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年中秋,年年作文,如何写出新意?这篇后羿的独白令人泪目!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文 | 读写菌

中秋节到来之际,你的语文老师是否给你布置了一份作业:以“中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写一首中秋诗歌,想来这个作业真是老生常谈了。提到中秋,大多数人想到的关键词无非是“月”和“团圆”。如何跳出这个圈子,写出新意,“我太难了”!

后来,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佳作,我有豁然开朗之感。原来,我们可以用下面几种思维方式,来提升写作水平。

01

赏月行为,古已有之。但是学生的赏月境界,想必是比不上古人的。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来个穿越,与古人进行对话?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看到了如下这些句子:

此刻

我仿佛与张九龄共此时

同白居易忆往昔

随李白游平羌水......

穿越几千年银河星辰

共享这一轮月光 

小时,中秋是那样的快乐,

吃上块月饼,听到外婆讲玉兔的故事,

便感到心满意足。

如今却不知怎的,

竟有一丝愁绪涌上心头。

左愁右愁,

便想到了那年的东坡。

……

以上这种“穿越”行为,让读者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读来很有味道。

02

说起“团圆”,我们可以进行逆向思维,关注一下中秋节无法团圆的人们。于是,我们首先想到了……嫦娥! 

我张弓射下了九个太阳

可为何射不下这一个月亮

文中的“我”是后羿。 

我飞上那轮明镜

冰冷的光辉将我灼伤

当我回望大地

我的爱人

已摆满我爱吃的月饼

我后悔吃下那枚不老药

圆月啊

你何时才恩准我回乡

文中的“我”是嫦娥。

而且,当大多数人都认为嫦娥是孤独的时候,有人又进行了一次逆向思维

有时,我多么想变成嫦娥,

飞向那遥不可及的明月,

在上面自由自在的,

多好! 

由此可见,逆向思维,会让你“不走寻常路”!


03

与条分缕析、夹叙夹议的论述类文本不同,文学类文本不能告诉读者你要表达什么,而是要读者去感受你要表达什么,也就是常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文学类文本的高境界。

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多元意象的组合,也就是说“景中含情”的方式,来表达中秋的情思。请看下面的选段。

团圆是月亮发出的柔光

是觥筹交错产生的声音

是小鸟归巢时的欢叫

团圆既简单又复杂

简单到一次提醒

复杂到跋山涉水

…… 

天净沙·中秋

饱稻高粱南瓜,

盈柿葡萄桂花,

毛颖陈墨雀瓦。

圆月独挂,

万家人享妙华。

所谓“文人看山不喜平”。就是在上面这些意象的品读中,读者便渐入佳境,感受到审美的滋味。

04

当然,如果能够运用化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你的语言就会出现一些“金句”,这些“金句”会让文章瞬间脱颖而出!请看下面选段。 

月儿总会把自己吃得圆圆的

好让相隔两地的人儿

在月上看到对方的模样

高了,瘦了,矮了,胖了

以上用了拟人手法。月亮扮演了类似红娘的角色,太好心了。

满街飘扬的国旗与满街飘香的月饼

相互招手

国与家

撞了个满怀

以上还是拟人手法。庚子年的国庆中秋,满满的家国情怀味道!

我趴在柔软的云里,

偷偷地睁着一只眼,

这是我最接近月亮的时刻。

月亮跟我说了一个秘密,

她说其实她是太阳

……

依然是拟人。这里的“我”可能是玉兔。

最后,祝“中学生读写”的各位读者们,双节快乐,万事顺意!

【说明】本文由“中学生读写”编辑创作,这里是中学生的学习园地,成年人的心灵港湾,本号已参与版权保护协会,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