做时间的朋友,日积月累,终于成功

117日,汤杏芳教的是该系列课程的第三节课,主题是“粗缯大布,腹有诗书”。“这个主题选自苏轼的一首诗,意思是虽然身着布衣,但也不影响我们饱读诗书。”汤杏芳说。

我觉得,“粗缯大布,腹有诗书”就是汤阿姨本人的最好形容!既然汤阿姨提到了这首诗,我们也索性全面了解一下这首诗,因为很多人仅仅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
 
话说,苏轼写给友人董传一首诗,鼓励他努力读书。《和董传留别》诗云: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
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
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
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过“烹瓠叶”的苦日子,
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
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
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你看看,苏轼的这首诗如果改为《别汤杏芳留别》,是不是一样适用?
 
汤阿姨不仅有自身经历,还有写作技法。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写作知识,她用了不少比喻作为引子:

“你们一定看过鱼肉和鱼骨架的样子。写作就像是画一条鱼,鱼大骨是(写作的)主线,我们把旁枝末节都用颜色丰满起来,才能让鱼骨充满鱼肉,最终变成鱼的样子。”

是的,你没看错,汤阿姨讲内容,叫做鱼骨图,这是思维导图的一种。汤阿姨不仅会写作,还深得写作三昧,并且无私地授人以渔!

 
或许你会说,汤阿姨身为宿管员,本职工作做好了吗?我们再引用《北京青年报》上的一段文字:
在学校的生活中,汤杏芳会积极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

一次,一名男生在微信群里发消息说,对面床铺的同学老是翻身,影响他睡觉,很想举报。汤杏芳看了便回复,“他动一下,你就给他一颗糖,直到他不动。”同时,汤杏芳还说,“对面的同学,小心这位小哥哥要把你养成胖子哦!”

发完消息后,群里其他同学也被她的幽默所感染,发出“大笑”的表情图。

看到了吧?汤阿姨还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宿管员,她能把同学间的摩擦智慧地化解!

综上,“宿管阿姨”这个名词,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成为“扫地僧”的同义词。这个词不仅有传统词义(女生宿舍的守门人,男生宿舍的检查者;青春的见证者),还有新时代的内涵,如一技之长、奋力逆袭,她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人:努力出发,任何时候都不晚。

教育是极其特殊的“服务”,我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心灵打动另外一个心灵”,就是在强调教育的特殊性。一位热爱自己岗位、以自己做榜样感染学生的宿管阿姨,对教育的贡献,可能比“上完课就走人”的大学老师们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