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三种思维导图,梳理内容,归纳主题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关于《朝花夕拾》的三种思维导图

  

文 | 读写菌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情节之间、人物之间并没有很多关联,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梳理整本书的脉络:一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轨迹,二是鲁迅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情感态度。

01

梳理内容

我们用第一张思维导图,梳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同时简要概括鲁迅的成长经历。

作为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作者在《朝花夕拾》中用第一人称叙事,回忆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朝花夕拾》的前七篇,反映鲁迅童年时代在绍兴老家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鲁迅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02

成长经历

下面这张思维导图,则是以鲁迅的成长经历为中心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枢纽篇章,在它前面的5篇,讲述的都是鲁迅孩提时代的故事,地点多发生在百草园和家中;后面的4篇,讲述的是鲁迅求学的故事,地点是三味书屋等一系列学堂。

这样,“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就不仅仅是两个地点,还具有了象征意义,“百草园”可以代指鲁迅的儿时乐园,“三味书屋”可以代指鲁迅的求学之路。
在“百草园”里,幼年的鲁迅听祖母讲猫的故事;还偷偷养过一只隐鼠,却被长妈妈一脚踏死了;长妈妈是鲁迅的保姆,家里的女佣,她给鲁迅讲过许多规矩和麻烦的道理,还讲过长毛的故事,她又给鲁迅买了一本《山海经》,让年幼的鲁迅对她产生了敬意。

在“百草园”里,鲁迅盼望去看迎神赛会,但看过后又有些失望;想到东关看五猖会,却被父亲阻挠并强迫背诵《鉴略》。在乡间迎赛神会上,看“无常”表演,最愿看的是活无常。

在“百草园”里,鲁迅在家后面的百草园玩耍,听到关于园子里赤练蛇的传说,冬天还在雪地里捕鸟。

在“三味书屋”里,鲁迅和小伙伴们一起大声朗诵,偷偷描绣像;在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求知之路非常艰难,鲁迅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

二十一岁,鲁迅前往日本学医,不满东京“清国学生”现状,前往仙台,遇到恩师藤野先生。在东京,他还认识了很有个性的范爱农。最终,鲁迅因种种思考,放弃医学,投身文学。

你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直就是《朝花夕拾》的枢纽,是青少年鲁迅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这之前,鲁迅处于快乐天真的“学前”时代;这之后,鲁迅走向了求学之路。

我们在《朝花夕拾》中看到了鲁迅的成长,他从百草园走到了三味书屋,从儿童走到了少年,从少年变成了青年,从家乡走到了南京,从中国走到了日本,从学习医学走到了投身文学,从求学之路走到了救国之路……

03

情感态度

下面的思维导图,则是按照作者对往事的态度来解读《朝花夕拾》。

作者对回忆事情的核心态度,是“批判”与“怀念”。我们用这两个主题将文中的事件连缀起来。

在这张思维导图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朝花夕拾》中有两个鲁迅:一个是青少年时期的鲁迅,一个是成人后的鲁迅。同一件事,两个视角观察,给了《朝花夕拾》更深的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